生活语文巧相融

2017-01-19 00:04汪海燕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文生活语文

汪海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0-01

"生活因语文而精彩,语文因生活而丰实。"生活如泉,滋润心灵,语文如水,滋养生命。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重视语用,感悟情感。语文课堂,应自然灵动,活跃生姿,真情荡漾。语文与生活巧妙融合,能使我们的孩子乐学、乐思、爱上语文。笔者就诠释与践行生活语文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生活入课堂,多姿多彩

课堂教学如果仅着眼于知识层面,将知识与生活剥离,断了与生活联系的筋脉,知识将显得枯燥乏味,课堂失去了那份生活中的自然。学生恭恭敬敬地坐听,小心翼翼地答问,生命的活力如何能在课堂中得以焕发?其实教语文就是教生活。如果巧妙地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何愁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1情境交汇融生活。在教学一年级课文《菜园里》时,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让同学们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同学议论,将生字词对号入座,通过"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课堂活跃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教学内容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学生们在这样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再通过情景问题设置: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许多小朋友爱吃的菜肴呢!(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酸辣、白菜……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 (学生兴奋地念菜名,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名,高兴地与同桌交流。)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认识的字,学以致用,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兴奋、自豪,巩固了知识,活跃了气氛,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健康教育,学习语文联系生活,一举多得。

1.2识字解词源生活。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对于词语解释,孩子们对于下定义和概括性强的解释,不容易接受。老师要特别善于利用词语的形象性,可感性,用生活化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低年级孩子在识记"拿"和"掰"两个字时,可通过儿歌和表演来帮忙。"合手拿,分手掰。"用讲台上的一支粉笔来表演,并与学生表演结合起来,孩子们牢牢记住了这两个字。在给学生解释"稳稳当当"一词时,孩子们一时感到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让同学们看他表演,老师"稳稳当当"地从讲台这边走到讲台那边,喝了茶水后,"稳稳当当"地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学生一看表演,就理解词义了。教师常常把课堂教学生活化,循循善诱,孩子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识记字词,学会运用。

1.3细心观察访生活。语文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搭建了一座桥梁,教师应重视这一板块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们在课堂内外,实践、探索、体验、创造……拓展视野,这样课堂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三年级下册调查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中,笔者指导孩子们分组合作,合理分工,进行采访、调查、观察、拍照、记录、总结,每一个孩子都从活动找到了乐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活动的总结时,学生们的小组汇报异彩纷呈:图片、报告、建议、感悟……综合性学习活动,完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综合素养在"小课堂"中生根,在"大课堂"中发芽、开花、结果。

1.4情感体验演生活。在教学课文《美丽的小路》时,正值县城创建省级卫生城,为了更好地利用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契机,笔者指导孩子们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们要想演好,就必须在读的基础上调动多种感官,并运用已有的思维能力、语文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去感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变化。结果,表演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表演时,已经融入故事角色,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转化成自我"所感、所思、所想"的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因此,展现在舞台上的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形象:滑稽可爱的鸭先生、乖巧漂亮的兔姑娘、帅气阳光的鹿先生、趾高气昂的大苍蝇……一群知错就改的"动物们"演绎了一个温馨的环保故事,已经成为明白道理,感悟人生的载体。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为剧情所感动。《美丽的小路》不再是一篇课文,而是学生一次美好的生命历程,环保的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学生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结出了丰收的硕果,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生活孕语文,点滴润情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 "生活化"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2.1联系生活交际。口语交际是现代人才的最基本能力,小学阶段也是口语训练的最佳时期。在日常教学之余,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可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交际中感受到自己能说,可以说,说得好。在每天上课前,让同学们进行课前三分钟交流,或自我介绍,或朗诵自己的得意习作,或讲自己最喜爱的故事,让语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平时注意加强与家庭生活的联系,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使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给家长听;布置家庭作业模拟打电话;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给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学生们变得性格开朗,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2.2联系生活阅读。重视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经常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相关书目,比如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爱的教育》系列等,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注重家庭亲子阅读,每天阅读半小时,组织书香家庭、书香小明星的评比,营造浓厚的生活阅读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2.3联系生活习作。"引生活之水,行习作之舟。"在生活这片广阔的海洋里孕育着孩子们习作的灵感。学了《找春天》,感受了春的美丽,那就和学生去爬山游玩一番,观一番春天的景,摘几朵春天的花,学生们还对着山林来了几首不太像样的诗。在秋天的细雨里,与孩子们开一次水果派对,品尝果实的香甜,享受秋天的快乐,写下《水果派对》的故事;在教室里泡上几粒绿豆,每天引导孩子们观察它们的变化,做好记录,成就《豆豆发芽记》;感恩节之时,开启亲情互动信箱,装入孩子与父母、朋友的心里话,真挚的情感在笔下汩汩流淌,一页页信纸搭建起亲情的桥梁……作文即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再现,当孩子心中有话要说,有事要叙、有情要抒、有理要讲时,他们一定能妙笔生花。

实现生活与语文的整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夯实基础循循善诱。把生活融入教学,使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让教学结合生活,使学生"体验感悟,学以致用"。教师善于将生活语文巧相融,学生方能快乐学习心灵动。

猜你喜欢
课文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