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7-01-27 06:13□文│王
中国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出版业数字内容

□文│王 志

数字出版业是当前出版业发展最迅速的板块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出版业正经历着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形成了以数字出版为创新引领的新兴业态。数字出版产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业态和推进标准制定,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国内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数字出版相关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品层出不穷、不断涌现,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也在悄然改变,数字阅读市场不断扩大,数字出版产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1.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国内数字出版业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数字出版机构总量不断扩大,数字阅读设备种类不断增多,数字出版物数量快速增长,数字出版产值不断创新高,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数字出版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国内数字出版产业范围不断扩展,电子书、数字报纸、互联网期刊、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在线音乐、在线教育、移动出版、互联网广告、社交媒体等领域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 4403.85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占新闻出版产业总收入的20.5%,比2014年增长了30%,与2006年的213亿相比增长了20.67倍。全国共设立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14家,总营收超过1500亿元。其中,上海张江、江苏、广东的数字出版基地营收均超过200亿元。2016年,全国成年人的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连续8年增长,国民对数字阅读的需求日趋旺盛。

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初显成效。随着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原有出版业格局被打破,传统出版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出版持续关注的话题。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融合发展的路径和要求。自2013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评选公布了两批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在内容、技术、产品以及运营模式方面发挥模范表率作用;2015年,国家开展了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专业化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传统出版单位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优化布局、提升服务,在特色资源数据库、专业在线教育、数字工具书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支撑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子书13项内容标准、《中小学数字教材加工规范》《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DCI)》《版权权利描述元数据》等一批标准正式发布,数字版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为维护数字出版产业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网络原创文学和IP转化引爆热点。近年来,网络原创文学领域发展迅速,成为数字出版业的一大亮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年度综合报告》统计,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70亿元,用户规模达3.5亿人。网络文学有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是数字阅读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众多互联网企业布局网络文学领域,腾讯兼并盛大文学,组建阅文集团;掌阅科技发起成立掌阅文学集团,布局出版、影视、游戏等领域;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中文在线也积极在网络文学市场开疆拓土。近年来针对网络文学作品的IP开发热度持续增高。大量资本流向IP领域,IP价格普遍上涨了几倍甚至数十倍,优质IP价格可以达到几千万(元)。据统计,2015 年国内有355 部网络剧上线,播放量最高的10部网络剧中,有7部来自于IP改编。

2.国外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依托传统出版优势发展数字出版业务。国外的出版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一般大型出版集团历史久远、规模较大、积累深厚,在一些专业出版领域具备明显优势或占有垄断地位。传统大型出版企业利用内容资源优势,以传统出版业务为基础,由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稳步转型。通过数字技术转换,形成较为成熟的付费墙模式,顺利实现了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升级,进而建立专业内容数据库,基本满足数字网络媒体的海量需求。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并未走下坡路,依然在出版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数字出版商积极向信息服务商转化。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发专业领域的应用服务,实现向服务商的转型。以施普林格出版社为例,其利用学术期刊的专业内容优势,建立Springer link数字出版平台,推出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电子参考工具书,为专业研究机构和读者服务;励讯集团借助HTTC全流程数据平台,提供科研论文全文数据、民航业数据库,为专业用户提供服务;培生集团与高校合作,专注于在线教育领域的开发。由此可见,国外大型出版企业依托专业内容优势,不再局限于原有出版形式,而积极向信息服务商转型,数字出版边界持续向外扩展。

市场决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相对成熟,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大型出版集团的行业话语权和市场控制力不容忽视。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版权保护意识较强,数字版权保护法规相对完善,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也为数字出版业务获取海量内容资源提供可行基础,让权利人放心将作品交给数字出版企业。同时,国外出版市场资本流动不受限制,出版行业频繁进行兼并、重组,进而实现内容和渠道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这无疑推动了数字出版业向规模化、节约化方向发展。

二、国内外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全球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比重不断攀升,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融合发展取得实效,给我们发展数字出版业带来如下几点启示。

