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化带教运用于针灸科安全管理中对其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17-01-20 20:25郭国英王美芹朱永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人性化科室

郭国英,王美芹,朱永娟

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304

关于人性化带教运用于针灸科安全管理中对其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郭国英,王美芹,朱永娟

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304

目的 探讨在针灸科安全管理中运用人性化带教在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方面产生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 2016年在该院针灸科实习的 16 名护士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2 组护士服务患者均为 8 例,对比组间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护生在服务患者过程中安全事件发生率分 别 为 10.00%、23.33%,观 察 组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P<0.05);观 察 组 护 生 对 带 教 工 作 的 满 意 度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人性化带教模式应用于针灸科安全管理中可促进安全事件发生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针 灸 科;人性化 带 教;安全 管 理

针灸为传统中医药特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该科室安全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针灸治疗 服 务[1]。 在 护 士 实 习 过 程 中 应 用 科 学 、 有 效 的 带 教 模 式对实习质量的提高,护士对带教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均具有 重 要 意 义 ,同 时 还 直 接 关 系 到 安 全 事 件 发 生 风 险[2]。 在该次研究中,对 8名针灸科护士的实习过程中运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后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 机选取 2016 年 在 该院针灸科实习的护 士 共 16名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护士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为 18岁 , 最 大 为 23 岁 , 平 均 (19.43±1.63) 岁 。 按 照 盲 法 将 入 选护士平分为 2 组,对照组、观察组各为 8 名。 2 组护士护理服务患者均为 30 例。 2 组间护士年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等一般治疗对比,以及 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实习过程中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运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具体措施及内容表现如下。

1.2.1 营造人文学习和工作环境 随着针灸技术、 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护士在针灸科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在实习过程中,多数护士均会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心理压力的存在对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会增加科室安全事件发生风险。 和谐人文环境可使护士紧张、恐惧等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保持平和、健康的精神状态开展相关工作,降低工作差错发生风险。 因此,在带教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和谐人文环境的营造。①严格遵循舒适、方便原则,为护士营造愉悦、轻松的工作环境,促进其精神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保证工作质量。 ②积极引导护士树立正确地价值观,加强培养其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③为护士营造和谐的安全管理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护士在实习期间有更多机会与其他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互通体会和经验,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学习效果。

1.2.2 强 化 心 理 素 质培养 在 实 习过 程 中 , 护 士 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进而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患者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强化护士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抗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带教实践中,带教医生应主动与护士进行沟通,在生活、工作上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积极构建和谐关系。同时,科室应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更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带教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带教工作方案,尽量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积极指导护士对临床实践中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分析正确地处理方法。在带教实践中给予护士更多的赞许和肯定,提高其工作自信心。

1.2.3 制 定 科 学 的 激励机制 在 带教 实 践 中, 严 格执行绩效管理,针对护士制定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执行该机制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使其提升安全意识,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时刻保持细心、谨慎态度。绩效考核机制的内容应该包含护士工作岗位技术难度、性质、风险等诸多要素,衡量标准主要为该科室工作总体质量水平、患者数量及病情、护理工作难度、患者满意度等。从工作效率、质量、效益几个方面对护士临床实践工作进行综合性评价。 同时,将评价结果与护士的实习成绩、优秀实习生推荐、实习手册评定等直接挂钩,提高护士的重视程度,进而激发其能够自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进而保证科室临床工作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件发生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护士实习期间患者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士对带教工作、实习效果的满意情况。

1.4 效果评估

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护士对带教工作、实习效果的满意情况。 调查表内容主要包含4个项目,具体为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缓解、专业能力及素质提升、工作激励效果。各项目均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3 个标准进行评价。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方法

选择应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 以百分率(“%”)表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对其实施 χ2检验,以标准差(x±s)表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行 t检验。 检验水准 α=0.05,P<0.05 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分别接受护生护理服务过程中,观察组共发生安全事件 3 起(10.00%),血肿、火罐后水泡、晕针各1 起。对照组共发生 7 起(23.33%),其中,血肿、漏针各 1起,火罐后水泡、晕针各 3 起。观察组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带教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在实习过程中对工作压力缓解效果、专业素质能力提升效果、工作激励效果以及实习环境的满意 度 分 别 为 75.00% (6/8)、85.50% (7/8)、85.50% (7/8)、85.50%(7/8), 对 照 组 分 别 为 50.00%(4/8)、62.50%(5/ 8)、50.00%(4/8)、50.00%(4/8),观察组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灸科为医疗机构中一个特色专科,就诊患者较多,通常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理疗、拔火罐、刮痧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实现诊疗目的。 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针灸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应用针灸对多 发 病、慢性病、老年 病 等 进 行治疗[3]。 针 灸治疗以经络腧穴理论作为指导,主要应用艾叶、针具等作为材料和工具,通过薰灼或刺入身体特定部位的方式对机体平衡状态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实现疾病治疗和保健的作用[4]。 针 灸在相关疾病的 临 床 治疗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因此针灸科日诊患者数量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针灸科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为 一个 重要内容[5]。 带 教 实 践 过 程 中如安全管理工作做不到位极易导致安全事件发生。 因此,针灸科在带教实践中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人性化带教理念指的是在临床带教实践中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根据人的实际情况,关心人、信任人、尊重人,最大限度调动实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积极性,激发实习学生的工作潜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6-7]。 因此,在针灸科安 全 管 理 中 应 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将“以人为本”现代理念作为指导,经过诸多研究及实际应用之后,目前,人性化带教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人性化、 创新性、实效性的科学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表现出良好的运用效果。

在该次研究中,将人性化带教模式应用于观察组20 名针灸科护士实习带教工作中。 在带教实践中,主要通过 3 个方面来进行安全管理,具体表现为:护士营造和谐学习和工作环境,缓解护生心理压力;对护士实施强化心理素质培养,提升其抗压及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制定科学激励机制,提升学生服务、安全意识,激发其工作潜能。 通过加强上述几项工作,该组护士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为 10.00%, 明显低于给予常规带教的对照组的 23.33%,同时,该组护士对科室安全管理中学习及工作环境、专业技能素质提升效果、工作压力缓解效果等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将人性化带教模式运用于针灸科安全管理中可促进实习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提高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其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科室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

[1]王 红 梅,金 雷.系 统 干 预 提 高 针 灸 科 医 生 职 业 感 染 防 护 依从 性 的 效 果 评 价[J].光 明 中 医,2014,12(5):340-431.

[2]余海珠,吴剑,杨蓉.针灸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 国 消 毒 学 杂 志,2013,14(3):112-113.

[3]朱 翔 蓉,李 玉 琴 .浅 谈 加 强 针 灸 科 医 院 感 染 防 控 措 施[J].中国 卫 生 标 准 管 理,2016,8(5):64-65.

[4]钱海 东,马 建雄,刘 振 业.医 疗 机 构 针 灸 科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与监 管[J].中 国 继 续 医 学 教 育,2015,12(25):950-951.

[5]黄谊娜.品管圈管理对针灸科护士工作效能感与护理质量的 影 响[J].中 医 药 管 理 杂 志,2015,4(13):300-301.

[6]邢 金 玲,马 涛.院 感 染 管 理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探 讨[J].中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2015,11(12):98-99.

[7]雷 丽 芳.针 灸 科 开 展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的 实 践[J].全 科 护 理,2012, 9(1):744-745.

R197.3

A

1672-5654(2017)02(a)-007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071

2016-11-13)

[课题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名中医课题资助项目。

郭国英(1977.7-),女,上海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中医药辩证联合针灸用于在社区常见疑难杂症,E-mail:13817120831@163.com。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人性化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