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手风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重要作用的思考

2017-01-28 07:59韩悦贺倩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音型织体手风琴

韩悦 贺倩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探讨对手风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重要作用的思考

韩悦 贺倩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众所周知,伴奏是一门艺术,而手风琴伴奏则可以称之为大众的艺术。由于其和声织体丰富,音色变化多端,又方便携带,所以手风琴现在已成为了一个伴奏者,而用手风琴伴奏也成为了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很多专业院校和业余团体中,我们都能看到其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也深深的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如何更好的运用手风琴来烘托气氛,表现丰富多彩的音乐,一直以来也是手风琴伴奏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本文中,作者试图从节奏型和伴奏织体的选择等等诸多方面来叙述手风琴伴奏在独唱,合唱以及各种声乐作品中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和手法,以达到具体的目标。

手风琴伴奏;织体编配;合唱;独唱

手风琴具有灵活机动,声音洪亮的特点,在声乐,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伴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在表现音乐作品的同时不仅可以充分衬托出演唱者的歌唱魅力,而且还能够充分烘托出演唱气氛以及演唱效果,与演唱者们一块体现出音乐所具有的艺术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音乐会所具有的个性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这就会发展为手风琴伴奏人员最终追求的终极目标。此外,在经过长时间演唱以及演奏等相关实践应用中得到证明发现,演唱主体存在的差异性与伴奏形式之间是较为密切的,对于不同演唱对象来说,采用差异化伴奏技法,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配合期间的配合失误,而且还能够充分表现手风琴这种乐器自身的特点,从根本上提升歌曲表演过程中的艺术感染力以及演唱的表现力,从而达到完美音响效果。只有将琴声以及人声进行充分融合,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音乐魅力的充分发挥,让听众朋友们可以身临其境,真正体会到音乐所表现出来的魅力,从而更好的融入到音乐当中。

在本文中,笔者分别以手风琴伴奏中最能突出和显示手风琴风格特色的节奏型,伴奏织体这两个要素在独唱,合唱和演唱作品中的运用加以一定的分析和阐述。

一、在演唱组合或独唱中对伴奏织体的选择

独唱,就是指以个人演唱为主体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从演唱组合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是由两个人或者是四个人组合而成的,当演奏人数相对较少的时候,应用手风琴伴奏可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它与演唱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一步完成对相关演唱作品的再创作。此外,因演出环境、演出人数以及演出舞台等不同因素的限制,听众朋友们可以尽可能清楚地体会到手风琴演奏的每个音符,因此,借助手风琴衬托演唱人员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手风琴自身所具有的表演性以及音乐性。而且该种音型的合理运用还能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展现音乐风格,不断增强音乐所具有的律动感,有效吸引听众在欣赏过程中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多段体演唱以及演奏的整个过程中,坚决不可以运用同种音型,仅仅是对一种音型的连续重复效果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有富于变化的伴奏织体才能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二、在合唱中对伴奏织体的选择

合唱,属于声乐的艺术范畴,是以群体歌唱作为主体的一种表演艺术的形式,合唱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数众多,涉及的作品面非常广,而且声音非常洪亮。当手风琴作为合唱的伴奏时,首先我们就要考虑到合唱中和伴奏的音量,以及协调配合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手风琴靠的是左手推拉风箱,运用气流来震动簧片从而产生声音的。此外柱式和弦还可以起到一个增加旋律厚度,稳定调性和增强质感的作用。当旋律在进行时选用这个音型的时候,既可以烘托出音乐作品恰当的气氛又可以平衡两者间的音量和控制把握整个力度和张力,使歌声与琴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当手风琴作为独唱或者演唱作品伴奏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分解式和弦、半分解式和弦,把歌曲的旋律加以简单的华彩式变奏的方法来进行伴奏。经过多年来的演出和排练经验总结,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既能表现出音乐的气势,又能使歌曲的旋律线条显得更加流畅和华丽,演唱效果也会更加活跃和生动。这种对旋律加以华彩式变奏的音型,是一种能够很好发挥手风琴这个乐器特色的织体形式。在乐曲中,旋律由演唱者来负责,手风琴则是围绕旋律的音调,使得乐曲的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这样节奏音型的构成是音乐思维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也可以加强旋律的动力感,使它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旋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节奏音型的选择往往又是和乐曲的旋律结合在一起的。

