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钢琴教育中兴趣的培养

2017-01-28 07:59刘艺雯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练琴弹奏钢琴

刘艺雯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浅谈幼儿钢琴教育中兴趣的培养

刘艺雯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钢琴教育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学习钢琴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首先要对它有兴趣。在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分析幼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使幼儿更好的学习钢琴,爱上音乐。

钢琴;兴趣;培养

一、以发展兴趣爱好为目标的钢琴教学

兴趣是钢琴教学中应该着重注意的因素。由于幼儿年龄的因素,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不同方法的教学。以兴趣为目标的钢琴教学,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幼儿自始至终感到轻松愉快

教师应该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幼儿自始至终在这种气氛下学习钢琴,不紧张,不急迫,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

(二)教师要做幼儿的朋友

老师和幼儿最好能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长时间地一个人对着钢琴练习的幼儿,有个性变得内向的趋势。虽然练琴时需要集中注意力,但是对兴趣的培养,谈吐也算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教师无话不说,遇到任何事情都和教师交谈,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当教师的要极力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一进入琴房就能马上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钢琴教学房间中只要放一台钢琴就可以了,这样不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可以很快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

候课室也非常重要,可以放一些比较大而显眼的毛绒玩具,摆设一些动画杂志之类的,墙壁要选令人喜欢的颜色,可以挂一些画或者是相片等。还可以设置候课室,把候课室整理得如同沙龙一样,孩子们可以一边玩耍一边等老师上课。

(四)唱歌

在钢琴教学中提倡幼儿边唱谱边弹奏,最自然的声音就是发自内心的歌声,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唱唱歌表达自己的心情,找到最自然的状态然后让孩子唱谱弹奏。

(五)选曲时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

在基本技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加一些他们想弹奏的曲目,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对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曲目,哪怕程度深,难弹奏,幼儿也会拼命练习。练习曲也可以适当地插入一点幼儿推荐的曲子。

(六)练琴过程中千万不要训斥幼儿

又要拼命记复杂的曲谱,又要拼命的注意指法,再受到老师的训斥,幼儿会认为老师太不近人情了。所以,与其训斥他们,不如让他们照着自己的所想弹奏,与其指责幼儿的缺点,不如用学生的优点、成功去激励幼儿进步。不过,对幼儿的提问,老师一定要有问必答。

二、注意音乐感的培养

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内容以及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是要用琴去表达音乐,从而让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心情,因此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然而在我们实际的钢琴教学中,大多数的老师只是强调手指,手型,有没有错音。无论教师还是家长,总是强调和看重弹奏技术上的问题而忽略了音乐表现,从而遏制了幼儿内心音乐的表达以及音乐感的发展,仅仅只是追求手型,手指立起来的这些练习,结果只会使整个手都僵化了,让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并且没有任何心情和兴趣去弹出动听的声音来。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应把音乐感的培养重点要放在节奏感和音乐的起伏两方面,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更好的认识音乐,爱上音乐。音乐的起伏感要选择不同的作品有意识地训练,不同的音高,不同的音乐创作背景表达出来的音乐感觉也是大不相同的。节奏感的培养一定要要抓好节奏的准确,从慢速联系掌握节奏的准确一直到节奏的强弱上的变化。

三、幼儿练琴的原则

对于学前儿童,幼儿练琴的安排,一般坚持以下原则:

(一)练琴时间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练习时间要选择幼儿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把这个时间设置为幼儿每天练琴的固定时间。

(二)幼儿精力集中的时间非常少,初学者练琴和学琴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可以给幼儿进行分段练习,这样不仅保证练琴的效率而且能保证练琴的时间。

(三)千万别给幼儿布置弹几遍这样类型的作业,这样孩子会很机械的去弹奏,以完成任务去练习每天的作业,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用心。

(四)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作为家长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督促鼓励孩子练习钢琴,不能因为其他原因耽误每天的练习,只有坚持练习才能有进步。

四、对幼儿授课八不要

(一)不要程式化——大部分老师和家长总是让幼儿在每次的练习或者上课的时间弹奏音阶、琶音、哈农、练习曲、乐曲等,使用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说没有新鲜感,容易让孩子厌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不要一错就打断演奏——谁也不能保证在练习弹奏过程中能够不出错,就算演奏家,他在练习或者演奏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老师不要打断孩子的演奏,要耐心安静地听幼儿把曲子完整弹奏,应先鼓励表扬再指出错误,这样孩子能够虚心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细心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遇到错误自己就变得烦躁。

(三)不要一味批评训斥——幼儿都有自己出错或做不好的时候,这时候很多老师开始训斥幼儿。与其一味的批评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不如鼓励孩子,让幼儿不断进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的严厉并不是一味的训斥,而是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四)不要面面俱到——有些老师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教每一个幼儿,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把幼儿所有的错误全部说出来,但是这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该去怎么做,在老师罗列出所有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我们可以分段让他接受自己的问题,并且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学习钢琴不要只保证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质,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扎实地去学习,也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不要只讲不练——大部分老师在课上讲得特别多,但是并没有多少示范,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让他们直观的接受,处于幼儿时期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作为老师,不能一味的讲解知识,让孩子只会觉得老师对他的弹奏不满意,他们会认为你讲解的知识是在训斥他们,这时候他们内心会感觉特别失落。这样的方式,他的错误和不足,在下节课回课的时候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得不到改正,作为教师,应该耐心的讲解并示范并让孩子弹奏,指出具体的问题,不要多,要讲解和示范结合在一起让孩子更好的理解。

(六)不要填鸭式灌注——在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往往都给幼儿指出哪些地方出错,这样导致幼儿很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也不懂得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只是把幼儿的错误指出来,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倾听,作为教师,在幼儿学习钢琴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引导幼儿去找出自己的错误,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等着老师去找出问题而是幼儿能够独立的找出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七)不要布置作业简单化——每次上完课后布置作业,有些老师只是布置好作业,做一遍示范并结束今天的课程。但是家长和幼儿对示范一遍后并不能真正的明白掌握内容和方法,家长和幼儿也并不能找到问题所在,课下的钢琴练习也会变得很吃力,效率也很低下,设置可能完不成作业。所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作业的不合理也会对幼儿钢琴学习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影响。

(八)不要长时间授课——学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作为钢琴老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觉得给孩子上课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总之,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是很短的,我们可以间接性教学,把教学时间分段,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时间,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幼儿钢琴教育中兴趣的培养是在钢琴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幼儿钢琴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以发展兴趣爱好为目标的钢琴教学而且要注意培养幼儿音乐感,在教学方法和练琴方法的指导下,使幼儿不断爱上音乐,爱上钢琴,更好的学习钢琴。■

[1]李菲菲.浅谈音乐普及教育大势下对钢琴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0,07:39.

[2]王倩.幼儿钢琴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析[J].科技信息,2011,36:343.

[3]段小敏.对钢琴教学的年龄思考[J].艺术教育,2005,04:86-87.

[4]朱媛媛.儿童钢琴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是明启.不该这样批评孩子[J].心理与健康,1994,05:22.

猜你喜欢
练琴弹奏钢琴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练琴
纸钢琴
钢琴
练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