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古代医家学养生之陶弘景篇(二)

2017-01-27 11:25赵鸿君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侨园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陶弘景吐气房事

文 赵鸿君(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辽宁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跟古代医家学养生之陶弘景篇(二)

文 赵鸿君(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辽宁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这是被后人称为“六字吐气法”的服气方法,深受后人重视。“六字吐气法”巧妙利用吹、呼、嘘、呵、唏、呬六字发音的不同口型,牵动不同脏腑经络,每个吐气法对应相关的脏腑,按照不同的呼吸方法操作,可以起到辅助治疗脏腑疾患的作用,从而气血畅通,祛病强身。

【养生之道】

方法三:服气疗病法

服气,也称食气、行气、练气,陶弘景将《服气疗病》作为篇名,目的是要说明服气可以疗病,进而延年益寿。他引用《服气经》的话说:“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服气疗病》提到的服气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常以鼻纳气,含而漱满,舌料唇齿,咽之,一日一夜得千咽甚佳。”这是一种吐纳与咽津相结合的服气法。服气时,宜少食,以防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不行,气不行则生病。”

2.“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则澄和真神,不须针药灸刺。”“平旦”是寅时,指的是早晨3点至5点。“日中”是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这是一种吐纳与咽津、按摩、导引相结合的服气疗病方法。

3.“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行气来解除百病,意念在病痛之处,头痛在头部,脚痛在脚部,并帅领气前去攻击它,在一个时辰之内,病痛便消除了。这是以意领气,以气攻病的服气疗病法。

4.“以生气时正偃卧,瞑目握固 (握固者,如婴儿之卷手,以四指押拇指也),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华盖明(华盖,眉也),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这是闭气数息法,要求行气时间在夜半至日中时段进行。古人认为夜半至日中的气是生气,日中至夜半的气是死气。

5.“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

“凡病之来,不离于五脏……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呼、吹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以上十二种调气法,依常以鼻引气,口中吐气,当令气声逐字吹、呼、嘘、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须恭敬用心为之,无有不差,此即愈病长生要术也。”

方法四:导引按摩法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又别立《导引按摩》。《导引按摩》记载了许多道教的导引按摩法,如啄齿、吞津、握固、摩腹、梳发、熨眼、干浴、体操、五禽戏等,这些方法能调利筋骨,流通营卫,宣导气血,扶正祛邪,故可消未起之患,灭未病之疾。

啄齿吞津:即叩齿吞津液。唾液又称琼浆、玉液、甘露、金律。中医学认为,唾液属“阴津”,并有“存得一分阴津,则存得一分生命”之说。道家也有“吞津养生”之法。

《导引按摩》引用《导引经》说:“清旦未起,啄齿二七,闭目握固,漱满唾,三咽气。寻闭而不息,自极,极乃徐徐出气,满三止。便起。”也就是说,清晨未起床前,先叩齿十四下,闭目握固,以舌漱口,使津液满口,吞三口气。随后闭气不呼吸,自然达到极限,方慢慢吐气,如此作满三次才停止。于是起床。

《导引按摩》引用《养生内解》说:“常每旦啄齿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弥佳,令人齿坚不痛。次则以舌漱漏满口中津液,咽之,三过止。”也就是说每天早晨叩齿三十六次,能叩至三百次更好,使人牙齿坚固不痛。接着用舌搅动唇齿潄口,使津液满口时咽下,如此作三遍。又“含枣核咽之,令人爱气生津液,此大要也。” 常含枣核于口,使生津液吞咽,会帮助人保养元气,产生津液,这是养生之大要。

干浴按摩:《导引按摩》引用《养生内解》说:“摩手令热,雷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除。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名曰干浴,辟风邪。”意思是说摩擦两手生热后,用以按摩身体,从上至下,叫做干浴,行此法,可使人战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除。夜晚将睡时,常以两手摩擦身体,叫做干浴,可以辟风邪。他还说:清晨,用两手掌相互摩擦,使之发热,用热掌熨烫眼睛,如此连作三遍;接着,又以手指头轻轻抓挠眼眶四周,可使人视力更加敏锐。

方法五:房中养生法

《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是古代房事养生的重要文献,文章从损与益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房事生活与养生健体的关系。

首先,陶弘景认为男女两性性生活符合天地阴阳和合之道,故不可强行禁欲、绝欲。他引用彭祖的话说:“凡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因此,强行禁欲不仅违背自然之理,有悖人性,而且从医学和养生学角度来说,会造成漏精尿浊,重者与鬼魅假像相交。

其次,陶弘景指出男女和合又不可放纵无度,要“节宣其道”,做到节欲保精以养生。他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道教养生家在房事养生方面的一个最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节欲保精。他引用天老的话说:“凡养生,要在于爱精。若能一月再施精,一岁二十四气施精,皆得寿百二十岁。”房事生活要有利于养生健体,贵在有“节”,无节制的纵欲只能耗费人体内的元精(肾精),伤人元气,伐人天命。因为人之元精是生命三大要素之一,“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忍,不可不慎”。所以陶弘景从宝精养生的角度主张房事生活要有节制,这种节欲养生的思想符合现代医学理论。

第三,陶弘景明确提出房事养生的禁忌和方法。陶弘景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健康的性生活,不仅为人类所必须,而且只要处理得当,还能有利于男女双方的身心健康。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性卫生和性心理,不懂得房中宜忌,图一时之快,鲁莽行事,往往会造成人为损伤。陶弘景在《御女损益》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房中宜禁和方法。例如指出:“交接尤禁醉饱,大忌,损人百倍。”“欲小便忍之以交接,令人得淋病或小便难,茎中痛。“大恚怒后交接,令人发痈疽。”书中还指出房事生活要避开大寒、大热、大风等气候异常变化之日(天忌),不要在人的情绪沮丧、低落、恐惧之时进行(人忌),要选择环境优雅的场所(地忌),并讲求一定的房中技巧。这些房事养生思想与现代性医学、性卫生学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 侨园

猜你喜欢
陶弘景吐气房事
陶渊明还是陶通明
房事禁忌,你知道多少
林小丫 助力果农“杨梅”吐气
陶弘景菜园求学
山中宰相陶弘景
女性房事之前上厕所更容易尿道感染吗?
山中宰相
没事多练壮腰功
让宝宝“羊”眉吐气的12种营养素
2015“羊”眉吐气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