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创新研究

2017-01-28 18:48孙尚锋李馨裴丽
山西档案 2017年6期
关键词:立体图书馆资源

文 / 孙尚锋 李馨 裴丽

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裂成诸多零块,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文献中。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的电子书和网络为主要载体,在短暂的零碎的时间内,阅读短小信息知识的阅读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机的日益普及和广泛使用,碎片化阅读方式已成重要趋势。图书馆导读在读者阅读时,可以给予积极有益的指点和辅导,以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完善他们的阅读过程,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从而加强读者阅读效益[1]。如何适应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特征和阅读需求,研究并制定合理的创新服务策略,引导并提升碎片化阅读质量,成为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阅读特征

首先,读者阅读时间碎片化。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得读者往往只能在零散时间内进行以娱乐放松为目标的浏览式阅读。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要面对各种职业资格考试,这些功利性阅读也会占据大部分时间。所以,大学生在微乎其微的阅读时间里,会选择快速的浏览式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阅读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时尚的阅读形态。

其次,读者阅读内容碎片化。由于碎片化时间的不确定性,阅读内容也出现了碎片化的趋势。阅读内容的碎片化指的是阅读内容的短小精悍、片段化、非结构化,随时可以中断。因此,读者碎片化阅读所吸收的知识往往是盲目的随机性的和非系统性的。

再次,读者阅读方式多样化。当代阅读的结构现状[2]可以总结为四个特点:传统的平面阅读方式、现代数字阅读方式、融合并行的立体阅读方式及多向交叉的交互阅读。碎片化阅读时代阅读方式的多样性体现为读者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摆脱了传统阅读方式的限制,呈现出几种阅读方式交叉共存,形成新型阅读方式的现象。

二、碎片化阅读带给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导读服务范围扩宽。高校图书馆将线下导读服务拓展到线上导读服务。高校师生通过下载图书馆APP等网络导读资源到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软件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碎片化阅读。

2.个性化和互动性导读服务增强。随着读者阅读模式的改变,导读服务需要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例如,在导读服务平台上实现既可以浏览导读资源,也可以发表和分享读者阅读体会和观点。

3.馆员素质提升。导读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导读人员的阅读经验、对馆藏数字资源的挖掘、整合能力以及信息推送的能力。为适应碎片化阅读需求,每个馆员都要成为网络时代的知识导航员,能在线推送热点导读话题或者专业知识专题。

(二)挑战

1.阅读碎片化对导读服务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导读服务大多数针对纸质资源。而在碎片化阅读的当下,导读的载体主要依靠网络资源,对高校图书馆移动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求更快、更新、更全[3]。

2.信息碎片化对导读服务系统化的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碎片化阅读的主要不足在于,信息杂而无序导致选择困难、信息良莠不齐影响读者的判断力,信息碎片化不利于读者的个性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在碎片化阅读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导读能够引导读者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

三、高校图书馆导读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创新举措

(一)导读服务时间的创新

首先应该大力开发手机图书馆等网络导读资源。手机图书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以高校网络门户站点为平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使读者获取及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4]。手机图书馆等网络导读资源能有效满足阅读时间碎片化的需求,使读者随时随地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超星等数字资源提供商在手机图书馆制作上拥有较大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可以与超星等专业网络资源建设单位合作,开发适合高校读者的导读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在调查学生用户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本馆各类资源,建设基于网络导读的手机图书馆,发挥资源检索、文本在线阅读、多媒体资源收看、各类资源下载等导读服务功能。

(二)导读服务内容的创新

由于阅读时间、环境和阅读设备的限制,读者对导读内容的休闲性和实用性要求较高,对于摘要、综述、短小精悍又相对完整的知识点也比较钟情。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导读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读者阅读需求,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保障导读内容的品质。

首先,内容模块化、系统化。对于一些专业性书籍可以进行模块化拆分,划分为短小且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以作为导读内容。高校图书馆可以将长篇幅的书籍进行归纳和提炼,提供提纲式的条理清晰的阅读综述或者摘要,并且附有完整内容的链接或图书索书号,以便读者查阅。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文学名著、经典著作等缩改成图文并茂的短文或者音频等导读内容。

其次,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微信是绝大多数高校读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应成为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共账号整合发布的各类资讯,可以是容易引起大学生共鸣的短小却蕴涵丰富的语录体,也可以是集合了文本、图片、声频、视频等一切能记录知识的符号,并通过链接使所有的符号融合成一体,构成一种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表现形式。静态文字与动态视频相结合,能够带给人们更便捷、更直观和生动化的阅读体验。

