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全』:儿时逛庙会的记忆

2017-01-27 11:25范垂省
侨园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天齐麻面秃头

文 范垂省

『十不全』:儿时逛庙会的记忆

文 范垂省

我是沈阳生人,在上小学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到四月初一,奶奶就会领着我去大东区小东路逛天齐庙会,已过去80年之久,庙会的盛况依稀可见。天齐庙是一座道教庙宇,供奉掌管人间富贵贫贱、生老病死的神仙东岳大帝,又名天齐神,故称“天齐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乾隆、道光、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天齐庙占地13830平方米,山门高大,殿宇辉煌,山门内有钟、鼓二楼,大雄宝殿两侧有阎罗殿,后面有地藏王殿,东侧有地刹即十八层地狱。殿内除供奉天齐神外,还有天齐娘娘、菩萨、四大天王等。东廊房有月下老人,是未婚男女叩拜之处,正殿东侧供奉子孙娘娘是求子处。1952年部分被拆除,1984年全部拆除。

庙会给我记忆最深的,当数庙门前的那位“十不全”,目有一眇,耳有一聩,手有一残,腿有一拐,嘴偏,牙缺,秃头,麻面,鸡胸,驼背。残疾人叩拜他,老年人叩拜他,小孩子也叩拜他,还在他身上挂上油条、油炸糕,更有甚者把咸菜疙瘩挂在他的脖子上,据说可以治疗哮喘,或把膏药贴在他身上可以治疗风湿。因为他非常慈善,满脸笑容,叩拜者想通过这种办法向他施贿,把身上的各种病症转移给“十不全”。

其实“十不全”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 名叫施 世伦 (1659年-1722年),是施琅的次子,字文贤,号浔江,出生在福建晋江县衙口乡,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据说他生得貌丑,但胸中有志,习武不成,就一心攻读诗书并学有所成。正遇大比之年,施世伦要进京赶考,其父明知儿子学富五车,但怕儿子貌丑难登大雅之堂,便不让他去。有一天康熙帝突然问施琅:“施爱卿,听说你家次子是泉州的大才子,今科可来应试?”施琅忙奏到:“犬子粗读诗书,其貌丑陋,恐惊圣驾,故未前来。”皇帝笑道:“貌丑何妨?又不是以貌取人,把他宣进宫来,朕要躬亲面试,以才取士。”施世伦奉旨进京,当他上了金殿,众大臣窃窃私语,就连康熙也大为吃惊,虽然心情不悦,但仍进行面试问:“你能作诗吗?”施世伦听出皇帝对自己的轻视,便泰然地回答:“请圣上赐题。”康熙听了此话,随意说道:“就以你的自身形象为题吧。”施世伦应声道:“小人遵旨。”没等满朝文武官员回过神来,他就吟出了一首诗:

秃头赛明月,麻面似星辰。

罗锅朝见主,腆胸满经纶。

只眼辨邪正,口歪问事真。

一手写篆字,单腿跳龙门。

康熙听后大赞,就赐其名为“不全”,故施世伦又有施不全之名,又称“十不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年仅25岁的“十不全”,初授泰州知州,后历扬州、江宁、苏州三府知府、江南淮徐道副使、安徽布政使、太仆寺正卿、顺天府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他为官清白,勤政爱民,刚正不阿,深得民爱,声名远扬。康熙三十五年(1722年)五月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市)任上,年仅63岁。康熙准其随父归葬故里,其陵园在惠安县黄塘镇许田村顶庭山上。

施世伦在世时著有《南堂集》和《倚红词》多卷。人们之所以怀念“十不全”,是因为他给老百姓带来利益和幸福。

康熙之后,他的塑像就出现在庙门之间,至今人们依旧对他充满感恩和崇敬。

猜你喜欢
天齐麻面秃头
大学秃头专业劝退表
胡锐惕
秃头的罗曼史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莫让“说”“秃头”
客运专线桥梁道床板烂根、麻面等质量通病的预防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改进劲性混凝土梁施工工艺的体会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