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部舞蹈作品看黎族舞蹈的发展历程

2017-01-28 14:56王晔菁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571158
大众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动律红云黎族

王晔菁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71158)

从三部舞蹈作品看黎族舞蹈的发展历程

王晔菁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71158)

黎族舞蹈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中国各少数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本文以凸显海南黎族文化的三部舞蹈作品《五朵红云》、《达达瑟》、《黎族故事》为例,从舞蹈体态、动律、队形等技术要素对三部舞蹈作品进行回顾与分析,发现黎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

黎族舞蹈;发展历程;《五朵红云》;《达达瑟》;《黎族故事》

一、探索期的先行之作——《五朵红云》

《五朵红云》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抗战题材的舞剧。《五朵红云》在素材运用、形象塑造、动作塑造等方面初步树立了现当代黎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和技术要领。该剧一是直接将黎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如跳鬼舞、打柴舞、钱铃双刀舞、鼻萧舞等;二是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提炼舞蹈语汇,并进行艺术化“加工”。例如:在第一幕“归来”中表现黎族女人纺织的劳动场景时,以坐着织锦的姿态为静态造型,以站立织绣的姿态为动态流动造型,加上胯部的左右微摆及脚下移动的步伐,体现黎族女性最原始的织锦方式,并凸显黎族妇女质朴的气质和生动的形象。舞蹈中女演员四肢动作整体幅度较小,动作节奏较为平均,动作起伏变化不大。队形变化上也相对单一。可以看出这些黎族舞蹈动作非常的接近生活劳作的动作原形,能看出已初步形成黎族舞蹈的雏形,但未形成一定的黎族体态动律和风格特征,在当时仍处在初步探索黎族舞蹈形态的阶段。因此,舞蹈《五朵红云》的创作处于发展探索时期的经典之作。

二、成熟期的集大成之作——《达达瑟》

《五朵红云》的出现使舞蹈艺术家们意识到黎族舞蹈的巨大潜力。国家一级舞蹈编导蒙麓光历经十年积淀后推出大型歌舞诗《达达瑟》。该剧以歌、舞、诗的形式描绘了一副海南黎族的历史宏图。之所以称《达达瑟》为现当代黎族舞蹈创作成熟期的集大成之作,一是源于其广泛且深刻吸收了前人、前作的优秀经验,二是因为该作品标志着现当代黎族舞蹈风格的全面确立,并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包含舞蹈体态、动律、队形、音乐、服饰、舞美等各个方面,从舞蹈体态上则看出三道弯体态更加丰富。从舞蹈动律上则形成了前后低头、左右摇头动律;躯干“S”平摆、含仰动律;下肢衡摆、顺摆动律;屈伸、颤动律等,较《五朵红云》来说《达达瑟》已形成完善与成熟的风格、体态、动律特征。舞蹈动作更加专业,舞蹈队形、层次更加丰富,舞蹈创编技术尤为成熟。如在上篇《山兰女》群舞中,“种山兰”是黎族历代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女舞者双手紧握山兰,上身大幅度前倾呈90度,双脚大步向前迈进的同时上身形成前倾后靠的姿态,每一个动作无不体现出头、手、脚及躯干的动律特征,并运用现代的舞蹈语汇夸张化的再现了当时播种、踩田的劳动场景。在下篇《织彩锦》群舞中,舞蹈演员在表现织锦时手臂向前,手腕向上翘,体现出手臂的“三道弯”体态,一上一下的下弧线运动中形成的手腕下弧线动律,手腕最终停留在弧线上翘的位置,变形成了特有的手动律。同时还突出了身体前倾、拧身、挺胸抬头、勾脚蹬脚的主题动作。舞蹈动作具有强弱、长短、顿挫、延伸之张力,四肢动作开合幅度加大,在具有现代感的舞蹈节奏中变化,舞蹈极具感染力。《达达瑟》那种原始、原生的舞蹈语言更加深邃地展现出黎族的民族情态和文化精神,成为后人纷纷追求、效仿的艺术风格。因此,我们无论从继承还是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达达瑟》,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创新期的转型之作——《黎族故事》