三、在合唱中对手风琴伴奏中节奏型的选择

运用手风琴演奏大合唱当中情绪相对激昂的乐曲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需要运用四分音符作为主体,采用和弦式音型。从专业化角度出发,该种类型的节奏类型具有非常饱满的力量感,相对来说非常适用于那些表现豪迈音乐情感的音乐,此外,这种伴奏形式必须要实现与演唱形式之间的相互呼应,从根本上创造出更为雄壮的演奏效果。但在合唱时,手风琴伴奏的速度和节奏也尤为重要,而我们所要讲述的这种四分音符和弦式节奏有助于实际伴奏人员的有效控制,便于伴奏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伴奏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满足演唱需求,从根本上增强演唱人员的实际演唱效果,实现演唱效果的完美化。当手风琴在为大合唱进行伴奏的时候,应该平稳化,在伴奏那些深情缓慢旋律时候,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强拍或者是次强拍进行连奏处理工作的八分音符,也可以采用连奏切分音进行演奏。具体来说,该种类型的伴奏具有非常强的柔美性以及抒情性,非常适合那些具有较强活力的风格,且律动性必须要强,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美感,它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不会由于拖音问题,从而使人感受到那种烦躁感。因此,在大合唱伴奏过程中,相关伴奏人员应该最大限度防止运用带保持音的伴奏类型。

四、手风琴伴奏在歌曲作品中的现状

伴奏是歌曲在演唱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歌唱者把握演唱时准确的节奏,速度和音准,使歌曲的乐句连接得更好,并通过丰富的和声色彩衬托音乐的气氛,从而达到美化作品的艺术效果。随着伴奏能力的提高,也要通过平时的多听多写,多看多练等各方面来进行积累和锻炼。多听音乐作品,尤其是对其中的伴奏音型和多种织体;多看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多分析伴奏谱例,熟悉更多的伴奏形式;多动手编配伴奏谱,特别是针对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调式调性特点的歌曲进行分析;多练习多实践,以便于积累丰富的伴奏经验。手风琴伴奏是作为伴奏者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其作用和地位很早就已得到显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手风琴伴奏者对歌曲的整体把握还是不准确,技巧只停留在单一机械的模式中,在为歌曲伴奏时,更有甚者表现的是“独”奏的风格,只是单一的突出自己演奏的效果,而根本不具备“伴”奏的特点,在与歌唱者的配合也总是一前一后,始终不能体现手风琴在伴奏中,承担烘托渲染和塑造音乐形象的积极作用。在两者的合作当中,必须注重对作品的把握,逐步从语言风格以及音乐表现中给予充分的准备,而在处理声乐作品的过程当中,手风琴伴奏又成为了影响演唱者准确流畅,完整表现作品的最大障碍。久而久之,这样既影响了正常表演效果,也给演唱者正常的歌唱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困惑。所以要避免伴奏的这种单一性,需要准确的掌握各种调式调性的应变能力,由此说来在平时日常的练习中就应该有较为广泛的时间基础。

五、歌曲中常用的伴奏织体分类

(一)给进行曲歌曲伴奏

进行曲是一种用于行军的音乐,经常采用4/4拍或者2/4拍。它的主要特点是在进行过程中步伐的律动上,它们具有规律性的交替强拍和弱拍,节奏鲜明铿锵有力。这类歌曲在演唱风格上主要是体现雄壮豪迈,庄严宏伟的情怀。在为此类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伴奏时,手风琴的左手伴奏为了强调力度,常常采用低音与和弦齐奏的节奏,右手在演奏旋律时要在重拍上面加上和弦,以此来丰富它的音色,增强它的力度,甚至可以直接运用和弦来打节奏,而没必要把旋律的每一个音都演奏的非常完整,而这种演奏法就叫节奏型伴奏。它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节奏,衬托整个气氛。在为进行曲类的歌曲担任伴奏时,手风琴右手的触键一般以非连音为主,如果速度加快的话的就以断音为主。

