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增强“三个自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生动力

2017-01-23 17:12许冰杨
重庆行政 2016年6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员干部道德

许冰杨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主题鲜明,系统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使命、历史经验和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遵循,必将成为党的建设新的里程碑。全面从严治党,需坚持制度治党和思想建党紧密结合,他律和自律并重,内外同向发力,标本兼治。因此,党员干部应充分发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主体作用,增强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和实践自觉,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添内生动力。

一、增强政治自觉,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

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然要求组织成员遵循其政治理念、政治信仰和价值诉求。回顾党的历史,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讲政治。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坚持政治自觉,树立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一)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政治灵魂。“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丧失。面对当前国内外多元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日益频繁、激烈地交锋,党员干部要经常给思想“补钙”为精神“加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认真学习党章党规,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二)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邓小平明确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应对和化解“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离不开核心的引领。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在是非面前分得清、关键时刻靠得住,才能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有力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有效应对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政治觉悟。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核心,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政治觉悟的熔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失之于宽、松、软,让大熔炉变成了“冷灶台”。比如,党内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比较普遍;纪律观念松懈,规矩意识淡薄;拉关系,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等等,严重侵蚀了政治生态。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严格遵循《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经常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批评的“利器”变成“钝器”。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党内政治生活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要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化,永远都是进行时,切实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平淡化、随意化问题。

二、增强道德自觉,坚守全面从严治党的“道德防线”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品德是立世做人的根本,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命门”,关于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以德治党,要求党员干部增强道德自觉,既要做坚守底线的模范,自觉做到做人为官“不逾矩”,也要发挥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和“导航仪”作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一)强化用权为民的宗旨意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这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党员干部要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行动旨归,正确处理好党、国家、人民群众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名利和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行使权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心胸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

(二)坚持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要求全面表述了廉洁政治的深刻内涵,也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要求。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行使公共权力的人格保障和道德操守。在行政权力运行中,节约公共资源、降低行政成本,过好金钱关、利益关,远离不义之财,杜绝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自觉抵制经济生活政治化和政治权力经济化的倾向,严守私人与公共的界限,才能抗得住腐蚀,顶得住诱惑,营造廉洁的行政风尚。

(三)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党员干部要严于自律,严格按照“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要求为人、为政、为官,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做到“慎初”、“慎独”、“慎微”。要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的监督,“止之于启萌,绝之于未形”,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及时矫正道德和行为偏差。要慎交友、交好友,谨防形形色色的“陷阱”和“圈套”,以严守道、以严凝神、以严聚气,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始终保持高尚、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

三、增强实践自觉,确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标尺

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理想,成于实干。党员干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应当坚持实践的理性自觉,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躬身自行,使政治自觉、道德自觉真正落地生根。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逻辑和重要标尺。

(一)勇于率先垂范,勇于责任担当。“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取得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巨大成就。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坚持优良传统,强化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深化理想信念上作表率,在增强政治定力上作表率,在践行根本宗旨上作表率,在强化自省自律上作表率,坚决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奔向道德高线,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体现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凝聚起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正能量。

(二)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实干为民。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对接时代要求,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为人民服务、视人民如父母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中。在工作中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到田间地头,俯下身子,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关心干部群众的疾苦,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同时认真完成各自承担的各项任务。

(三)善抓重点,敢于啃硬骨头。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为有。党员干部在推进全面改革实践中,一方面要善于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要善于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切切实实把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碰到困难不躲避、不绕道,不推诿扯皮,不敷衍塞责,把破解困难当作“磨刀石”、“试金石”。要多到条件艰苦的一线去,多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靠走基层掌握一手情况,靠打基础扭转工作局面,靠接地气赢得群众口碑。

(四)顾全大局,勇于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居于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发展,要站在政治高度的大局,识大体、顾大局,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明晰发展思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将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另一方面,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自己的工作目标放到这个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立场观点,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新路子,推动本职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

作 者: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党员干部道德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