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两筝派发展及演奏技巧的比较研究

2017-01-28 07:59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琴书颤音古筝

由 玥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鲁、豫两筝派发展及演奏技巧的比较研究

由 玥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古筝是我国国民乐演奏中一门重要的器乐,现如今古筝的外形基本一致,一般是由21根琴弦组成,根据琴弦的粗细由不同大小的岳山撑起,因为它弹奏起来的音色美妙、婉转、动听,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喜爱。虽古筝的外形不尽相同,但因各地区风俗文化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古筝的多种具有不同特色的流派。它们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其中就有“齐鲁雅韶”之称的鲁派筝流传于山东和“郑卫之音”之称的豫派筝流传于河南,虽然两地作为“邻居”,但两筝派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在演奏技巧和风格上也是各有千秋。

鲁、豫筝派;发展;演奏技巧;比较

一、鲁、豫两筝派的历史与发展

(一)鲁派古筝

鲁派筝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广泛的流传,《战国策·齐策》中就写到:“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1]。在汉魏时期曹植也曾有“弹琴奋逸响,新声妙如神”的诗句,生动的描写了当时鄄城一带古筝的艺术盛景[2]。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中有“在忠义堂菊花会上燕青弹筝、各取其乐[3]。”古筝的发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就能清楚的发现,鲁派古筝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

对鲁派筝流传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黎邦荣,他是现在所知最早鲁派古筝的传人。黎邦荣在古筝演奏技法上进行创新,并大胆的在古筝演奏上融入了山东特色的民间流行音乐,最终根据山东琴书音乐改编成了许许多多的古筝曲演奏,从而鲁派古筝这一流派开始慢慢形成,对鲁派古筝之后的风格特征也渐渐有了定型。之后黎邦荣将筝艺传授于学生,经过了多代习筝人共同对筝艺的探索与创新,使得鲁派筝得到了更加丰富、更加成熟的发展,使鲁筝派得以流传至今。

鲁派古筝的曲目多种多样,鲁派筝多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音乐风格具有独特的韵味。分为大板曲和小板曲,大板曲是“碰八板”乐曲的主要曲目,传统的鲁派古筝的曲目就由“碰八板”渐渐的演变成独立演奏的乐种,是鲁派古筝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碰八板”的曲式结构十分严谨。“碰八板”的旋律优美,是由古筝、扬琴、琵琶、胡琴四种民族弦乐器演奏,听起来的感觉像是每个声部碰撞在一起,使声音自然和谐、优美动听,传统筝曲也就拥有了同样优美的音乐风格。小板曲来源于山东琴书,除了“碰八板”筝曲外,鲁派筝曲与山东琴书还有很大的联系。早在数百年前,鲁派的筝曲就山东琴书音乐中汲取古筝所需的部分,并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吸取了琴书音乐的这些筝曲,它们拥有着琴书音乐朴实、优美的特性,虽然结构精简,但使作品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传统的鲁派筝曲有:《风摆翠竹》、《琴韵》、《夜静銮铃》、《汉宫秋月》等。

(二)豫派筝派

豫派筝主要流传于河南省内,以河南南阳为中心,流传范围非常广,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秦汉时期的豫派筝在河南就有普遍的发展,河南筝曲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豫派筝曲的曲调高亢有力,且具有歌唱性,大多来自于民间的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因为河南与山东的民间音乐不同,使豫派筝曲与鲁派筝曲所产生的音乐风格也有不同。

豫派筝曲能够流传至今,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筝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其中,曹东扶先生是对豫派筝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者,华丽、优美、细腻、流畅是曹东扶筝曲的突出特性,他的“曹派古筝”感情色彩的鲜明,他同时也是河南曹派大调曲子创始人,作为豫派的最重要的人物,多年对古筝筝曲潜心研究并进行整理,还改革了传统演奏技巧,研究出一系列独特的弹奏技法,奠定了豫派筝的演奏技巧。他还将筝曲与民间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和改编了不少作品,取得了不少显著的成绩,推动了豫派筝派的发展,他在中国筝坛的贡献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除了曹东扶之外,魏子猷、王省吾、任清志等人对豫派古筝的贡献也颇多,使豫派古筝散发出浓郁的地方气息。现如今传统的豫派筝曲有《高山流水》、《哭周瑜》、《苏武思乡》、《叹颜回》等。

豫派古筝中传统曲目中的“板头曲”应用十分广泛。“板头曲”多用独奏或者合奏的形式演奏。这种乐曲用来开场,为了在正式表演前活跃现场气氛,并且又能够活动手指、调整琴弦。后来河南大调曲子渐渐的衰落,板头曲就以独奏的形式进行演出,豫派古筝就慢慢形成它独有的特点。

