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开展实践研究

2017-01-28 07:59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欣赏课中职院校

刘 静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开展实践研究

刘 静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音乐欣赏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转变角色,突出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实践,利用音乐欣赏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对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状况展开深入剖析,以期探寻到提高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水平以及提升中职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中职;音乐欣赏课;开展实践

随着音乐欣赏课在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职院校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发挥出了日益深远的积极影响。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任课教师要把握这种有利态势,积极探讨创新、发展中职音乐欣赏课程开展策略的思路和方法,从实践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思维,引导学生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提出改革、发展中职音乐欣赏课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即:教师布置欣赏任务,学生据此展开音乐欣赏并聆听教师的讲解。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造成学生兴趣不足,影响了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有效开展。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借助构建情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教学情境的构建:一方面,要巧妙的构建问题情境。在展开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可选择恰当时机,巧妙的穿插一些相关的问题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以期更具针对性地来体悟音乐的内涵。比如:“这首乐曲是由哪一种乐器演奏的”、“乐曲想要表达何种思想情感”等等,都可以用作前导性的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来更为直接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研讨欲望,促成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巧妙的营造音乐意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音乐的意境通过视频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刺激来帮助学生强化对于音乐作品内在形象的感性认识,同时深化对于乐曲思想内涵的理解,以期更为全面、深入地领会乐曲的思想情感内涵,提升其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比如在进行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的欣赏教学时,教师通过播放精心合成的mv视频,将歌曲中提到的带有鲜明日本风情特色的亭亭白桦、悠悠碧空、绚烂木兰、葱葱棣棠、潺潺小溪、摇转水车、静雅木屋等各种景物进行融合,整合成为美丽的北国景观,使学生恋上北国风情,然后穿插人物情节,将乐曲的情感表达推向高潮,激发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强化、深化其对于乐曲借景抒情的音乐情感表达方式的感悟和理解。

二、转变角色,突出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负责课程任务的布置和音乐欣赏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则沦为被动接收的客体。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故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求教师适时地转变角色,由音乐欣赏课程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为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以及思考和质疑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更加自由的音乐欣赏学习环境,促使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提升其音乐思维的品质和素养。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选择性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曲目吸收到音乐欣赏课程中来,营造更加浓厚的教学氛围。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就是一首适用于中职音乐教学的通俗歌曲。在对这首“中国风”流行曲目进行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加入卡拉OK的教学元素,即在学生欣赏音乐时只播放伴奏,而由教师引导学生配合伴奏展开演唱活动。在学生随伴奏演唱的间隙,教师则可以适时地渗透性讲解“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通过演唱实践饶有兴趣的体味到了流行音乐的魅力,而且还能够举一反三,深化对于民族音乐风格及审美特征的体认。

三、强化实践,利用音乐欣赏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对于实践活动的安排有些不足,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心灵感悟,但缺乏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有鉴于此,教师在展开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时,就要引导、启发学生更加频繁的参与到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中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要深入的挖掘音乐欣赏课程的创造性元素,并将其与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创新观念和思维来展开音乐欣赏的全新情境。比如在进行俄罗斯音乐《山楂树》的欣赏教学时,由于很多学生观赏过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对电影中由常石磊演唱的这首歌曲比较熟悉,以至于很多学生都能哼唱;那么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将常石磊的演唱与俄文原唱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音乐的曲式特点、旋律特点以及同中文《山楂树》的不同之处,进而利用其中的特色化旋律片段来展开简单的旋律创作,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俄罗斯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外国歌曲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的惯用手法。这种探索性的创新型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言,音乐是净化心灵的最佳方式,在优秀的教育方法的驱动下,音乐就能够用美来滋润人类的心灵。这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欣赏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可从上述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改革进程,在提高中职学生音乐审美和感知能力的同时,也更为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

[1]贺茜.中职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考试周刊,2015,63.

[2]刘晓春.中职钢琴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5,23.

猜你喜欢
欣赏课中职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浅探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从备课角度看初中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音乐教学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一堂戏曲欣赏课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