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谷子(外一篇)

2017-01-24 12:57为色阿呷莫
中国西部 2017年7期
关键词:光脚谷子皱纹

文为色阿呷莫

晒谷子(外一篇)

文为色阿呷莫

十月的太阳,丰盈地照耀着田野,麦田和谷子地像是展开的片片金黄色画布,耀眼,且带着成熟的欢愉,清风拂过时,空气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饱满的稻谷沉甸甸地低着头,像一位披星戴月匆忙赶路的老人在离家不远处的草地上歇息片刻,伸手掸掉裤脚的尘土,又仔细地擦拭鞋尖的露珠,低头抬头间,流逝了许多匆匆的光阴;又如一群散学归来的孩童,低垂着头窃窃私语,讨论着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那道数学题,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眼睛仿佛丛林深处一汪清澈的泉。

金秋的稻田,没有了初春时寂静的等待,也没有炎夏张扬的苍翠,更不似寒冬里苍凉的孤寂。秋天的稻田是一支歌,是鸟儿筑巢最温暖的庇护,是历时春种夏长后对农人最美的回馈,是母亲在滴下汗水时唱的歌谣里盛开的幸福花,是从村里老人诉说的传奇里长出来的果实。如果你有幸在秋天的时节,到田埂上走一圈,那浓得化不开的稻香,足以灌醉你在尘世中的虚荣,让你忍不住索性躺在它的怀里,像个婴孩蜷缩在母亲温暖的子宫里,做一个前世今生的梦。

要将田里的稻子一捆捆割下来,运到家里,是一件很费体力的活,它需要很多双手在晴朗的日子,把那些连着根土的稻谷割下来,捆成小把,有序地放在一处,安然地运回家。然而,这样的辛苦,谁都不会怨言。

割稻子的时候,需要双手极度有力的默契配合。农人弯着腰,伸出左手紧紧地握住稻杆长出田面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右手握着齿轮弯弯的镰刀,一刀下去,精准的割下细密的稻杆,干净利落。伫立在田野里的稻根,在刀割分离处,渗出晶莹的眼泪,依依不舍,和果实正式的道个别。

被运回家的谷子,迫不及待地脱离稻杆,叽叽喳喳的挤在主人家的口袋里,看着火塘里的火苗蹿起,闻着炊烟里的腊肉渐熟,然后走上一粒谷子应该去的方向。

记忆里,当晨雾渐渐散去,阳光一寸寸铺开院子,妈妈举着长长的扫帚,把干净的院坝扫了又扫,待九点钟的太阳把地面晒得发烫时,她从粮仓里把装满谷子的麻布口袋背出来,解开系在封口的绳子,用倾倒的姿势放倒口袋,双手抓在口袋底部的两端,拉紧口袋,迅速的倒退着走数十步,鼓鼓的袋子瞬间扁下来,变得空荡荡。而谷子,却像列队的士兵,长长的排着队伍等待迎检。她娴熟地用木制的镐子,铺开那些“列队”,第一层铺开的时候会有点厚,第二层、第三层……直到将那些散落的谷子铺得薄薄的,粒与粒之间隔着合适的间隙。母亲才把镐子放在晒场边沿,转身回屋做饭。不多久,青瓦上便升腾起袅袅的炊烟。

午时,一家人吃过了饭,喂饱了牛羊,就会抱出母亲用旧衣服缝制的宽敞毯子,铺在院子一脚的梨树下,从书包里翻出课本和练习册,伏在毯子上写家庭作业。

有时候,遇到不会写的难题,便会找借口说等爸爸从地里回来教我,话还没说完,就像一只顽皮的猴子,顺着树干爬上梨树,勾着最大的梨子,摘下来咬在嘴里,又顺着树干滑下来,用刀子杂乱地切成很多块,装在搪瓷碗里和家人享用。妈妈总会似打非打地举起手朝我拍过来,当我准备好迎接她的“狂风暴雨”时,她的手掌落在我背上,却很轻很轻,只柔柔地说一句:读书写字要用心,不能三心二意。说完,起身去翻晒谷子。翻晒的时候,母亲喜欢用她那双光光的大脚,从晒场的一端,脚掌贴着地面,慢慢地的划出两道“小路”,滑到尽头,弯出一个鸡肠似的弧形,继续向前划。

我坐在梨树下,看见金黄的谷子摩擦着母亲的脚尖,乖顺地翻晒着。谷子不会嫌弃那双粗糙的光脚,光脚也不会随意践踏一粒谷子,它们默契地配合着,像一支交响乐团,各自安分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后来我才懂得,光脚和谷子那么和谐,是因为,它们的根,都在土里。

光脚,坚实地踩在泥土里,耕耘、播种,每一滴汗水都来得真真切切;而谷子,从无到有、从青到黄,都是那双光脚一次次的呵护和栽培的结果。它们,在风的引荐下,早已融为一体,难分难舍。

