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情感渗透的意义分析及课堂教学思路呈现

2017-01-29 02:24赵洁
中学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领悟项链主旨

赵洁

作者情感渗透的意义分析及课堂教学思路呈现

赵洁

作者的情感在文本中的渗透,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内容;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它都会迅速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人物形象的塑造,观点认识的表达,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呈现方式等,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一篇用于教学的文本(可以包括文学作品四大样式,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以及一些具有文学性的说明文、新闻等,下同)中,主题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价值观,始终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段落显露在阅读者的面前,而且在一些重要的片断(矛盾冲突)显得更为清晰。

一般来说,如果显性的故事情节是文本的内容,那么隐性的线索或者行为才真正体现文本的意图。譬如,在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中,就情节而言极为平淡,写了卖果子的叶三爱画,写了他的生活;但是从文章浅淡却有深味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小说中,叶三作为小商人,所做的事情却是无不体现在期待成为“鉴赏家”的意趣追求上。此文本的真实意图,在于表现作者对质朴人性和执着品格的赞美。

可以说,作者的情感始终掌控着整篇小说的结构、情节甚至环境、人物和矛盾冲突等。我们并不刻意强调作品的主旨先行,但一篇缺乏深刻主旨的文章难以得到充分认可与长久流传。譬如,《阿Q正传》一直是我最推崇的小说,它的突出特点正在于:其事件可以过时,但作者也就是文本传递出的情感,却从来都是蕴含在每一个段落层次中,直指人的内心深处!“说不尽的阿Q”正是作者情感渗透的集中体现。

每一篇文本都至少有一个主题,而几乎所有的情节设置都要为着主题服务,并且要通过文本的不同段落中的思想汇聚,最终聚焦到我们期待看到的主题方面。

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需要认识到,外在的矛盾冲突其实正是源于文本内在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围绕内在的价值观念冲突,我们可以有无数个文本结构的巧妙设置。这也恰恰说明,主旨明确、深刻的作品,更容易展现作者的情感在文本中的渗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优秀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的缘由。

作者的情感渗透,作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意义在于,阅读者(也即学生)在领悟了作品深刻意义的同时,其个体情感也获得了起伏、领悟和满足,尤其是对学生的精神生活往往有着重要的启迪,激活了思想。通过优秀文本的教学,感悟作者的情感,领悟文本的主题,能够更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并促使学生尝试着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和人生质量。

譬如散文《铃兰花》中,幼小的“我”对于“地狱”的巨大恐惧,与母亲期待得到一束铃兰(那个特定的季节,只有“地狱”里面才可以采到)意愿之间,构成了清晰冲突。而文本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面对这种不对等的冲突,能够突破恐惧,因为爱而勇敢。最终,在之前被父亲强迫进入“地狱”经历的路径支撑下,以及温和明晰的母爱给予“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我”“噙着泪”完成了这一事件,更实现了自身精神品质的提升!这就是作者和作品期待传递给阅读者的。作者在文本的主体事件之下,编织了一个更有思想深度的情感关怀角度——通过关键事件,深层次呈现爱的巨大力量。

好的文本,自然而巧妙,将深刻的主题寓于我们的真实经历之中;然后,立足于现实世界,把思维方式、思想深度建构通过作者的视角,与我们对接——我们在理解作者渗透于文本中的情感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体的思维成长。

当然,有效的情感渗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通过传递方式较为单调的文本。如果我们能够反复悟读,文本的内涵会缓慢地成型于我们的脑海,最终与我们形成共鸣,形成更深刻的共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我们投入情感反复领悟某一个特定文本,或者我们在阅读某一个文本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的类似文本的时候,那么,这种领悟都会潜移默化地让我们更好地得到领悟和满足,也就真正领悟了作者的情感渗透。细节的品位、文字的领悟,是理解的不二法门;如果你能够以无与伦比的热情和信心来做这件事,并且用心钻研,最终的深度领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理解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渗透这一教学目标呢?

一是围绕主旨,精彩对话,呈现故事如何“步步为营”冲破束缚,从而获得鼓舞与激励。譬如教学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要能够在师生对话中理解这个文本的精彩故事:小说讲述了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这样,玛蒂尔德的人生陡转之下,并开始了持续的下跌:她借了大量金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她居然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在师生共同的阅读和对话中,主人公的遭遇自然而然地托出了主旨:除了让我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同情之外,作者更是借助文本内容警醒阅读者不要过于虚荣——这一点对学生会有长久的影响。

这样的文本非常之多,譬如《老人与海》的“硬汉”形象下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落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的主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个人视野下对军国主义和战争清晰的否定……我们在学习这一类文本的过程中,要能够围绕主旨设置教学,最终在主旨的呈现中,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感寄托,促进师生获得深刻的情感认识。

二是围绕文本线索(包括明线、暗线等),理清情感表达的不同结构层面,深度理解其人其文。譬如鲁迅的《药》,通过文本的初步学习,我们无法内视华老栓、小栓、夏四奶奶、夏瑜等人的内心,只能通过呈现于外部的事件来感受。夏瑜、小栓的死亡原因迥异,但本质上都是死于夏四奶奶、华老栓等人的愚昧无知——这是现实与情感的契合点,也是文本结构的契合点。师生需要通过探讨明确的是,双线结构下,华夏两家的不同遭遇,以及两家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相似结局,其实寄寓着明确的观点:在“华夏”两个姓氏的明确寓意下,华夏两家的在于早已超越了这两个具体的家庭,让人感受到国民的整体愚昧,以及革命的并不成熟。甚至在文末,夏瑜坟上的花环这一环节的设置,试图昭示希望却险成败笔——因为这似乎违背了情感渗透的第一原则:艺术真实性(此处不赘述)。这篇文章,鲁迅先生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的组织方式,呼吁要在那个时代进行普遍的思想启蒙,开化民智,国家才有希望!

鲁迅本人与《药》类似的文本也是为数众多。又如师陀的《果园城记》17篇,篇篇都是类似的结构呈现。我们只有理清这一大类文本的结构,才能更加明确理解作品的深刻意义和作家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

三是围绕文本的关键事件(尤其是记叙类文本的高潮部分),抓住凸显人物性格特征和作者寄寓情感的情节,举一反三,促进学生在与现实情境对接的过程中,深入地思考表达。文本的关键事件,是主旨呈现的主要支点;譬如上面分析的《项链》,师生要重点围绕丢了项链这一关键事件探究主旨,感受小说采用让矛盾冲突激发巨大张力从而给人深刻训诫的旨意——这是小说真正的意图所在。

这样的文本在苏教版教材中比比皆是,譬如《老王》一文中情感不对等的冲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中时间前后的巨大反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一文中外表美和心灵美的对照等,都是我们从文本出发,借助作者的情感寄寓,进而理解生活以及整个世界的重要钥匙。其实,大多数的长篇小说,往往不是围绕一个或者两个事件展现主旨,而是通过每一个截然不同的客观事件,不同人的人生路径,最终让我们感受到被反复论证的主旨,也需要这样的解读思路。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洛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领悟项链主旨
滋嘎嘎做项链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主旨演讲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