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

2017-01-20 20:25贾艳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内科病情护士

贾艳敏

济南市中心医院保健专业一病房,山东济南 250013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

贾艳敏

济南市中心医院保健专业一病房,山东济南 250013

随着医疗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其在诊治护理中的服务要求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减少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医疗纠纷,临床应积极结合心内科患者性格特点,给予其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安全。 该文就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详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有效防范对策,以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改善及康复。

心内科;护理管理;对策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复杂、病程长和治疗时间长的特点,因而其护理工作也较为繁杂和琐碎。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其护理服务要求也不断增加,其中,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对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和医患关系中有着极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对心血管患者来说,在护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此,需予以全面分析探讨,并及时采取有效管理对策,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1 影响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不安全因素

心内科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占多数,这类人群普遍存在机体功能下降、病情发展迅速、预见性差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对此,只有加强心内科整体护理干预,给予患者高质量护理服务,以增加其治疗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当前护理管理中多存在护理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够、服务态度差以及护理知识浅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心内科室整体护理质量。该文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做详细分析,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护理人员责任感不强

心内科护理工作量大,护理内容繁琐,极易导致医护人员不能严格遵循护理工作规范,进而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患者服务满意度下降。尤其对年轻护士来说,其护理工作中一味追求护理速度,忽视护理安全性、有效性,较大程度上可为后续治疗及护理埋下安全隐患和医疗风险。例如,未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护理和查对制度,致使输液错误或漏输;未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分级护理制度,致使病情变化后不能及时发现,延缓治疗时间;交接班未遵循交班制度, 致使对患者病情了解不详细,病情记录不 全面[1]。 这 些 因素均可严重 影 响 患 者 后 期治疗和护理效果。

1.2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偏低

心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对护理要求较高,加之护士较年轻,护理经验较少,专科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低,以及对新型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掌握不足,从而无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高质量服务措施,影响预后康复。例如静脉穿刺多次不成功,且服务态度差,致使患者不满;光线偏暗时没有及时开大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且穿刺不成功导致的皮下淤血或肿胀,增加患者的痛苦,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动脉采血量不足或血样未及时封存导致血液凝固,增加采血次数。 这些情况均可影响患者治 疗 效果,延缓康复时间[2]。 此 外 ,在心内科疾病抢救中部分护士不能熟练操作抢救设备,贻误抢救时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3 护理管理制度不全或落实不够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科室及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护理科室多存在制度不完善或名存实亡的现象,导致各护理人员职责不明,服务态度懒散,诊疗记录不及时、不全和不准确,以及记录内容与医生记录或 签 名 不符合等,严重 降低诊疗效率[3]。 加 之 患者出院交接不详细,护士对患者病情和医疗费用解释不清,对患者看管不严所致下床活动不当引发的心力衰竭或死亡,会 严 重增加患者治疗危险,威胁生 命 安 全[4]。 此外,病房管理不当致患者物品遗失、病房安全度不够,可增加患者对住院排斥,降低医院服务质量。

1.4 患者自身和护理环境影响

心内科病房老年患者较多,其长期药物治疗、卧床、住院和无人陪伴易增加患者住院孤独感和不良情绪,使之不愿配合 医 师 治疗[5]。 加 之患 者机体免疫力下 降 ,多种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外做检查突发病情、输液速度过快、生活用品拿取不便所致坠床以及卫生间内滑倒和跌倒地等多 种情况均可影响 患 者 治疗和护理[6]。 此外,病房基础设施和布局不当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风险,如地面积水光滑、床头柜棱角、坐凳不稳、病床无护栏、室内光线不足以及高分贝声音或噪声等,也均可影响患者护理质量,增加不安全风险。

2 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防范对策

优质护理管理措施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前提,也是患者取得良好护理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因此,及时做好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工作,加强对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管理力度对其临床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对此,需制定一系列且全方面的护理管理制度,从护士职业态度、专业知识、医院环境以及管理制度出发,以快速、有效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促进医疗水平提升。