1.数字出版业是出版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005~2010年的五年间,欧美部分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收益在其总收益中所占比例迅猛上升,同比增速占到整个出版业务的70%以上,包括了著名的汤姆森出版集团、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培生教育集团的数字出版相关业务增长量都达到了75%以上,数字出版业务的创新也带动了整个出版业的创新,其商业回报也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由此看来,虽然国内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阵痛,但是,数字出版业务代表了未来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增长点。

2.内容资源是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和数字出版业务的技术门槛也不断降低。相反,随着版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内容资源成为网络信息服务和数字出版业的重要资源,特别是优质内容资源相对稀缺。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业务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其拥有的丰富内容资源。对于我国新兴数字出版企业来说,内容资源仍是短板。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版权大多数并不在出版机构手中。因此,应该重视内容资源积累这项基础工作。虽然在出版行业中产品形式、传播媒介发生了改变,但内容资源在出版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是起基础主导作用。

三、“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等规划相继发布,今后一段时间将引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数字出版产业带来发展良机。

1.出版物市场“纸电并存”,数字出版业的地位更加突出

国内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中,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移动出版占据绝对优势,真正与出版业相关的电子图书、数字报刊所占比例不足2%,说明目前数字出版偏重娱乐休闲产品,对纸质出版有替代作用的产品仍然偏弱。而现有电子图书、数字报刊有相当比例是通过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而来,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数字出版物还不能完全替代纸质出版物,“纸电并存”的态势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十三五”规划提出,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加快发展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新兴产业,这意味着数字出版在整个新闻出版业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网络游戏、数字报纸发展速度放缓,网络文学、在线教育、在线音乐发展潜力巨大,专业出版数字转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和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受到政府重视和扶持。可以预见,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将保持快速增长,未来5年将是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黄金期。

2.优质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内容建设任重道远

数字出版虽然是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但是与传统出版一样,肩负着传播信息与知识的任务。海量内容是数字出版的前提,优质内容是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从国内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最早阶段许多机构“重终端、重技术、轻内容”。例如汉王阅读器就是以卖终端为主,内容建设滞后,最终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Kindle阅读器依托亚马逊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庞大的数据库,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阅读器市场。网络原创文学是目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比较清晰的业态,靠内容收费获得丰厚利润。而持续火热的IP领域,更让人们认识到优质内容资源的重要性,腾讯、阿里、爱奇艺等巨头纷纷斥巨资布局IP领域。而专业出版领域则在国家倡导下开展知识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传统出版内容优势,开辟专业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新闻出版行业“十三五”规划来看,内容资源建设是数字出版的重中之重。

3.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大数据内容成为新潮流

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和数字阅读迅速向移动终端转移。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手机成为上网的第一大终端,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趋势。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发展也在突飞猛进,把大数据分析应用到用户兴趣爱好、阅读习惯、支付习惯等方面统计分析,在海量内容中按照用户需求精准化筛选、组合、推送内容,成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新趋势。“今日头条”自2012年创建以来,截至2015年年底,累计用户达3.5亿,市场估值超过5亿美元。而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上线后,到2015年,数量突破1000万,每日新增用户1.5万,关注用户数量已过4亿。互联网信息服务从提供海量信息的2.0版向提供精准内容的3.0版转换,有限、精准的内容呈现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潮流。

4.数字出版与关联行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日趋模糊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公司、大型网络社交平台、通讯运营商借助资本的力量,深度参与文化产业,在数字出版领域开展并购重组,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在线教育、社交媒体平台等领域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数字出版企业也将触角向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在线教育、文化投资基金等方向延伸,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在“十三五”期间,数字出版产业将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产业边界更加模糊。

四、总结

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使得数字出版的理念和实践逐渐深入人心。虽然数字出版业务短期无法取代传统出版业务,但是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和极具竞争力的前景是不争的事实。“十三五”规划加大了对数字出版业的支持力度,数字出版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出版行业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的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数字出版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业数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主要内容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成双成对
南宋出版业考述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