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中快速指序的训练方法

2017-01-28 07:59张敬飞
黄河之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练习曲古筝演奏者

张敬飞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古筝演奏中快速指序的训练方法

张敬飞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古筝是我国的传统弹拨乐器之一,其音色优美,音域较广,因而受到大家的喜爱。20世纪以后,赵曼琴老师结合传统指序的原理以及个人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快速指序训练方法,并将它广泛应用在现代筝曲作品中,使得快速指序成为了古筝演奏中的重要技巧,因此科学、高效的掌握该技法,有利于演奏者加深对筝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

古筝演奏;快速指序;训练方法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通过大量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文人们诗词歌赋对古筝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古筝在漫长的发展阶段中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直至成为一件家喻户晓的乐器。

新中国建立之后,古筝从一件伴奏乐器,渐渐的走上了高等院校的课堂以及各大音乐厅。在现代筝曲中,我们不难发现快速指序占据了筝曲的半壁江山,几乎每一首现代筝曲中都有快速指序的身影。因此理解、掌握、运用好快速指序的训练方法对每一个习筝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一、快速指序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一)快速指序的发展过程

古筝快速指序技法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老一辈古筝艺术家、演奏家们结合自身对古筝技法的理解以及大量优秀筝乐作品的创作加上广大古筝爱好者的支持才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如此迅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古筝大师赵玉斋先生的代表作《庆丰年》的问世在当时的古筝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该筝曲在演奏中首次采用了双手弹奏的技法,使得古筝作品更具有表现力,推动了古筝技巧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快速指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到了六十年代,浙江筝派的代表人物王昌元创作出了《战台风》,该作品首次使用了快四点、扫摇等技法,完善了筝乐作品的演奏风格,气势磅礴,为快速指序技法的产生提供了筝乐品支持以及技法支持。

快速指序的正式形成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古筝艺术家、教育家赵曼琴先生首次创立了“快速指序技法体系”,该体系将演奏者的十个手指头全部运用起来,投入到筝乐作品当中。赵曼琴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巧妙运用解剖学,与动力力学等原理;总结各个手指不同的训练方法;成立专门古筝艺术学院等。赵曼琴先生创作出大量的快速指序的筝乐作品,如:《井冈山上太阳红》、《打虎上山》、《黄河魂》《霍拉舞曲》等,取得了较好的演奏效果,同时推动了快速指序技法的实际应用,并渐渐被推广至全国各个地区。

(二)快速指序的特点

快速指序是相对于传统指序而言的,在传统指序中大指和食指弹奏旋律,中指一般演奏比大指低八度的音,因此又被称作“八度对称”。传统指序的历史悠久,韵味悠长,初期推动了古筝的普及以及筝乐作品的发展,但是其速度不易提高,因此在演奏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快速指序的产生与发展却解决了这一难题。快速指序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快速指序中小指以及无名指的使用,打破了“八度对称”中只使用大指,食指,中指的规律。

2.快速指序的弹奏速度优于传统指序,其原因是五根手指的全部解放:无名指、中指不需要依附于大指进行演奏,而是可以根据筝乐作品的实际演奏需要灵活组合,任意变化。

3.快速指序中一般不会出现某一手指使用多次的情况,会根据音程关系,以及手指远近选择恰当的指序进行弹奏,可以增加乐曲的流动性,减少在实际演奏中的手指疲劳程度。

总之快速指序在弹奏模式上的创新与改变,推动了古筝在现代演奏技巧上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古筝专业发展的里程碑。

二、快速指序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快速指序技法的产生直接推动了现代筝曲的发展,快速指序技法被作曲家们广泛的应用在筝乐作品之中。快速指序技法在现代技巧中属于高难度技巧,对于演奏者的基本功水平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达到预期的演奏实际效果,需要演奏者们在短时间中完成通畅、而又不失清晰度的弹奏。此外,快速指序技法也可以通过左右手的配合进行表现。在《春到湘江》中,快板的指序部分通过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合理搭配,将湘江两岸秀美的风光以及人们欢欣鼓舞建设美好家园的心声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秦土情》中快速指序中快四点技法结合扫摇技法,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娓娓道来。在《井冈山上太阳红》中按序技法的多次运用以及结尾部分主题的再现、双手配合程度的增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采茶姑娘载歌载舞的欢乐画面。通过大量优秀的现代筝曲的问世与普及,我们可以看出快速指序日益成为现代技巧中的佼佼者。

