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健康干预视野下薯蓣丸方开发研究

2017-01-20 20:25周小斌斌刘雪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薯蓣治未病中医药

周小 雅,赵 斌斌,刘雪梅,黄 敏

1.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22;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22

“治未病”健康干预视野下薯蓣丸方开发研究

周小 雅1,赵 斌斌1,刘雪梅2,黄 敏3

1.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22;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22

该文综述张仲景经典名方薯蓣丸在慢性病、老年病防治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以及用现代药理实验对其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实证性研究。 以健康管理为切入点,以中医“治未病”为视角,探讨薯蓣丸方在防治肿瘤、慢性疲劳综合征、自身免疫异常等现代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前景,以论证其产品开发在健康产业市场的价值。

薯蓣丸;治未病;健康管理

在人均收入不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体系尚未健全、医疗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我国已提前进入老年社会,养老、健康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凸显,健康管理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议题。但目前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慢性疾病定向人群(如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的认知、态度、行为调查与健康教育及其 效果 评价 等 方 面[1],对 范 围 更 广 的 亚 健 康 状 态 的 干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尚存诸多空白,个体状态或功能态调整与纠治并未在目标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得到足够的重视[2]。 中 医学的“未病 ”状 态涵盖了现代医 学的 健康、亚健康和病症状态,“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健康状态的维护、亚 健康状态的调治 以 及 疾 病 状 态 的治疗均有作用[3]。针对健 康管理 存 在的 问 题 , 学 者[4]提 出 了 “ 多 环 节 切 入+状态调整+线性干预”的“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图1)强调以体质辨识为切入点,以状态调整为手段实施健康管理服务,而状态调整的手段则包括了运动调整、饮食调整及药物的调整。 薯蓣丸扶正袪邪经典名方,该研究试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探讨其在治未病健康干预视野下开发应用的价值与前景。

1 薯蓣丸研究现状

薯蓣丸是由山药、甘草(炙)、柴胡、人参、当归、桂枝、茯苓、桔梗、红枣肉、干地黄、干姜、白蔹、川芎、白芍、麦冬、防风、大豆黄卷、阿胶(珠)、白术(麸炒)、杏仁(炒)、神曲(炒)等 21 味中药组成的蜜丸,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医著 《金 匮要略》中收 载[5]。

1.1 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正袪邪一直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此治则指导下,薯蓣丸方早期的报道主要用于治疗心功能减退[6]和慢性肾炎[7]。 近年 来报 道 ,用 于 恶性肿瘤术后及放化疗[8]、中风后失 语 症[9]、晚 期非 小 细 胞肺 癌[10]、非痴呆血管 性 认知功能障碍[11]、过 敏 性 鼻 炎[12]、小儿应变性鼻炎[13]、围 绝 经 期 女 性慢性荨麻 疹[14]、慢 性 疲 劳综 合 征[15]以及辅助治 疗 肝癌恶病质[16]、肿瘤 相关性厌食等[17-18]。

1.2 药理作用研究

近年来,众多学者试图运用现代药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解析传统经典处方的作用机理与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向 阳 等[19]通 过 动物 行 为 学症 状 的观察 ,发现 薯 蓣丸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 IgE、IL-4 水平, 从而改善实验大鼠鼻部I型变态反应症状。

研究表明[20],人 体 受 到 强烈 刺 激时 发 生 自卫 性 反应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改变,从而缓解或拮抗机体的损伤。 机体创伤后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mRNA 生成减少、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R(IL-2R)mRNA 表达减少是引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中心环节。热休克蛋白HSP70 的高强度表达则是评价组织细胞所处状态危险性的 重要生 物指标[21],其合成增加 能 增加细胞免疫功 能,对应激导致的机体损伤起保护作用。薯蓣丸可对抗应激小鼠 IL-2mRNA 及 IL-2RmRNA 表 达 水 平 下 降[22],并使HSP70 及其抗体表达更进一步加强,从而提示薯蓣丸作为抗应激损 害 辅助用药的可能[23]。

刘百 祥等[24]对慢性 疲 劳 综 合 征 的 T 细胞亚群及 IL-6的影响研究证实,薯蓣丸与人参皆可以改善疲劳症状,薯蓣丸在抗疲劳的同时尚可以改善睡眠从而能够更快恢复体力。薯蓣丸组方颗粒对小鼠进行试验则进一步证实,薯蓣丸有抗疲劳作用,能增强实验疲劳鼠的体力[25-26]。 蔡 美等则认为:薯 蓣丸 能提高机体的非 特 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这些研究,进一步表明薯蓣丸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 开发前景