《达达瑟》的创编原则及其成熟风格几乎成为黎族舞蹈创作的“规范”和“模板”,使其后来的众多作品难免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难有突破。因此,“创新”、“转型”成为黎族舞蹈在新时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和新的发展方向。由彭煜翔任总编导,海南省歌舞团于2014年呈现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黎族故事》,即成为这一发展方向的表率。它的风格依然属于民族舞蹈范畴,但这部作品的价值来自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其所具有的创新性。多元化创作思维将民族、古典、现代的舞蹈特点有机的结合,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舞蹈创作手段在延续黎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更具创新意识、更加多元化。既保留了《达达瑟》质朴的创作风格,又融入了古典舞、现代舞及其他舞种的舞蹈语汇与编创手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舞蹈风格。如第二篇章《黎之源》在舞蹈“树皮衣”中男子的肢体语言运用了诸多的现代元素,更具现代动感与张力。无论呼吸与力量、节奏与力度、幅度、速度上都彰显出黎族男人内在气韵与阳刚之美,舞蹈的造型、动态、节奏颠覆了之前黎族舞蹈的动作形态。在第三篇章《黎之魂》中呈现了海南岛著名典故“鹿回头”双人舞在编排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双人舞的表现手法,更注重古典舞的意境美,通过男女之间精湛的托举、高超的技巧体现舞蹈的艺术性。在第五篇章《黎之情》“黎锦”一幕中,编导将最初坐着织锦的原型动作提炼为半蹲、站立的形态,黎锦也采用长飘带替代丝线,一条条彩带宛如天空飘落的彩云,在女舞者手中变换、交错,推、拽、拉、提、扯等形成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于古朴之厚重又不失现代气息的黎锦图案。由此看出其舞蹈动作已不再局限于《达达瑟》原始、质朴的外在形态,而是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展现了黎族同胞内在的民族气节。《黎族故事》整体动作既原始又现代、既传统又前卫、既朴实又华丽。无论从舞台的构图、空间、队形,到舞蹈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再到舞蹈演员的情感、节奏、韵律等都有了质的转变。舞蹈创作极具现代意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该剧无论在创作意识、手法,乃至各个层面,为新时期的黎族舞蹈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黎族舞蹈经历了一个创作观念不断更新、创作技术逐步完善、创作元素和表现形式愈发多元化、专业化和艺术化的发展进程。这不仅是黎族舞蹈,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五朵红云》确立了黎族舞蹈语汇,并沿用发展至今,为其后来的黎族舞蹈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达瑟》确立了黎族舞蹈的创作体系,其涉及体态、动作、队形、音乐、舞美等各个技术环节。《黎族故事》虽然在总体结构和风貌上与《达达瑟》相近,但技术细节的创新和多元化的舞蹈风格更加淋漓尽致。《五朵红云》、《达达瑟》和《黎族故事》见证了黎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它处处闪耀着舞蹈经典、艺术智慧和创新精神。这三部舞蹈作品的共同之处,就是植根于民族,以人民为创作导向,在前人所建立的坚实基础上注入创新元素,反映时代精神,而这正是黎族舞蹈持续前进的根本动力。

黎族舞蹈的发展源于中国文艺创作大环境的日新月异,也源于艺术家们对黎族文化更加全面、深刻的感悟和认知。黎族舞蹈汇集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智慧与心血,处处闪耀着艺术经典和创新精神。在“中国梦”、“海上丝路”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背景下,黎族舞蹈不仅是海南,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要我们每一位有信念、有勇气、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蹈工作者沿着这条光明道路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动律红云黎族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广州:吹响“红云”集结号
矿女
评《Smoke》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
记住昨天 记住精彩
一件花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