(二)为轻快歌曲进行伴奏

轻快歌曲多采用2/4拍,演唱时速度轻快明亮,风格轻松活泼,使人身心感到愉悦。在编配这一类乐曲的伴奏时,左手一般会用跳跃的、富有弹性的三角式伴奏的音型,当演奏这种音型来伴奏的时候,左手的每一个音都要用跳音来进行演奏,特别是和弦必须要控制好音量与音色,第一个低音的时候可以稍稍强一些,有时欢快的歌曲也可以采用节奏型来伴奏,使音乐的情绪显得更加热情。

六、手风琴伴奏在演唱中的功能和作用

手风琴伴奏在演唱中最常见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为三种:和声织体的烘托功能及作用;复调性对比副旋律的功能和作用;主题并置对比的功能和作用。

(一)和声织体的衬托功能和作用

和声具有很形象的意义和作用,它的各种材料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以此来展现出不同的思想情感。在音乐创作的发展进程当中,和声的这种作用常常用于描绘场景,塑造音乐形象等等,但是和声的材料又注定是有限的,怎么样才能在有限的情况下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这就必须运用不同的织体写法来加以补充和完善。由此可见,和声织体的写法对于音乐形象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我们现有的演唱作品当中有这方面的范例,而且这些手法可能还会有几种方式存在。

(二)复调性对比副旋律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它的功能与作用

这一手法在独唱、合唱,重唱等音乐创作过程中经常被采纳,但一般用于整部作品中的某一个段落,这个段落要求的是与主调的音乐风格形成对比,因为音乐一般都比较抒情,从而形成复调音乐的风格特征。在具体写作上,我们既要使手风琴衬托的声部与演唱的主旋律构成统一的整体,又要使各声部之间主次分明,互不干扰。从整体的写作技巧来看,有两种情况经常被使用:一是在和声的基础上加强手风琴伴奏的旋律性;二则是在强调手风琴伴奏的线条独立性作用的复调下写作方法。

手风琴所拥有的风箱结构以及特有发音原理,实现了手风琴伴奏在技巧方面的色彩纷呈。本文借助上述研究以及科学化分析,实现了手风琴伴奏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在演唱中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体现演唱魅力,还能够大大拓展演唱实际表现范围情况。除此之外,手风琴伴奏在合唱、独唱中的运用也是非常实用,乃至对人都是一种享受。作为手风琴伴奏者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相关演唱主体的实际情况,包括演唱主体的歌曲风格与歌曲演唱内容等,合理选用可以充分体现其特色的技巧,而且该技巧还应该结合演唱者情况,使其可以真正为演唱者服务,进一步发挥其伴奏价值。此外,借助对伴奏形式的大力训练,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不断强化演奏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大提升,不管是在声乐领域方面,还是在演奏者协调能力方面,都会大大提高专业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此外,该伴奏的应用还必须要求演奏人员具备非常强的音乐感以及实际演奏经验,要求相关演奏人员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加强对不同演唱人员的合作,从根本上提升艺术修养水平与伴奏水平,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伴奏者。■

[1]张乔.分析师范院校手风琴伴奏教学[J].科技展望,2014,09:4.

[2]周宇.手风琴演奏与教学活动在中国的发展[J].品牌,2014,09:181

[3]贾鲁宁,母葵南.运用手风琴伴奏外国性格舞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4,07:113.

[4]阮洋.论如何提高高师学生手风琴即兴伴奏的能力[J].艺术教育,2014,06:105.

[5]何艳.对音乐学专业手风琴伴奏教学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01:101-103.

[6]李亚梅.浅谈手风琴专业学生伴奏能力培养[J].黄河之声,2015,18:8-9.

[7]周新婷.浅析艺术院校手风琴伴奏教学入门[J].戏剧之家,2016,09:187.

[8]苏怡多.手风琴集体课教学中学生即兴能力的培养[J].发展,2012,05:145.

[9]宋洋.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J].阴山学刊,2012,06:120-124

[10]张鹏.浅析手风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黄河之声,2012,19:26-27.

猜你喜欢
音型织体手风琴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