2.1 薯蓣丸方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展望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虚损则正气虚弱,以至卫外之气无从以生而致癌瘤产生,内虚是肿瘤发生的关健因 素[28]。 化 疗 、放 疗 及手 术 是 肿瘤 的 3 种典 型 治疗手段,但放疗或化疗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根治手术 3 年内 转 移 或 复 发 率高 80%[29]。 因此 ,多数 患 者 术后防止复发和转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再者,化疗药物对机体气血津液有直接损伤, 主要为脾肾受损,而脾胃失健,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气血生化乏源,则影响化疗药物作用的发挥。 癌毒易伤正气,尤其是中晚期常造成患者气血阴阳的耗损或五脏功能的衰竭,因患者正气不足,不仅为残余癌毒的复发和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因患者体质弱容易诱发病毒或细菌侵入,故常常合并感染,因虚致病和因病致虚形成恶性循环。

薯蓣丸是补虚祛风之代表方剂,组方本意上就有补脾气、疗虚损,扶正与祛邪兼用,补、扶而不忘通守,寓祛邪于补正之中,补益重在气血而兼顾四脏的特点。 方中重用主药薯蓣以补脾胃,疗虚损,辅干姜、大枣益气,麦冬、阿胶养血滋阴而助薯蓣补阴阳气血诸不足。防风、柴胡疏散外邪,豆卷、神曲化湿调中,桔梗、杏仁、白敛下气开郁,则可扶正与祛邪同用,补中寓散,相辅相承。桂、芍相合,协诸药入营卫气血,阴阳双补,各尽所能。 以干姜温补中焦脾胃,与诸补虚药相合,起到了强壮卫气、滋养营阴,有营 卫 俱 健而风邪难干之 妙[26]。

从复方层面看,薯蓣丸方可拆为炙甘草汤、小建中汤、肾气丸、续命汤、侯氏黑散等多方组合而成。 从补虚方面看,小建中汤和阴阳、调营卫,通过平衡阴阳而调达中焦气机,培土制木,健脾而调补气血,阴阳平和则百疾不生[30];炙甘 草 汤益 心气 、补 心 血 ,滋 心 阴 、温 心阳[31];续命汤使“虚损平而外邪自去,升降复而出入能行,神机因而重生,气 息 由 是 再 续 ,故 风 痱自 愈 ”[32];肾 气 丸“益 肾 间之气,气强则溺行而小腹拘急亦愈矣”。 袪风方面,侯氏黑散外健脾益气,实其藩篱使“风”不能入也;内抑木扶土,滋水涵木 使 “风 ”无从 生焉,是 为培 土 宁 风之 法[33],方中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与桂枝合用,相辅相成,可行于周身内外,祛风散邪;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等诸药配合,既养血亦行血,则体现了中医后世养血息风的治疗 原 则[34]。 由 此 可 见,开 发薯 蓣 丸 方,用 以扶 正 固 本,养气补血,健脾益肾,治在疗恶性肿瘤方面,在肿瘤未发、治疗期及治疗后的各个阶段均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辅助肿瘤化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防止癌症转移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2 薯蓣丸方防治“虚劳”的临床应用拓展

中医认为,虚劳可能因禀赋薄弱、后天失养或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以阴阳气血亏损,日久不复,脏腑功能衰退为主要病机。多种慢性虚弱症候是五脏虚证的主要临 床 表 现[35]。 老 年人 肾 精亏虚 ,脏腑 功 能失调 ,精、气、血亏损不足,则髓海失充,脑失所养,或气、火、痰、瘀诸邪内阻,上扰清窍至神志失常而表现为“痴呆”;围绝经期女性因免疫力降低而可能诱发荨麻疹,且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薯蓣丸从身与自然界适应能力着眼 ,以 扶 正 祛邪而取 效[14];小 儿 形气未 充 ,易 感 外 邪 为鼻炎,或为肺、脾、肾亏虚,感受风寒或异气以及异物外邪而诱发鼻炎;癌症晚期,正气损耗日久虚损严重,则易至邪实侵犯而咳嗽、咳痰、痰血,或气急、胸闷、胸痛。 现代医学中各个系统多种慢性病、消耗性疾病,表现为抗病能力 低 下 ,功能衰弱 ,如非 痴 呆血 管 性 认知 障 碍[11]、 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都属这个范畴,风眩、中风、风痹、惊悸等疾病因与“虚 劳 ”“风邪”相关[36]。 荨麻疹发作多 因风邪挟热邪或寒邪以袭人,内蕴肌表,不得疏泄所致,且约 1/3慢性特发性荨 麻疹 患者存在自 身 免 疫的异常[37]。

文献报道应用薯蓣丸治疗的病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似无关联,实则都可从从中医理论中找到其相似的病机。以薯蓣丸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疏风散邪,攻补兼施,则能有效应对正不胜邪、风气外袭的百变症状。

