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中民族音乐的作用分析

2017-01-28 07:59王一鸣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民乐练习者民族音乐

王一鸣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150)

太极拳运动中民族音乐的作用分析

王一鸣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150)

通过调查发现,将民族音乐与太极拳运动结合练习,既能够体现出太极拳的运动精髓,也能够激发锻炼人士的兴趣,从而使运动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从太极拳和民族音乐的概念出发,分别阐述了民族音乐对体育运动和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并就民族音乐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太极拳运动;民族音乐;特点;作用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时代已经不同已往,但是仍有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太极拳则是其中之一。太极拳运动讲求内外修炼、张合有序,并且富含节奏韵律,而民族音乐所产生的节奏变化与太极拳运动是十分吻合的,可以带动练习者的情绪,提高运动效率,使太极拳那种阴阳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达到练习目的。

一、太极拳和民族音乐概念分析

(一)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继承了道家的传统思想,从“太极”二字就可以看出,是一种追求最高境界的武术运动,然而道家的“大象稀形”又使得太极拳具有辩证性、统一性。太极拳运动具有阴阳之说,如何保持阴阳平衡不仅是太极拳的要点所在,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练习节奏确保人体机能得以改善,对练习者的身心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太极拳运动多为中老年人所青睐,部分高校也逐渐开设太极拳科目,然而从目前的受用群体来看仍需大力推广。

(二)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从这一点来看,民族音乐与太极拳有着相通性。民族音乐按照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歌舞形式、戏曲形式、乐器形式、民歌形式等等,音乐的种类不一也会带给人另类的感受。民族音乐具有紧慢结合、弹性适中的特征,这与西方音乐那种大开大合的视听效果完全不同的,因此依照太极拳的运动节奏和规律来看,将民族音乐融入其中是十分可行的。

二、民族音乐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分析

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后,指出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受音乐的控制程度较深,不仅人体动作或多或少会受到节拍、节奏的变化,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会造成不一般的影响。同时,长时间超负荷的运动下人体必然会产生疲劳感,而此时民族音乐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紧慢结合降低了动作速率,使运动员的体能得以有效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过度疲劳出现的各类伤病。

三、民族音乐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

民族音乐之所以会成为太极拳运动的最佳配乐,不仅仅是因为民族音乐的节奏优美、匀速协调,探究二者的相融性与共通性还需要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太极拳还是民族音乐,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二者结合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开拓,从而赋予了太极拳运动新的含义。对很多爱好者来说,起初练习太极拳的目的是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人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等等,通过使用民族音乐进行大量练习后发现,练习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学习一套拳法或是锻炼身体了,民族音乐使太极拳运动焕发了活力、激情,引起了练习者的强烈的兴趣,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展开了探究、学习。简言之,这是一种从体育运动到文化运动的过程转变,对培养个人身心素质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四、太极拳运动中民族音乐的作用分析

(一)提升个人心境

我认为太极拳是动静结合类运动的典型代表。“动”字很好理解,是动作的表现形式,而“静”则是放松的体现,太极拳讲求收放自如,因此在实际演练过程中,不仅需要人体四肢处于一种相对平和放松的状态,练习者的思想也一定要做到平稳内敛,不能受外界因素干扰,所谓“天人合一、心如止水”就是这个道理。民族音乐与太极拳运动的有机结合,正体现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核心思想,当音乐奏响的那一刻,练习者不仅可以听到,也可以透过听觉看到民族音乐所描述的那幅画面:晴空万里、日丽风清,鲜活的生命在奔走、在呐喊,此刻高山流水不分彼此,即是永恒。民族音乐创设了这种似真似幻的场景,练习者可迅速融入其中,来挖掘太极拳运动的精髓与奥秘。诚然现实社会带给人的感受、体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去除杂念、净化心灵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而古典民族音乐暂时让梦想变成了现实,使练习者提升心境从而收获练习成效。

