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017-01-24 08:14鄂明晶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呼伦贝尔民歌

鄂明晶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试析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鄂明晶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达斡尔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音乐,用以表达情感、歌颂美好事物、传承文化典故、描述生产生活。达斡尔族的民歌类型划分清晰,主要有萨满、山野歌曲和叙事歌,歌曲的题材十分丰富,演唱风格多样,是一个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值得进行良好的保护并进行传承和发扬。

达斡尔族;民歌;音乐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形成了我国整体艺术文化的瑰丽宝库。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会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歌曲,并且这些歌曲往往都是伴随着人们的劳动过程而诞生的,具有很强的现实背景。达斡尔族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和民族歌曲,表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

一、达斡尔族民歌的历史起源与文化背景

达斡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我国古代大辽国的皇族后裔,辽朝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在位的时候,达斡尔族前往黑龙江北部,现今,达斡尔族人口大约有13万,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数相对较少的一个民族。现在,达斡尔族的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呈现散居的特点。达斡尔族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主要用以表现本民族的人文历史、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我国的少数民族很多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却没有文字,达斡尔族就是其中的一个,因此他们的音乐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来进行文化的传承和音乐的传播[1]。

达斡尔族的民族语言包含着四种方言,分别是齐齐哈尔、布特哈、海拉尔和新疆的方言。从清朝建立以后,达斡尔族在文字的使用和学习上一直都是依赖于汉族、满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文字,并且信奉萨满教,常常通过开展一些祭祀活动、供奉神灵等来消病驱灾,寄托精神信仰。一个民族的艺术和这个民族的传统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是有着联系的,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达斡尔族的音乐慢慢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我风格,并且经过发展和传承一直流传至今。

二、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

在达斡尔族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该民族的民歌应运而生。在过去,由于生产水平比较低,人们大多通过采集和狩猎来生存,因此对大自然是敬畏的,于是诞生了萨满教,从而萨满歌曲开始出现,这是达斡尔族民歌的最早起源。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力慢慢地有了提高,人们开始进行耕种。在这样的背景下,达斡尔族的民歌开始不局限于萨满歌曲,随着人们在劳动中的生产实际,于是一些关于辛勤劳动的歌曲开始诞生,融进了达斡尔族的民歌当中。在进入封建社会之后,达斡尔族开始遭受到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入侵,其中以沙俄的入侵最为明显。为了生产,达斡尔族只能奋起反抗,因此开始出现了民族的英雄,于是歌颂民族英雄的歌曲就开始诞生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达斡尔族的人民在新中国的体制下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于是歌颂新中国和共产党以及民族幸福生活的歌曲开始涌现,形成了到如今都依然广为传唱的《春天来了》《达族永远跟党走》等歌曲[2]。

三、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一)种类多,划分清晰

达斡尔族的民歌在独有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在历史的发展前提背景下,达斡尔族的民歌开始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种类。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达斡尔族的民歌在种类的划分上逐渐清晰明朗。达斡尔族向来喜欢歌唱,因此民歌的种类很丰富,有像汉族一样的山歌,有小调类的山野歌曲,也有宗教歌曲,同时,还有咏颂历史和神话故事的叙事歌曲等。

1.宗教歌曲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一直以来都信奉的宗教,在宗教活动中,人们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对生活、爱情和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里面有夹杂着民族的信仰、伦理和习俗等。有的萨满歌手还会在祭祀活动中对萨满教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进行咏唱。“萨满”在达斡尔族的语言里,叫做“雅德根”,在祭祀活动中吟唱的歌曲就叫作雅德根伊若。雅德根伊若根据达斡尔族萨满教的传说也会有不同的种类划分,具体来说是根据所信奉的神灵来作为划分的一个界线。在过去,由于人们对大自然存在绝对的敬畏心态,因此认为会有一个神灵在操纵着大自然,如果人们对自然不够尊敬的时候,神灵就会进行惩罚。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人们就会更加重视宗教歌曲的唱颂,认为如果歌曲唱得不好,就会请不来神灵,继而遭受到惩罚,因而参与歌曲吟唱的人都会费尽心思地进行歌曲的编创。雅德根伊若中,以民歌居多,因此曲调也偏重于民歌的音调,在这基础上进行一些改编和处理,使其充满神秘的色彩[3]。在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化、生活习性逐渐汉化的过程中,现在会唱雅德根伊若的人已经很少了。加上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慢慢消失,开始重视科学的力量,从而使得萨满歌曲和萨满教一样成为了一种历史,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2.山野之歌