2.3 从“健康管理”模式看薯蓣丸方的市场潜力

健康管理理念的形成与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促进了人们对亚健康问题的关注。亚健康是除健康与疾病之外的非健康、非疾病状态。生理上表现为身体功能、器官功能、运动功能、活力和精力方面的不适,心理上表现为认知、情感、心理症状等方面的低质状态,社会功能上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社会支持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减少或 下 降[38]。 亚健康 状 态是“未病”的重 要表现形式,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亚健康的典型症状,多由人体生理机 能 或 代 谢机 能 低下、退 化或 老 化所 致[39]。 在这 种状态下,机体展现出“从逐渐虚弱”或“逐渐紊乱”的过程发展 趋 势[40]。 中 医虽 无 慢 性疲 劳 综合 征 之 病名 ,但中 医论述中的 “倦”“懒惰”“懈怠”“困薄”“身重”“四肢不举”等症状与之相似,主要由起居饮食不节、劳逸损伤、情志不舒、素体虚弱等导致气机紊乱,气血肮脏阴阳失调所致,主要涉及脾、肾、肝三脏,与心、肺有关,但以脾为主。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易感性,症状表现也不同或生理功能紊乱程度也不同,但均离不开脾虚、肝郁、肾亏、气血阴阳失调的根本 病 机[41]。 尽 管 作用机 制 尚不 清 楚 ,但 薯 蓣丸的抗疲劳作用已在临床上及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

2.4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薯蓣丸方的开发条件

《国 家 中 长 期 科学与技术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06-2020)》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病的防治划规为重点领域中优选发展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坚持预防为 主、促进健康和防 治 疾病结合”的 发 展 思路[42]。 2009年,国务院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 用特色中药制剂 ”[43]。 国家中医药 管 理局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中医“传统名方”系统研究列为中药可持续发展专项,提出要开展“中医经典著作中的传统名方组方规律研究,基于传统名方研发新药,对已上市的传统名方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技术改造和临床应用再评价研究,研究创新传统特殊制药工艺”[44]。

但目前文献报道薯蓣丸方的研究并不多,对薯蓣丸剂型方面的研究则更为鲜见。除刘百祥等用薯蓣丸配方颗粒进行药理作用 实 验 研 究 外 ,陈 斯 宁等[45]首次报 道 了薯蓣膏的临床应用。目前薯蓣丸虽有批准文号但因厂家没有生产,市场亦无产品供应。

综上所述,对传统名方薯蓣丸而言,其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政策环境良好与其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市场并无成药产品供应,且已批准生产的成药质量标准与现代药品监测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起到满足需求、控制质量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

[1]郭盈盈,倪红梅,程羽,等.健康管理研究现状评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0):4-7.

[2]倪红 梅 ,程 羽 ,郭 盈 盈 , 等.治 未 病 思 想 与 中 医 健 康 管 理 模式 研 究 探 索[J].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14(1):16-18.

[3]姜良铎.健康、亚健康、未病与治未病相关概念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2):167-170.

[4]张永 雷 ,隋 丽 萍 ,胡 剑 春 ,等 .以 治 未 病 为 核 心 的 健 康 管 理模式探讨[J].光明中医,2014,29(2):400-401.

[5]于 惠 青 , 于 俊 生 .对 《 金 匮 要 略 》 薯 蓣 丸 方 证 的 理 解[J].中 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817-818.

[6]王廷周,邵桂珍,孙景莉,等.薯蓣丸治疗心功能减退 69 例临 床 观 察[J].山 西 中 医 ,1991,7(5):12-13.

[7]涂 钟 馨.薯 蓣 丸 加味 治 疗 慢性虚 证[J].北 京 中 医 杂 志 ,1994 (1):35-36.

[8]薛蓓云,李小荣,黄煌.黄煌运用《金匮要略》薯蓣丸治疗肿瘤验案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2):24-26.

[9]谭子虎,刘煜 ,李妮.加减 薯 蓣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 临床观察[J].中 国 中医急 症 ,2013,22(1):34-35.

[10]梁晶 晶 ,贾文魁.加减 薯蓣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临床观 察[J].山 西中医,2012,28(3):27-28.

[11]谭子虎,兰汉超,杨琼,等.加减薯蓣丸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7-30.

[12]盖沂超,王寅,张妙兴.经 方薯蓣丸治疗过 敏性鼻炎 2 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99.

[13]朱增柱.薯 蓣丸 防 治 小 儿变应 性 鼻 炎临 床 观 察 [J].山 西 中医,2013,29(6):10-12.

[14]杨艳 梅 ,熊德上.薯蓣丸 治 疗围绝经期女性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20):1893-1894.

