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小茶厂

2017-01-29 09:48
新传奇 2017年20期
关键词:血红茶青茶厂

父亲的小茶厂

酸软。不过半夜起来摇青这种事,父亲是不会让我们做的。只是早上醒来,常看到父母的眼里布满了血丝,很是愧疚与不安。

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在一个大鼎上炒青。转动一个方向盘一样的家伙,不停地翻炒茶青。大鼎下面灶膛里的柴火哔剥作响,茶青在200多度的高温下被迅速杀熟杀透,香气瞬间扑鼻四溢。

接下来开始马不停蹄地揉捻。当时只有这工序是器械的,人工代替不了。转动的揉捻机把茶青揉细成条,汁水浸染下的茶叶青翠欲滴。

下面的工序尽管当时觉得很是好玩,但是我们小孩子是做不来的,那就是包捻。也就是把烘焙的湿茶用茶巾或布袋包裹起来,用手使劲包揉,或用脚踩推包揉。这可是技术活,除了要有劲道外,还得把它揉实扎紧,摸起来硬如铅球。即便打开茶巾,抱成团的茶叶也是成球不散。特别是脚踩布袋这绝活,我始终学不会,一站到上面去,尽管小心翼翼地扶墙靠门,也是站不稳。反观父亲,轻松地站在上面,有时候还可以双手离墙,双脚不住地踩滚圆球,其熟练程度,不亚于杂技演员。

最后一道工序是焙干。当然焙干和包捻得结合起来做,包一次焙一次,反复四五次便大功告成。焙干是放在煤炉上的密筛细火慢烘,反复翻摊。这时茶叶的香味便弥漫于整座老厝,整个旮旯。许多村民闻香而来,先尝为快,不少茶叶收购商也闻风而动,待价而沽。

由于长时间地熬夜以及和炉火打交道,父亲的眼眸都是血红血红的,长时间地接触茶青茶叶,手脚也沾上了洗不掉的茶汁、褪不去的茶色。双手布满了老茧,手指长时间地缠上胶布,一撕开就看到皲裂,令人很是心疼。但正是父亲长年的辛苦打拼,才把家由山头搬到了街上,并让我们兄妹三人得以衣食无忧、学费不愁地成年。父亲的这段制茶史,香溢了我们整个童年,以及学生时代。

(福建刘春耀)

·读者评刊·

湖北曾昭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只会挨打,唯有富国强军,才是不变的真理。今年14期《新传奇》刊发的《中国崛起一靠人民币二靠解放军》读来颇感实在。

徐焰少将的文章没有空泛之辞,一切以数据说话,很有说服力。

新中国成立后,毕竟底子薄,探索中又走过一些弯路,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捉襟见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建设才逐步走上快车道。时至今日,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属不易。诚如徐将军所言:“强国强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可谓奋斗目标尚未实现,同志仍需努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该为强国强军干点什么?答案当然有,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读者诗词

一带一路赞

(郑浩)

华夏先贤倡大同,

志追环球共繁荣。

千古良愿成现实,

一带一路建奇功。

多少惊喜意料外,

巨细关爱温情浓。

奋力实现中国梦,

还念他乡有弟兄。

木叶山

(邰志勇)

三月重游木叶山,

一湾碧水入眼帘。

桃红柳绿麻雀闹,

蜜蜂蝴蝶绕花间。

奇峰怪石随路走,

鹞子飞天脚下旋。

扯块白云送嫦娥,

我自疑是月中仙?

离人恨

(程梅)

一叶清新绿苇折,

千年艾草散馨香。

烽火故国哀民艰,

秦蹄攻掠长烟荡。

爱国抗秦反被诬,

左徒三闾到流放。

屈子抱石沉汨罗,

万般幽怨舍家邦。

猜你喜欢
血红茶青茶厂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术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术
涛声是谁丢弃的空铠甲
多级机采茶青分选机的设计与试验
香港近况
福鼎:百位茶人同晒6万斤茶青
云南中茶大事记
熟茶简史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
福海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