山野之歌在达斡尔族的语言当中,被称为“扎恩达勒”,是一种和汉族山歌比较相似的小调类民歌,有带歌词的也有没有歌词的。一般来说,有歌词的山野之歌比较抒情和豪放,歌词押运明显,朗朗上口,主要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没有歌词的山野之歌一般用虚词来进行演绎。由于没有歌词,这类歌曲相对会比较自由和随意,主要用来作为情感的宣泄,一般会在人们的劳作中来进行演唱,歌曲曲调嘹亮、高亢、气势恢宏。

3.叙事歌

叙事歌在达斡尔族的语言当中称为“乌钦”,和汉族说唱的叙事民歌比较相似。进行这类歌曲演唱的一般都是男性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人,演唱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人们空闲的时候。由于是叙事歌,因此对于劳动生产的背景比较依赖,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脱离具体生产实际而专门进行叙事歌演唱的艺人,因此叙事歌的原生态特点比较突出,在大众当中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从事这类演唱的艺人一般也是在群众中自然产生的,不需要经过专门的拜师学艺。

叙事歌的结构比较短小,语言较为简练,有自己的一个基本曲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其它的延伸。叙事歌的歌词是比较押韵的,句子之间的对称性比较明显,两句一韵、四句一段,语言朴素亲切。叙事歌的内容题材多为历史典故、寓言故事、风俗习惯和神话故事,比较有名的桥段是《三国演义》《俏皮的小马官》等。一般来说,叙事歌会分为序、正文和尾三个部分,在曲调上既有专曲专用,也有即兴创作,形式多样。

(二)题材内容丰富多彩

达斡尔族民歌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它是民族历史的一个真实写照,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发展变迁。在题材内容上,达斡尔族的民歌包含了人们生活的所有内容,例如生产生活、情感表达、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在题材内容上,描述爱情和妇女的民歌不在少数,在封建社会推翻之后,民歌的题材开始向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抗美援朝等内容倾斜,表达了达斡尔族人们想摆脱奴隶、封建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三)演唱风格复杂

风格是歌曲的重要特点,由音色、音调、情感等组成,是演唱者主观意识情感的一个体现。达斡尔族的民歌在长久时间和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传统的达斡尔族民歌装饰音较为丰富,叙事歌的演唱偏向于平和的曲调,山野之歌则是高亢洪亮、声腔刚健,齐齐哈尔的何德志就是这类歌曲演唱风格的代表性人物,他音域宽广、演唱的自由性强,既能够继承传统的演唱要求,又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了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

四、结语

达斡尔族的民族音乐能够流传至今和其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顽强的流传生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一个,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的民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内容,集中反映了达斡尔族的思想、习俗和文化,是一种生动性的文化记载形式,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和更新。达斡尔族民歌种类多,界线划分清晰,题材丰富,演唱形式多样,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1]秦婉丽.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0(20):7-8.

[2]张军.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分析[J].作家,2015(14):193-194.

[3]王一鸣.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分析[J].北方音乐,2015(12).

J607

A

鄂明晶(1978-),女,内蒙古人,呼伦贝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2015年呼伦贝尔学院高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达斡尔民歌引进高校课堂的必要性分析——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呼伦贝尔民歌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鄂铁柱: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闫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