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2017-01-27 12:00哈进菊青海省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消费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整地水土保持树种

哈进菊 青海省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哈进菊 青海省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植物措施对保持水土有着特别显著的作用。它不但能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止土壤侵蚀、巩固水土保持工程,还可以调节气候、防止空气污染、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生活创造很好的条件。

植物措施 水土保持 流域治理 应用

一、植物措施的特点

植物措施周期性比较长,在制定治理规划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不能只顾当前而忽视长远建设,不能只重视工程措施而忽视植物措施,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植物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植树,二是种草。以植树造林为主。为了促进生态平衡,要根据各地水土流失区的自然特点和地势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搞好科学造林。

二、造林树种的选择

造林树种的选择适当与否是整个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如果选择树种不当,不但造林不易成活,浪费人力财力,即使能够成活,也生长不良,难以成林,也起不到水土保持的作用。所以必须本着“生物、经济兼顾”的原则,即能满足当地生产发展的需要,又能符合树木要求的生长条件,做到适地适树,保证成活率。(一)针叶树种的习性和特点:

(1)青海云杉。为常绿针叶乔木,塔形,高达23~25 m,胸径30~60 cm,树干挺直,枝条平展,树皮灰褐色,常有薄片剥落。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长缓慢,适应性强,可耐-30 ℃低温。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生长较迅速。

(2)侧柏。也叫扁柏、柏树,是长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它的寿命很长,有的地方保存有千年古柏。生长较慢,不太喜光,不耐寒冷,但很耐干旱和瘠薄,耐碱性,喜欢生长在温暖避光的地方,高寒和阴坡迎风的地方不能生长。侧柏的根系比较发达,枝叶比较茂密,落地不易腐烂,拦雨改良土壤作用小,材质坚实,具有香味,可做建材;叶、果、根皮可供药用。

(3)落叶松。生长迅速,喜光、喜湿润凉爽气候,不耐干旱。落叶松每年凋落的针叶铺满林地,能有效地控制地面径流。基根可塑性大,干旱地区根深,湿润地区根浅,侧根比较发达。排水作用好,落叶松树干挺直,材质坚韧,耐腐烂,是较好的建筑材料。

(二)阔叶树种的习性和特点

(1)刺槐,也叫洋槐,是豆科乔木。刺槐生长很快。喜日光,适应性很强。无论土壤性质如何都能生长,在排水条件良好、深厚肥土层生长根好。

(2)山杏。落叶小乔木。强阳性树种。非常喜光,也耐寒抗旱,在肥沃湿润的地方长得好;很适宜在丘陵地区25°阳坡的黄土坡上。山杏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杏仁经济价值较高。

(3)沙枣。是落叶小乔木。喜光,耐寒,耐干燥瘠薄。在深土层湿润的山地生长快。但以沙性土壤为最好。因此在砂质山顶、阳坡和丘陵地区的黄土坡上都种植。它的枝叶密集,承接降雨和保护地面作用强,枯枝吸收水能力较好,根系较发达。材质硬而软脆,耐水浸,可做车、家具用材,果可食,花是蜜源,枝条是好的烧材。

(4)沙棘。又名醋柳、酸棘、黑刺。沙棘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旱、耐水湿、耐盐碱、喜光、耐寒不怕风,什么地方都能生长。但在粘性过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沙棘的枝上多刺,有保护自身作用。它的枝叶稠密,而且放叶早,收叶晚。承接降雨和保护地面的作用强。它的根系发达,扎根较深,侧根萌发力强,能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是最好的护土灌木。沙棘结果丰富,果实可食或造酒、制醋、饮料等,花是蜜源,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除以上树种外,尚有紫穗槐、沙打旺、榆、山柏、锦鸡儿等都有其特点,可广泛选用。

三、造林时搭配树种的意义和原则

水土保持林一般应是由多个树种组成,形成结构比较紧密的林分群体的混交林,尤其以复层林为最好。纯林和混交林各有缺点。纯林结构单一,营造和管理都较容易,单位面积主要树种产量高。目前以营造纯林为多。主要缺点就是环境条件没能充分利用,易遭病虫害。混交林则充分利用林地条件,有效地改善外界环境,分布比较合理,同时可减轻病虫害,使虫害丧失生存的适宜条件。但混交林的优越性必须在树种合理搭配前提下才能变成现实,否则,收益不大,反而会有不良的后果。

四、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抚育和管理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栽植点和播种点(穴)的数量。在选林前要求确定适当的适林密度,使林木有较快的增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林密度是初植密度,水土保持林密度要比用材林大些,一般乔木为1.0m×1.5m或1.0 m×2.0m;灌木为0.5 m×1.0m或1.0 m×1.0m。

植树是一般的生产知识,每个基层工作者都有所了解。但是采用何种造林方法、选择什么季节,对造林成活率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选择造林方法时,首先要了解树种的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在整地的前提下,选择科学的栽植方法,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造林整地是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使之适合林木生长的需要。整地方法分全面整地、局部整地。就其形状而言又分带状整地、水平阶整地、水平沟整地、鱼鳞坑整地、穴状整地、块状整地等。总之,整地是造林的先决条件,只有整好了才能有较高的成活率。

抚育管理是造林中一项重要工作。实践已证明,只造林,不抚育、不管护,苗木难以成活,很难达到营造的目的,甚至会前功尽弃,浪费人力财力。抚育管理分两个方面:

(1)松土除草。松土是松表面土,以减少土壤水分无益蒸发,改善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除草的目的减少杂草对水、肥、气、热、光的消耗,避免杂草对幼树的危害。

(2)林木抚育。林木抚育是改善幼木的生活和生长条件。主要有间苗、平茬、除蘖、修枝、林农间作等内容。

五、结论

随着全县生产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植物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以及成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探索,以便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哈进菊(1984-),女,土族,青海省大通县人,工程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猜你喜欢
整地水土保持树种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水土保持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水土保持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