再次,内容个性化、精准化。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网络互动、传播平台与图书馆自身借阅数据库,打通读者线上与线下的阅读信息传导环节,提供各种网络阅读与分享平台,提高导读的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水平。根据读者的专业背景、历史借阅信息、阅读时间与空间场景等信息,分析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主动、及时、精准地推送导读信息。这样,无论是在读者的课间间隙、公交或地铁上的乘车时间,还是在一整天学习后的晚间休息时间,高校图书馆都可以根据读者所处的碎片化时空场景,推送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导读内容。这将大大拓展阅读的覆盖范围,提升读者阅读质量。

第四,内容互动性强、趣味化。鉴于大学生对于网络游戏和漫画有着强烈兴趣,高校图书馆应该把传统导读方式,如馆员书评、推荐书目、新书排行榜、图书借阅排行榜等,以类似网络游戏的互动方式让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或者以漫画方式介绍书评或书目,为读者提供导读;配合馆藏图书位置或关联网络链接,以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线下或线上阅读,扩大读者阅读范围,引导读者阅读倾向。

(三)导读服务方式的创新

随着碎片化时代到来,当代阅读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平面阅读和近几年日益普遍的数字阅读,还包括融合并行的立体阅读和多向交叉的交互阅读等新兴阅读方式。我们为了应对多样化、新兴的阅读方式,应首先立足于构建导读服务团队,以有利于各种导读资源的整合,并将传统和网络两种导读方式拓展为立体和互动的新型导读服务方式。

首先,构建导读服务团队,搭建导读服务平台。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导读服务质量的高低有赖于强大的导读服务团队[5]。导读服务团队聚合一些乐于做导读服务的人,每人各施所长,分工明确,完成导读服务团队的搭建。构建导读服务团队的目的在于,集聚各种专业的导读人员、各形式的导读资源于一起,统一搭建导读服务平台,以较低成本、快速的动员导读资源服务于更多有阅读需求的用户,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传播,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其次,推出立体导读服务。立体导读是碎片化时代图书馆导读的重要传播途径,可以将导读服务所追求的导读深度化和导读形式的网络碎片化有机统一。立体导读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设计多场活动,将单一、平面的传统或网络导读转变为立体化导读。立体导读模式[6]的基本思路,一是融合馆内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及网络资源,以满足读者多种文献类型的需求;二是平面、网络、讲座、图片等立体展示的方式,以真人、声音、图像等多种形态展示的方法满足读者信息获取需求。此外,基于“阅读疗法”[7]的多媒体立体导读工作,是一种比较有效、新颖的立体导读活动形式。该活动的组建基于阅读疗法的“心灵氧吧”读书沙龙,让读者在阅读经典文学或专业类书籍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放松身心,受到了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再次,开展互动导读服务。人们现在越来越喜欢通过新书排行榜、借阅排行榜、豆瓣评分等类似的读者互动活动[8],听取网友、身边朋友的意见与建议,阅览被推荐的畅销读物。碎片化阅读时代中,互动型导读服务要求图书馆导读服务团队与读者进行平等互动,建立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导读内容能够引起读者共鸣。互动型导读要求图书馆从读者角度思考问题,重视与读者沟通交流,强调活动互动性与分享性。平等互动型导读使得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信息对流,彼此之间相互正面影响,良性互动。图书馆导读可以直接影响读者,被影响的读者又影响其他读者,从而在读者之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引导与教育的巨大信息网络,提升碎片化阅读的质量。

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既应该顺应潮流,满足读者碎片化阅读需求,又应该积极推出创新导读服务策略,加强读者阅读效益,引领碎片化阅读向系统化、深入化方向发展。

[1]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1.

[2]任福兵.网络时代阅读方式的结构性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10):61-66.

[3]牛翠屏.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J].山西档案,2017(2):124-126.

[4]王梦.浅谈手机图书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论坛,2016(1):63-66.

[5]李静.基于知识价值链的虚拟导读服务团队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172-175.

[6]韩玲.互联网时代高职图书馆立体导读模式的探索[J].湖南工业高职技术学院学报,2015(4):109-110.

[7]段梅,欧阳志.基于“阅读疗法”的多媒体立体导读工作探索与实[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97-99.

[8]梁钜霄.读图时代的图书馆导读创新[J].图书馆建设,2012(7):51-54.

猜你喜欢
立体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念个立体咒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立体登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去图书馆
立体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