多少年过去了,母亲晒谷子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抹去。有时,甚至在梦里,我依旧清楚的记得,雪白的梨子那甜美的味道。记得在秋日的阳光里,母亲在晾晒谷子时,被风轻轻吹起的耳发。

她告诉我一个道理:要想收获,一定要努力付出。无论爱情,还是人生。

讲故事的皱纹——献给母亲

她的第一条皱纹,是在某一个寒冬的清晨悄悄爬上来的。白雪像是等待已久,迫不及待的在夜幕的笼罩下无声地飘扬着,她静坐在火塘边,愣愣地看着蹿红的火苗,她默默地祈祷,白雪啊,下得再厚一点吧,封了所有的道路,前来娶亲的人,再迟些时日来。

微弱的灯光下,所有的亲友都在狂欢,喝酒、唱歌、猜谜语,在热闹中她 沉默显得孤独,然而,这样的孤独也显得高贵,显得情意绵绵。老人说:每一个出嫁的姑娘,都要经历这样的夜晚,惆怅、彷徨和憧憬。惆怅,为着明天不再是阿妈的枕边话,为着明天不再是阿爸牧羊的小辫子,为着告别这熟悉的炊烟和火塘;彷徨,为那陌生男子的音容相貌,为那不知朝南朝北的夫家门,为那即将加入的姓氏家族;憧憬,只为隔山隔水的结缘,只为遵循娘家教诲的贤良淑德去相夫教子,只为生死为夫家人鬼的延续香火。当清晨的白雪照亮无眠的双眼,她终于启程一段全新的人生,匍匐在汉子的背上,盖头下的眼泪终于名正言顺,第一条皱纹,见证了她的貌美如花,散落在通往夫家的小路上。

第二条皱纹,是那咿咿呀呀的小雄鹰画上的,他在一个五月的黄昏,用一声嘹亮的啼哭,凿开了一个女人的秋天。曾青涩英俊的那个人,在众人的庆贺下喝醉了,醉眼中看见襁褓里的孩子,一样的眉目、一样的俊朗,显得更加迷醉。从此,族谱上多了一个名字,生命里也多了一份牵挂,她的心有了一个安稳的居所。多少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她为着他的一句咳嗽,无眠至晨。他让她的人生充满了意义,让她行走在了一个女人应该奔赴的前方。他的呀呀学语,他的蹒跚学步,都以无声的方式为她镌刻皱纹。

小雄鹰在成长的路上,一步步的前行,她的身躯却在一寸寸的弯曲。她把日子锻造成了光亮,在孩子每一次迷路的时候,指引他找到回家的路。轻盈的脚步,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灯红酒绿,蹒跚的步履,日日出现在村口的老树下,一双眼望穿了漫长的岁月,岁月回馈她,深深的皱纹。当那爽朗的笑声响起时,不管多远,她都能听见,小雄鹰的每一点成功,都有她的目光相伴。

这条皱纹,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成就,每一次轻抚,都能让她倍感慰藉。

还有一条皱纹,是那寡言的当家人,用岁月一步一步踏出来的。他见证着,这朵芳香的索玛花,在日复一日的袅袅炊烟中,变成了命里的妇人,变成每一天存在的呼吸。自从她盖着殷红的盖头跨进这道门,便是一世的承诺,贫穷、富裕、生老病死,不离不弃。虽然他总是少言,但是他的在乎却年年岁岁地温热着,温热,是早秋山林里第一颗成熟的野果,总是无误地出现在她的掌心里;是集市上最好看的那把木梳,在每一个清晨里,梳尽生活的琐碎纷扰,安心操持一个温暖的小家。他已不记得,那是多久以前,在赶集的集市上,第一眼看见红裙飘动的笑靥,他的心,就被掏空了,呆呆的望着她走失在路的尽头。

一支山歌,唱了一生,也不觉得老旧;一个名字,喊了一辈子,一次比一次亲。皱纹在岁月里衍生皱纹,光阴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浪,当她终于成为了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婆,在脸上再也找不到一寸平滑的肌肤,她所拥有的幸福,也像岁月那么多、像光阴那么长。慈祥的笑容里,每一条皱纹都有一个故事,你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听她娓娓道来。而当你做好了准备听她细细讲解故事的时候,恍然发现,属于一个女人的第一条皱纹,遥遥,已向自己走来。

别问我,她是谁。只要你抬头看见,大地上,每一个坚韧的女子。那便是她!(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猜你喜欢
光脚谷子皱纹
母亲脸上的皱纹
打谷子
皱纹
光脚的日子
晒谷子(外一首)
鞋子的故事
做鞋的常光脚
常擦面皱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