[15]刘百祥,刘常春.薯蓣丸加减治疗慢 性疲劳 综合征 69 例[J].中医药导报,2009,15(2):43-44.

[16]欧阳钦,吴春明.薯蓣丸膏方辅助治疗肝癌 恶病质 40 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126-127.

[17]王宜宗,祝明池,赵文,等.薯蓣丸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疗效 观察[J].中医药临 床 杂志,2013,25(10):850-851.

[18]王宜宗,张秀凤,安丰胜,等.薯蓣丸联合支持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厌 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4):99-101.

[19]向阳,王寅,孙艳红,等.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 IgE、IL-4 含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 (5):1-3.

[20]Faist E,Schinkel C,ZimmerS,et al.Inadequate IL-2 synthesisand IL-2 messenger expression following thermal and mechanicaltrauma in human is caused by defective trans membraneSignaling[J].Criterion Care Med,1993(21):839.

[21]Flanagn SW,Ryan AJ,G isolfi CV,et al.T issue-specificH SP70 response in an imalunder going heats stress[J].Am J Physical,1995(268):28-32.

[22]李云海,张雪荣,叶太生,等.薯蓣丸对创伤应激小鼠白细胞介素-2 mRNA、白细胞介素-2R mRNA 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 国 中医药信 息杂志,2006,13(4):33-34.

[23]李云海,张雪荣,叶太生,等.薯蓣丸对创伤应激小鼠肝细胞 HSP70 及其 抗 体表达的 影 响[J].中医药通报,2006,5(1):59-61.

[24]刘百祥,郭立宇,王志平,等.薯蓣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T 细胞亚 群 及 IL-6 的 影 响[J].亚 太 传 统 医 药 ,2011,7(12):39-40.

[25]刘百祥,王志平,聂盛丹.薯蓣丸对疲劳大鼠 IL-6 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126-127.

[26]刘百祥,刘常春.薯蓣丸加减治疗慢性 疲劳综 合征 69 例[J].中医药导报,2009,15(2):43-44.

[27]蔡美 ,周衡.《金 匾》薯蓣 丸 对小鼠 免 疫功能的 影 响[J].湖 南中医药导报,1997,3(6):31-34.

[28]胡凤 山 ,张青.基 于 “治未 病 ”理论 的 “肿瘤 内 虚 学 说 ”[J].中医杂志,2011,52(19):1630-1632.

[29]王义善,王钦文,李军体,等.“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临 床 研究[J].中华中 医 药杂志 ,2011,26(1):195-197.

[30]王 新 佩.小 建 中 汤 方 证 与 应 用 的 文 献 研 究[D].北 京 :北 京中医药大学,2012.

[31]谢 惠 素.基 于 古 今 文 献 的 的 炙 甘 草 汤 方 证 研 究 [D].北 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2]高亮.《古 今录验》续命汤解[J].中医学报,2012,27(174):1407-1408.

[33]辛小红, 范雪 梅.《金 匮要略》侯氏黑 散之我见[J].吉 林中医药,2013,33(7):723-725.

[34]李莜,吴海波.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浅谈桂枝汤补益之功[J].浙 江 中医杂志 ,2005,40(7):277-279.

[35]陈湘君.中医内科 学[M].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 版社,2013:450-451.

[36]雷根平,李小会,高碧峰,等.薯蓣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 思 路[J].河南中医 ,2013,33(10):1607-1609.

[37]孙蔚 凌 ,毕志刚.自 身免疫性 慢性荨麻 疹[J].临 床皮肤 科杂志,2002,31(5):328.

[38]张 金 华 .亚 健 康 评 定 量 表 的 初 步 编 制[D].广 州 :南 方 医 科大学,2010.

[39]王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 21 世 纪 对 人 类 的 新 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40]王莹威.仲 景 “治 未 病 ”思想 与 亚 健 康 状态 的 诊 治 [J].中 医药学报,2010,38(1):49-50.

[41]王小峰.以中医治 未 病理论指 导慢性疲 劳 综合征防治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125-126.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纲 要 [EB/OL].http://www.gov.cn/jrzg,2006-02-09,2016-02-10.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的 若 干 意 见 [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5-07,2016-02-10.

[4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 划 的 通 知 [EB/OL].http://www.sda.gov.cn,2012-07-10,2016-02-10.

[45]陈斯宁,李瑞祥,冯原,等.薯蓣活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 效 观察[J].广西中 医药大学 学 报 ,2014,17(2):22-24.

R285.5

A

1672-5654(2017)02(a)-0177-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77

2016-11-07)

2016 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736)。

周小雅(1963.10-),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工艺与标准、药学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薯蓣治未病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的优化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穿山龙中薯蓣皂苷酶提取工艺的优化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