2.1 加强护士风险认识,提高职业责任心

护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态度与医疗事故、差错发生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积极加强护士医疗风险认识,增强护理安全性和法律法规培训,对提高其护理工作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针对这一情况,医院应制定分层次培训考核模式。 例如,对新进护士予以医院制度、护理礼仪、护理安全、护理核心、护理沟通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之了解做一名合格护士的重要性;对 3年以下护士实行护理隐患和不良情况防范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疾病知识、护理操作和心理力压调节等,可适时增加不良事件分析内容,引导护士对其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技巧、处理安全、护理操作及护士情绪进行详细分析,提高不良事件防范思维反应;对 3年以上护士执行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定期举行青年护士素质提高讲座,增强其护理风险认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2.2 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增加护理安全性

对新分配护士需事先予以知识考核,针对其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经验进行预先护理能力了解,并依据考核情况对每位护士较薄弱点行针对性培训,例如疾病理论知识、疾病治疗后护理知识和药理知识培训;以提高新进护士专科知识,增强护理信心,减少知识不足导致的护理不当和用药不当事件发生,增加护理安全。 同时可培养护士间不同团队协作能力,使之可随时配合多种护理模式开展,提高服务水平。其次,对培训后护士实行再次考核,设定及格分数为 80~90 分左右,考核通过后分配护理工作,对不及格者再次培训,直至考核通过为止。

2.3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增强工作力度

完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维护医院整体质量的前提条件。 对护理部门来说,护理有效性和合理性密切关系患者预后效果,因此,需及时加强护理管理制度,提高监管力度,促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护理部门可根据现有护理制度和规范予以进一步完善,明确护士岗位职责,提出护理质量标准,并针对不同病情变化准备多套应急预案,以便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其次,可组织经验丰富临床护士制定更详细和完善的心内科护理流程、健康教育内容,促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地进行,并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病情应变能力,增强护理安全,保障综合护理质量。

2.4 加强护患交流和环境设施改进,提高护理满意度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前提。因此,需积极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训,通过细节管理,如文明用语、语言通俗易懂、态度亲切、耐心倾听和心理疏导等进行针对性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可随时对患者健康宣教,增加患者舒适度。此外,需不断改进服务设施,对病房不安全设备、环境及时改进和更换,例如安装扶手,利于下床活动患者支撑行走;病床安装护栏,避免患者坠床;在易摔倒处铺上防滑垫,以防患者摔倒;对危险物品需贴显著标识并置于安全位置,避免患者碰触;定期清扫病房卫生,保持地面干燥、洁净;提醒病房人员保持安静,给予患者舒适的休养环境。

3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普遍增加,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其机体承受力差,病情变化快,护理要求也明显提高。因此,需积极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完善护理监管力度,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和责任心培养,增强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而全面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以优质量护理服务促进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此外,护理管理中每位护士需严格遵守护理制度,以自律、积极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给予患者全身心健康护理,保障患者康复效果。

[1]王 艳.心 血 管 内 科 护 理 管 理 中 风 险 因 素 分 析 与 安 全 防 范 对策[J].中 西 医 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2014(8):154.

[2]苏晓丽,付传芳,张雪红,等.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 管 理 对 策[J].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学 报,2014,16(1):111-112.

[3]许 贤 智.心 内 科 护 理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应 对 措 施[J].医 院 管理论坛,2015,32(4):41-43.

[4]徐春丽.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J].医疗装备, 2015(11):63-64.

[5]于 艳.心 内 科 护 理 管 理 中 风 险 管 理 的 分 析[J].中 国 继 续 医 学教育,2015,7(3):110-111.

[6]胡 东 芳,刘 丽 滨.心 内 科 临 床 用 药 中 存 在 的 安 全 隐 患 及 护理 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12):4081-4082.

R473

A

1672-5654(2017)02(a)-0130-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30

2016-11-07)

贾艳敏(1972.7-),女,山东济南人 ,本 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心内科病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