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站点的地下空间功能及其商业开发

2017-01-27 12:00刘晓红天津地铁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换乘客流车站

刘晓红 天津地铁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浅谈地铁站点的地下空间功能及其商业开发

刘晓红 天津地铁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地铁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而受到了社会群众的青睐,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缓解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完善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地铁站 综合开发 地下空间

一、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分析

围绕地铁车站的周边,开发利用了大量的地下空间,其功能、形态、开发动因及其特征分析如下。

(一)交通功能为主的开发

此类功能的地下空间主要有四种形态。

1.地下过街通道。天津地铁1、2、3号线以及目前在建的5、6号线的大部分运营线路都是在地下通过,大部分车站出入口布置于道路两侧人行道或建筑物内,本身兼有地下过街通道功能。部分位于道路一侧或交叉路口的车站,日均数万人的客流给地面原本拥挤的交通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疏解进出地铁车站的大量客流,方便地铁与地面公交的换乘,一般是根据出入口的相对位置、进出站客流流向及组织、车站形式来开发过街通道空间规模。

2.连接通道

地铁车站与附近建筑的地下空间,比如商业街、超市、地下停车场在建设的时间上有先后,在空间上也存在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修建两者之间的连接通道,使地铁车站与附近的地下建筑空间联成一体,这样既可以大大疏解地铁站域地面交通的压力,又可以使得乘客由附近建筑物内直接进入地铁车站,同时又为与地铁车站连通的地下商业建筑增加了客流。但是由于附近地下建筑与地铁车站规划上缺少整体考虑和协调,加上又受地下市政管线的制约,许多通道的走向和高差往往非常别扭,施工又与车站不同步,单位造价非常大,所以制约了连接通道空间开发规模。

3.换乘通道。不同轨道交通线的相邻车站之间由于线路走向、站位、地下构筑物以及地面建筑等因素的限制,常常无法实现直接在站厅层平面或垂直换乘。为了缓解因客流集中而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修建换乘通道。

4.地下车库。在交通枢纽站区,伴随着大量的人流必然有大量的公交、出租和社会车辆过往和停留。通过建造与地铁车站相连的地下车库,把出租、社会车辆引入地下,改善地面交通和环境,也方便了地铁、出租车和驾车族的换乘。地下车库空间开发规模一般较大。地下一层为出租车上下客集散,地下二层为社会车辆停放,有连接通道与地铁新客站车站相连。

(二)交通和商业功能并重的开发

此类功能的地下空间主要有两种形态。

1.地下商业街。当地铁车站连接通道长度超过50米时,地下狭长通道单纯的交通功能给人带来单调乏味的感觉。在满足交通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增加通道的宽度,在通道两旁设置商业设施,是常见的开发措施。商业功能的引入为原先沉闷乏味的地下通道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也进一步带动了站域地下空间的开发。地下商业街宽度一般在15米以上,长度可达数百米,两边设商店,中间为步行道。商业街为出入地铁车站的乘客提供了商品浏览和购物方便,巨大的客流量也为将地下商业街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2.地铁车站商场。大型地铁车站两侧或上部具备可开发的地下空间时,结合地铁车站同时开发建设的地铁车站商场是站域地下空间开发的一种很成功的模式。这种商场兼具交通和商业的功能,客流经商场可便捷快速出入车站,地铁客流的通过和停留又增加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商业回报。地铁车站商场通常与地铁站厅层连为一体,可以看作是非付费区的延伸,通过面状的地下空间连接起车站各出入节点,同时具有商场、过街道和连接通道等多重功效。

(三)商业功能为主的开发

市中心地铁车站有许多位于城市商业、文化中心。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些中心地带建有大面积的绿化和广场。由于这些地段的土地商业价值高,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绿地、广场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地下商场,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个热点。这类地下商场通常位于地铁车站的附近,开发面积较大,特别注重与车站的连接,以引入地铁的客流。

二、天津地铁站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利用展望

地铁并不是纯粹的供乘客出入的交通站,而应该根据其地上和地下空间来综合考虑考虑,是一种满足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各种需要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

首先,我市地铁的人流高峰基本出现在上下班时间,说明乘客中有很大比例的人都是上班族,他们一般行色匆匆,因此,让他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能够顺便完成日常的生活事物是最理想的。有洗衣店的营业员反映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一般是在一天中的早晨上班时间,这也正反映了上班族乘客的这种心理。地铁站应包含金融、商业、邮电、咨询和交通等各种功能,让乘客在地铁站或站的附近就能完成各种(例如购物、娱乐、业务)出行目的,这样也能大大减少交通量。

其次,地铁站的地下空间除了商业功能之外,还应该兼有行人通道的功能,即人车立体分流,把地面的一部分行人分流到地下,我市每年因交通拥挤损失的产值达百亿元,人车立体分流不仅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还能间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后,“停车难”是我市目前城市交通的突出问题之一,可以考虑修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合理,接近服务对象,特别是结合地铁站修建地下停车场便于换乘地铁到达城市中心,有助于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地铁的利用率,又减轻了汽车造成的公害,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三、结束语

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具有充分发挥“地下经济”的优势、实现地铁和地下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组织缓解地面地下的交通压力等重要意义,使地铁车站功能更加完善,但是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工作人员必须对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力度,及时解决问题,为城市建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姜帆.城市轨道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4):108-110

[2]建筑向心研究——向心空间模式的建立.台北.1989

猜你喜欢
换乘客流车站
客流增多
车站一角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