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应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的体会

2017-01-20 20:25易春玉苏丽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脏护理人员手术

易春玉,苏丽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广东广州 510080

心脏手术后应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的体会

易春玉,苏丽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广东广州 510080

目的 探析心脏手术后应用零缺陷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2015 年 1—7 月收治的 155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心脏手术治疗,在术后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 结果 经过术后零缺陷护理管理,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先后康复出院,患者对护理效果十分满意。结论 对采用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术后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心脏手术;零缺陷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效果

心脏手术属于大型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大,体外循环加重了对患者机体的损伤。且心脏疾病患者病情危重,病 情 变 化迅速,术后并 发 症发生概率较大[1]。 所以,术后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零缺陷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法,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风险采取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效率,更好地保护了患者的主要脏器。 在临床长期实践应用中证实 对改善患者的预 后 有重要作用[2]。 该 文 就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 2015 年 1—7 月收治的 155 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89 例,女66 例,年龄 2~79 岁,平均年 龄 (40.5±1.8)岁。 155 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 85 例,23 例采用二尖瓣置换术,24 例采用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形术,3例采用二尖瓣成形术,20 例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9 例采用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采用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术联合三尖瓣成形术。 先天性心脏病 25 例,13 例采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2 例采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冠心病 17例,17 例采用冠脉搭桥术。 其他心脏疾病 28 例。 所有患者均行心脏手术。在术后立即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

1.2 护理方法

零缺陷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①成立护理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作为小组组长,所有心外科护理人员作为组员。由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零缺陷护理管理宗旨、护理技巧、实施方法进行培训,结合国内外应用情况引进先进护理理念,提高全体人员对零缺陷护理的重视。护理人员熟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病史、病程、年龄、手术、检验、检查结果、睡眠、饮食、家庭、社会关系和心理状态等相关情况,护理人员根据对患者的全面了解提出有效的建议,制定完善的个性化护理方案。②实施方法。根据制定的护理方案,护士长和护理组长负责安排护理任务并通过每天交接班提问、每月专科理论知识提问、护理文书的质控、对下级护士工作指导及护理质量质控,不定时抽查并进行考核,护士长根据考察结果实行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结护理工作的不足及缺陷,提高护理效率,同时,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操作,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③病情观察。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24 h 动态心电监护,每隔 30 min 巡视患者 1 次,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引流液、尿量、神志、肢端情况、肢体活动、排便情况、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分析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异常现象提高警惕,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④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保持口腔卫生,皮肤清洁和床单位整洁等。⑤疼痛管理。术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睡眠质量,还增加了并发症风险。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后 NRS 疼痛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同时,应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运用深呼吸法、兴趣培养法、音乐疗法等方法转移疼痛,减轻疼痛感,提高疼痛阈。 ⑥饮食管理。术后给予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订个性化饮食食谱。 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加速康复速度。⑦并发症管理。术后在病情许可下尽早指导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保持口腔卫生,帮助患者翻身、叩背,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指导呼吸功能锻炼,促使排痰,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出现坠积性肺炎、感染、皮肤压疮等。对留置有深静脉穿刺管、引流管、尿管患者加强管理,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导管折弯,脱落,防止出现静脉医源性导管感染、心包填塞、术后大出血、尿路感染等。 ⑧用药管理。 告知患者及家属口服药物的正确用法及用量,不要随意更换药量,从而影响用药效果。 静脉补液时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明确药物浓度、作用和不良反应,调节好输液速度,输液期间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患者情况,有异常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⑨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术后护理要点、用药重要性、饮食、运动及生活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术后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感染、术后大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治疗依从性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陆续康复出院。

3 讨论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大,且生命体征不平稳,容易出现不良事件。所以,术后护理水平关系着患者的预后[3]。 常规护理主要 以 被 动护理服为主 要 特点,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增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要。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探寻先进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方法,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零缺陷护理将护理环节的风险降至于“零”,保证各环节的紧密衔接无遗漏,有关文献报道中也对其效果进行了肯 定[4]。 对存在的 护理 风险采取防 范措 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护理内容, 减少因护理人员工作疏忽所范的错误,使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全面。零缺陷护理管理以患者为中心,从全局着手,对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重视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提高对风险的警惕性,及时发现问题,处 理 问题[5]。 护理小组 重视 和充分发挥 零缺 陷护理宗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减轻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护理可以规范患者的生活行为,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疼痛护理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根据疼痛分级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减少了对镇痛药物的依赖。并发症护理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并发症的防范能力,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对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做好自我护理。按时按量服药,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给予患者耐心、温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保持良好的 精神 状态,提高顺 应 性,缩短康复时间[6-8]。 零缺陷护理使护理水平逐渐趋向于无缺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给予零缺陷护理管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使护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史文芮.试论零缺陷护理管理应用在心脏手术后的临床效果[J].饮 食 保 健,2016,3(3):66-67.

[2]李 艳 春,郭 婧.零 缺 陷 理 论 在 手 术 室 心 脏 手 术 护 理 中 的 效果 评 价[J].医 学 理 论 与 实 践,2015,28(4):559-560.

[3]李 振 荣."零 缺 陷"护 理 管 理 理 念 在 小 儿 心 脏 手 术 护 理 中 的应 用[J].全 科 护 理,2012,10(27):2558-2559.

[4]闫小涵.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临床效 果 应 用[J].临 床 研 究,2015,23(12):172-173.

[5]郭迎春.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 中 的 应 用 效 果[J].包 头 医 学,2016,40(3):182-183.

[6]火钰霞.手术室小儿心脏手术护理中零缺陷理论的应用效果 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9 中旬版):186-188.

[7]孙兆玲. 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 84 例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患者中 的 系 统 评 价[J].国 际 护 理 学 杂 志,2016,35(15):2065-2067. [8]张 峥 ,胡 亚 楠 ,苏 新 娟 .浅 谈 手 术 室 心 脏 专 科 护 士 培 养[J].中国 医学创新,2011,8(2):79-80.

R47

A

1672-5654(2017)02(a)-013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32

2016-11-06)

易春玉(1979.2-),女,广东广州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心脏外科护理。

猜你喜欢
心脏护理人员手术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手术之后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心脏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手术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