二、鲁、豫两筝派演奏技巧的比较

许许多多的因素造成了鲁派古筝与豫派古筝风格的独具一格,除此之外两派在演奏技巧上也各具特色,其中在右手大指、中指及左手的演奏技法上也有所体现。

(一)大指、中指演奏技巧的比较

鲁派:

1.大指:大拇指弹奏大指“托”时,要求触弦刚健有力,用右手大姆指的小关节活动。

2.中指:中指“勾”多与由大指一起弹奏,作为辅助与大指配合,例如:“大撮”。

3.摇指:食指轻轻捏在大指第一关节,大指用指甲背面向外触弦,在演奏时由大指进行连续、快速的“劈托”,先“劈”后“托”,弹奏出来的声音坚实、有力、清晰、明亮。

4.花指:鲁派把“花指”作为演奏技巧中很重要的指法,又有分为:“空板花”“实板花”等。根据曲子不同的曲情需要,在时值、音色上进行不同的变化,有些占时值,有些不占时值。

豫派:

1.大指:豫派筝右手的手腕关节、拇指大关节作为活动关节。

2.中指:对中指的使用多于鲁派古筝。“踢指”是豫派筝中特有的技巧,“踢指”比“勾”在弹奏的时候更加强劲有力,用中指迅速向外弹出。

3.摇指:豫派筝一般采用短摇,“游摇”是豫派筝的一大特色,用大指的大关节活动,从靠近筝码的地方开始进行连续、快速的托劈,由弱渐强的流动弹奏到岳山,左手同时做大幅的揉颤,一般用来弹奏悲伤的情绪。

4.花指:在豫派中又叫做“拂”。河南的花指一般是修饰作用,出现在弱拍上,不占时值,在旋律中作为点缀起连接前后乐句的作用。

(二)左手演奏技法的比较

两筝派在左手的演奏技法上,一般都是用“按、揉、滑”的手法来修饰曲子旋律,虽然它们的叫法各种各样,但都是由“滑奏”和“揉弦”变化得来的。

鲁派很是重视左手的技巧,通过左手的按弦使乐曲产生细微的变化,左手技法主要滑奏、揉弦,传统筝曲的风格情绪的把握对滑奏和揉弦的要求较高。

1.滑奏:包括“上滑音”“下滑音”和“按音”,一般上滑音比下滑音用的多,每个乐曲的风格决定了在速度、长短和力度上都要不同。

2.揉弦:包括“吟”和“揉”,这一技巧要求对左手的演奏技巧细腻,不同的揉颤幅度和频率的快慢,在演奏时,使乐曲的情绪产生千差万别的变化。

豫派筝派左手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韵补声”,其左手的演奏方式多于鲁派筝,有颤音、速滑音、揉音、揉间奏,其中颤音和速滑音最能代表豫派筝特点的左手演奏技巧。

1.颤音:分为大颤音和小颤音。表现乐曲激烈用大颤音,左手需要大幅度揉弦。小颤音演奏多表现乐曲凄惨悲凉,左手小幅度吟弦,突出了悲剧色彩。

2.速滑音:左手先将琴弦按至要求的音高,弹完后左手将音高降低小二度,再次迅速滑至原音高,要求左手快速完成。

3.揉音:在河南筝的揉音中,左手连续滑按两次,多用于表现激烈的情感。

4.揉弹间奏:大指弹奏后,左手揉弦一次,然后中指勾弦,左手利用大指弹弦后的余音再揉弦一次,这种演奏方式使乐曲产生了一种凄楚委婉的效果。

三、结语

正是因为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演奏技巧又各具特色,使鲁派筝和豫派筝才成为我国古筝“北派”的两大流派。通过对两个筝派的发展以及演奏技巧的比较,我们也愈发的感受到古筝独有的魅力,而且通过对鲁、豫两筝派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可以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对演奏感情的把握,对两流派风格与演奏技法的探索有推动作用,丰富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作为古筝的学习者,也希望能够一直在探索古筝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郭骁葶.论曹派古筝的艺术特色.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

[2]赵星.古筝演奏中传统技法和指序技法比较研究.艺术教育,2011.

[3]曹依依.河南筝的演奏技法和特点-以曹东扶先生所作《闹元宵》为例.乐器,2013.

[4]刘相君.浅谈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演奏技法的不同.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

[5]李璐伶.古筝演奏中以韵补声技法特征分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猜你喜欢
琴书颤音古筝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浅谈徐州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永乐琴书集成》真伪再考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山东琴书 老城新传,乡音不改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竹笛气颤音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