(二)调动个人情绪

情绪与兴趣是一个人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介质,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资深人士,均认为在有音乐练习太极拳时要比无音乐练习的效果更加明显,而对于音乐的选取每个人的看法、口味又是不同的,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不同年龄的不同人群,也就是说,如果音乐合乎个人要求标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情绪,练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将民族音乐融入练习过程,就是因为这种音乐能够对情绪形成正面效果。我们都听说过“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等词句,其实这就是对太极拳法的简要概括,那么也正是基于这一特征,要求练习者做到身心放松、动作轻柔、舒缓有序,可以说,练习太极拳并非易事,对练习者能否调整浮躁心态、保持心境平和的要求还是很高的。然而随着对民族歌曲的使用,练习动作与音乐节奏的踩拍、配合,再加上民乐提供的高效渲染力,便会激发练习者的兴趣与情绪。

(三)健身效果显著

之所以民族音乐会使太极拳练习者情绪高涨、精神饱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乐刺激了练习人士的脑内细胞,进而产生强烈无比的快感,可称其为脑内激素。这种激素并非毒品,类似于荷尔蒙物质,它不仅是各类病毒的“强力杀手”,也起到了镇静、止痛的效果,带给人一种更加舒适的感受,于是音乐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在教育领域、医疗领域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有无民族音乐进行太极拳演练时所起到的健身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有音乐的练拳过程更加轻松,动作结束后带给练习者松弛、适宜的感觉,太极拳项目本身就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身体强健目的,而民族音乐在今天又被看成是一种新的“治疗”、“改善”手段,可以说民族音乐的大力使用使太极拳的健身成效进一步加深。

(四)提高练习质量

太极拳运动与传统民族音乐的共同点还是很多的,比如民族音乐时而静谧深远、时而高调激昂,既有张力又有内力,而太极拳也是如此,练习拳法是一个过程,以“柔”的形式展现动作特点,当练习者学有所成,便会领悟到什么是借力打力、什么是刚柔并济,所谓分筋错骨、开山碎石也是很有可能的。民乐与太极拳的配合练习,不仅确保拳法动作更加协调,在不知不觉中打拳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不同的太极乐曲对应不同的练习动作,比如在《新音乐》中用重音节奏突出冲拳力道,练习者在音乐的“指示”下情绪积极、力量充足,拳法动作更加利落到位。

(五)呈现艺术形式

从整体来看,许多体育项目都具有艺术特色,如体操、跳水等,太极拳正是基于它独特的动作形式成为我国众多拳术中十分具有生命力的一种,而民族音乐更是一种源于民间、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在太极拳练习中加入古典民乐,从而将太极拳的艺术潜质彻底激发出来。无论是打太极还是看太极,当一套动作完成即将进入下一段时,拳者也好观众也好,均会看出此时的太极动作是多么的赋有韵律、美感,特别是对于练习者自身而言,完完全全就是在享受练拳的过程。我认为对于太极拳的审美,不能仅凭视觉与听觉去体验,更要观察拳者和观众是否真正用心去领悟,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只是强加意愿、强制主动地感受其效果定会大打折扣,而古典配乐与太极拳的结合,让太极拳成为了更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体验。

(六)陶冶个人性情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革,对于“健康”一词也有了不同的意义,传统健康只是单纯的强调身体素质如何,而现代健康除此之外,更考虑一个人的心理有无障碍、智力有无缺陷、精神是否愉悦等等。太极拳配合民乐练习,一方面使练习者达到了强身健体、调节机能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作用,练习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阐述了太极拳与民族音乐的含义、特点,对民族音乐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太极拳与民族音乐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民乐与太极拳的配合演练,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创新力与生命力,为太极拳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1]胡建平,文兰颖.太极拳教学中音乐的有效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24):153.

[2]何小军.如何有效开展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J].考试周刊,2015,03:98.

[3]罗旺,赵肖剑.谈太极拳与民族音乐的结合[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S1:141-143.

猜你喜欢
民乐练习者民族音乐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