三、快速指序的训练方法

古筝演奏者们通常在学习某一技法或乐曲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通过高效、科学的方法加以训练,强化自身的基本功水平,就可以在古筝演奏中较为熟练、轻松的掌握快速指序这一现代技巧,更好的发挥演奏效果。

(一)寻找放松状态

不管是古筝还是其他乐器的学习,放松是乐器演奏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进行乐器演奏的身心基础。这种放松不仅要寻找身体机能中各个关节、肌肉的放松,也要寻找心灵的放松。自然、舒适的进行快速指序技法的演奏,才能更好的去展现演奏技巧的艺术水平。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乐器时身心非常紧张,这样会间接影响到其手指的灵活程度,导致演奏速度的降低。因此演奏者应当在演奏开始时限寻找放松状态,手臂和手腕达到松弛状态之后,才能使得自身的力量自然的传到手指,有利于提高快速指序技法的实际演奏效果。

(二)慢练与快练相结合

演奏者们初次拿到一首乐曲时,了解该乐曲的创作背景、流派特点、乐曲结构等是必不可少的,找出训练难点对于演奏好一首作品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快速指序中的一些技法。演奏者应当有意识的慢速练习,可以跟着节拍器进行基本功训练,在进行慢速练习时并不是快速指序的枯燥重复,而是要在慢练中找到手指的发力点,根据乐曲所标明的指法去慢练。等到演奏者的手指肌肉渐渐适应慢练在加大密度,提高速度。一味的慢练会让演奏者产生训练疲劳;一味的快练会导致漏音,少音,旋律颗粒性差等问题,因此要想掌握好快速指序的训练方法,应记得慢练与快练相结合才能快而不乱,点线清晰。

(三)加强双手的配合

在快速指序技法的应用中,双手配合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右手弹奏旋律,左手是作为伴奏进行一些和声的编配。例如《井冈山上太阳红》的第一部分,速度是每分钟152拍,对于初次接触这样作品的演奏者们来说,速度有点困难。但只要提高双手之间的配合程度,轻松、流畅的演奏下来并不困难。在进行第一部分的弹奏时,首先需要做的是根据乐谱所标明的指法进行训练,右手弹熟甚至能完整背诵时再加入左手。左手进行弹奏时,演奏者应当通过演唱右手的旋律部分来训练双手之间的独立性。最后要做的就是双手配合弹奏此乐曲。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使得乐曲弹奏变得步骤化、清晰化。以便于更好的掌握快速指序的技法。

(四)重视练习曲的训练

对于广大习筝者来说,最为抵触以及恐惧的莫过于练习曲的学习。练习曲与乐曲相比其旋律性不强,导致很多演奏者会产生训练疲劳现象,同时练习曲的难度与乐曲相比较为简单,因此不受重视。之所以要提倡重视对练习曲的训练,是因为在练习曲中可以让演奏者单独训练各个手指,可以发现某个手指在训练中灵活性较差。单独强化训练,可以提高手指的协调性,以便于更好的去演奏乐曲。而且练习曲一般不注明速度,演奏者可根据自身基本功程度进行训练,以达到训练速度的目的。如著名古筝演奏家项斯华老师的《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就系统的、科学的将多种指序练习曲整理起来,以方便不同程度的演奏者们进行快速指序技法的学习。

(五)快速指序的训练因人而异

对快速指序的训练以及学习,也是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演奏者的生理条件、身心素质不同,应当有针对性的找出适合自身的训练方法,不能一视同仁。在弹奏一些现代曲目时,如《云裳诉》《惙》《临安遗恨》等,对于指序部分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标明统一的指法顺序,因此给了演奏者们很大的选择空间,演奏者们可以根据自身较为适合的指序方法,以更好的完成对筝乐作品的弹奏。

四、结语

社会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享受思想追求等方面,都在推动者古筝行业的发展,古筝形制的改变、古筝流派的日益繁荣、现代筝曲的相继问世以及演奏技法的与时俱进都让古筝这件古老的乐器再焕荣光,特别是快速指序在现代技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因此笔者认为了解快速指序技法在现在筝乐作品中的实际运用,会更有利于古筝的传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让古筝艺术在当今社会蒸蒸日上、熠熠生辉。■

(指导教师:李婷婷)

猜你喜欢
练习曲古筝演奏者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手风琴演奏中练习曲的意义分析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版本演变的思考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