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7-01-27 12:00王忠福1冯艳红2
消费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业化师资队伍大学生

王忠福1. 冯艳红2.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王忠福1. 冯艳红2.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创新创业能力是管理类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总结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创新创业意识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并从积极完善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积极营造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管理类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路径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越为迫切,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此类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这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都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包括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举措。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仍然不高,且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这一方面折射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彰显了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实践、创业成功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管理类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分析。

二、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创新创业意识不足。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理解不全面,仅片面理解为技能培训等,即使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其目的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主要源于对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没有真正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层面,这也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明显不足。

(二)未能形成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同样也离不开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然而,现实却是,不少高校教师多是研究生一毕业就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的,本身没有创业经验,因此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尽管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由其他专任教师承担,但仍无法改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的现状,即便有少数课程可以进行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到能力实现的具体路径的缺乏,因此这也导致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将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很不完善,部分高校仅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入门知识。这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尽管贯穿了一定的创新创业内容,但是各课程内容衔接不足,这导致学生缺乏目的性和主体性,很难理解相关创新创业知识,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四)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最终要落实对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但现实情况却是,已有的对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考核手段落后,实践环节薄弱,最终导致管理类大学生无论是创新的积极性还是创新的潜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实践应用能力差。

三、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首先,积极完善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完善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转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利用各种途径平台鼓励管理学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

其次,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的关键。一方面可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的走出去,可以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高校访学抑或深造、参加相关培训、学术会议、研讨、竞赛,甚至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另一方面也可以请企业家、投资人等走进来为管理类大学生讲授创新创业的相关经历、实战技能,最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再次,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各高校要紧随市场需求变化,对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化要求,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视角重新设置管理类大学生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最后,积极营造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氛围。结合管理学科专业优势,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积极营造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氛围。积极创办并鼓励管理类大学生勇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做到敢创业、能创业、去创业。鼓励管理类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申报、研究过程中来,以增加创新创业能力。鼓励管理类大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积极营造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氛围,全面激发其敢创业、能创业、去创业。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经济形势的新常态化,管理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较其他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管理类大学生更应该通过提升完善相关培养路径不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业就业。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申鹏.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5(3),41-46.

本文系四川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1431)“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引进项目(2013RC16)“四川省科技创新系统效率及其优化研究”、人才引进项目(2014RC22)“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化师资队伍大学生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大学生之歌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