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7-01-29 17:10吴骁桦
黄河之声 2017年6期
关键词:合唱团演唱者素质教育

吴骁桦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111)

论合唱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吴骁桦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111)

合唱音乐最早来自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如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文明的进步,合唱音乐逐步走入教室,人们意识到音乐对人类成长的重要意义。学堂乐歌的出现,给我国合唱音乐奠定了基础,也给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上个世纪末期,合唱音乐课程依旧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帮助我国音乐事业的崛起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日新月异,精神追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表现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教育领域中的音乐模式也不再局限于合唱形式,可是在强调共性的今天,合唱仍然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合唱艺术;素质教育;功能;作用

合唱主要是指数人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经常是在有指挥的情况下,或者是在有无伴奏的情况下进行。合唱对于演唱者的要求极高,参与合唱的人员必须在音调、音律上保证一致,相互之间具有协调性。整体来说,合唱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并且参与的层面很广泛。在合唱中,人的声音是主要表现形式,声音的合集拥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集体嗓音的变换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喜怒哀乐,抒发演唱者的内心情感。在合唱艺术的熏染下,演唱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也是合唱作为学校音乐课程重要形式的原因之一,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法。

一、合唱长期的进展历程

合唱艺术形式在人们日益成熟的思想境界中形成。最初,具有合唱特性的群众演唱模式出现在原始部落中的祭祀、战争、节日等活动中,是当时劳动人民最喜爱的群众形式。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群众演唱模式被人们重视起来,开始涌现出大量合唱艺术家,挖掘合唱中的辅助性旋律和演唱模式,合唱渐渐成为普遍性的演唱形式。在欧美国家音乐文化的进程里,不管是在教堂,还是在宫廷,包括后期出现的交响乐和歌舞剧等,合唱在表现其情谊的同时,都展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自古以来的作曲家,都会在合唱方面留下不朽的作品,这些经典的作品即使历经时间的磨练,依旧是专业和业余合唱团演唱频率最高的作品。随着欧美集体音乐的普及,合唱艺术也被人们深层次挖掘出来。

中国合唱音乐的进步,还要感谢上个世纪末期西方基督教的传入,伴随“新学”兴起的乐歌活动,给中国合唱艺术未来一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群众演唱活动才真正普及起来,中国现代化的合唱艺术有了真实的进步。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唱家。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成为我国当代合唱艺术创作的典型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群众合唱活动变得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去,我国合唱事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局势,不管是专业合唱还是业余合唱,合唱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很多专业合唱指挥团队走进民众,对业余合唱进行教学,我国整体合唱水平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由于现代教学体系的改革,素质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合唱也走进校园,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大量优秀作曲家在合唱艺术上的辛勤奉献,让合唱走向了新的巅峰。

二、合唱教育的实质

在合唱过程中,声音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进行合唱演练时,合唱的技巧、音量、力度和节奏的协调性具有严格的要求,演奏者在排演时的吐字、咬字和情感的抒发要得到共识。所以,追求个性化的演唱人员在进入合唱团体时必须收敛自己的个性,掌握好自己的声音,控制好演唱的节奏,适用这个大环境,避免张扬、随性。现代社会的进步,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团队意识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利用合唱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锻炼和升华。艰难的合唱训练,会让集体不断提升演唱水平,每个人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也在潜移默化地得到磨练。实现艺术的过程,是对艺术创作的不断摩擦,也是主动接受挑战、应对挑战的过程,艺术的实现必须经过痛苦的经历。

合唱中始终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自我,这就要求参与合唱的人员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情感,演唱者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相互包容,同时彼此之间学会聆听,切身感受对方的情感色彩。合唱团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位演唱者都会在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年轻的演唱者一旦经历变声期就要退出这个集体的舞台,可是他们依旧出现在社会的每个地方,得到大家的喜爱与尊重。如今的社会纷繁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难乎其难,相互聆听的机会少之又少,要想提高人们之间的信任度,就必须相互迁就,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长久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进步扫除不必要的障碍。

三、合唱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新兴教学理念让家长和老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掌握做人的基本要领,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对于很多学校而言,实施合唱教学手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很多优秀的合唱团队并不是专业合唱团队,很多可爱的成员们其实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而参与到合唱团队中,大家凭借对音乐的喜爱,自发组织合唱演练,编排曲目,这样的团队行为和歌曲创作行为可以让合唱的参与者感受到音乐的曼妙和艺术的真善美。合唱团这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教会了学生情感交流的方式,让这些学生可以感悟到艺术的魅力,从而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建立革命般坚实的友谊。利用合唱这一手法,可以让团员们意识到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全方位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有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会让队友之间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形下才能针对性提高演唱技巧,实现集体音色的和谐统一。同时,合唱对演唱者的默契度有很高的要求,队员之间只有相互关注,相互交流,才能不断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找到正确的演唱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不理想,可是很多合唱团的学生们在尚未毕业时,就已经找好了出路。用人单位提到过,通过合唱团的歌声,他们可以感受到和谐、平等、团结、扶持、包容、关爱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这样的人际关系可以在合唱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来,而这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这些现象就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合唱艺术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是有利无害的,也让更多的学校了解到只有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

合唱团队在表现合唱艺术的时候必须重视合唱作品的整体形式,同时还要有独立的声部概念。经历长久合唱培训的学生大多数都会有较好的音乐整体意识和独立的声部概念,并且对音乐的辨识度比较高。优秀的合唱队员在做好自己演唱工作的同时,还会掌握不同的技巧去聆听其他队员的声部色彩和音色强弱,并且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更加不会滥竽充数,始终保持自己的特性,完成演唱。一般情况下,合唱队员都训练出有效的声、听觉能力,当面对多声部合唱作品时,具有丰富的乐曲知识作为支撑,保障自己不被他人所干扰。在长期的集体合作中,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集体中的独立思想,形成抗干扰能力,这也就是合作与独立的完美结合,也是集体之间的个体特性。比如,一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和他人相互协助,取长补短,包容彼此,而且还能互相监督,相互提携。这正是社会发展亟需的个人品质。

这种观念,是很多经验丰富的著名合唱家和教育研究人员所肯定的,也是普通大众所认可的。合唱的进步,切切实实地记载了人们文明的进步,也反射出人类在精神领域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憧憬。合唱在人们的发展中得到了极大的认可,社会也因为合唱的进步而变得更加丰富,合唱的作用在人们追求艺术的路途中发生着变化,合唱艺术形式逐渐散播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情感的变迁,让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领域变得多姿多彩,促进人们素质水平的提高,不断净化人们的心灵。■

[1] 李荣,郭梦洁,杨文静.艺术教育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2] 王增良,许清印,杨楠楠.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艺术素质的调查分析与策略探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7.

[3] 王建良,张继玉.公共艺术活动优化拓展大学生心理素质功能探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

[4] 徐红.论合唱教育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合唱团演唱者素质教育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青蛙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