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宝农3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1 19:07顾卫星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合庆站201201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秧盘卷叶螟秧田

顾卫星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合庆站 201201)

水稻“宝农3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顾卫星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合庆站 201201)

“宝农3 4”是上海市宝山区农业良种繁育场培育的优质晚粳水稻品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并从育秧前准备工作、育秧、适时移栽、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宝农3 4;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宝农34”是上海市宝山区农业良种繁育场培育的优质晚粳水稻品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确保良种良法配套,提高水稻生产率,形成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笔者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宝农34”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1 特征特性

1.1 稻米品质

“宝农34”稻谷糙米率85%,精米率72%~74%,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62~65 mm,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内优质稻米标准。

1.2 农艺性状

“宝农34”全生育期153 d,秧田期秧龄20 d左右、叶龄4叶左右,秧苗叶挺色绿、茎粗、白根多、无病虫。机械栽插每667 m2种植密度1.7万穴左右,每667 m2基本苗数可达6万~7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达19万~20万穗,成穗率75%以上,最大叶面积系数6.5~7.0,主茎绿乳熟期叶数4~5张、蜡熟期3.5张、成熟期2张,全生育期的生物产量每667 m2达1 000~1 100 kg,经济系数0.45~0.5。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育秧前的准备工作

2.1.1 育秧土准备

每667 m2需准备培育秧苗的营养土100 kg。营养土配制:选当年的稻田土,每667 m2水稻田施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 kg,然后旋耕充分拌匀,待肥料充分溶解后,过筛堆放室内,用农膜覆盖熟化。另取熟化但未施肥的稻田土,过筛后作机械化育苗时的盖籽泥。

2.1.2 秧田准备

按秧田、大田比为1∶80~100的标准,选择距移栽大田较近、运输方便的田块作秧田。播种前10 d做好放置秧盘的秧板,苗床宽1.4~1.5 m,沟宽25 cm左右、深20 cm左右。结合做秧板,每667 m2施25%复合肥(N∶P2O5∶K2O=10∶7∶8)30 kg,秧板质量要求达到平整、板实。

2.1.3 秧盘和种子准备

每667 m2需规格为60 cm×30 cm的秧盘25只及“宝农34”种子3.5 kg。

2.2 育 秧

2.2.1 确定播种期

根据前茬作物成熟期及机插秧龄确定“宝农34”播种期,一般在5月25日播种。

2.2.2 浸种、催芽、拌种

用菌虫清和吡虫啉对水制成浸种药液。浸种60 h后进行催芽,并上下翻动,使水分和温度均匀,以利于种子破胸。当90%种子破胸露白,再摊凉4~6 h进行凉芽,以使种子适应外界环境。播种前按每667 m2播种量用5%锐劲特30 mL稀释后拌种,以防治灰飞虱危害。

2.2.3 机械流水线播种

采用机械化硬盘播种,硬盘中铺厚2~2.5 cm的土层,播前洒水确保底土水分处于饱和状态。每盘播芽谷145 g左右,播后均匀撒盖厚0.4 cm且未施肥的盖籽泥,并将播种好的秧盘移至秧田,紧密排整齐,确保盘底与床面紧密结合。移盘后灌平沟水湿润秧盘后迅速排水,然后采用无纺布覆盖,最后封膜,特别要注意防止闷种。

2.2.4 育秧床管理

为培育适龄壮秧,播后4~5 d、齐苗后,在晴天傍晚要及时揭膜炼苗,阴天上午揭膜,雨天雨后揭膜;揭膜后灌平沟水,晴天满沟水,雨天排干水;移栽前3~5 d排干水炼苗;秧苗1叶1心期施断奶肥,每667 m2用尿素5 kg对水500 kg于下午4时左右喷施;移栽前4 d,再喷施同样浓度的尿素溶液1次作起身肥;认真做好秧苗的病虫害防治。

2.3 移 栽

2.3.1 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施足有机肥,每667 m2施有机肥400 kg、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 kg,以争取早发低位分蘖。做到精细整地,栽前2~3 d大田灌水,水深3~4 cm,机械或人工整平,沉实2 d后待机插。

2.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大田整平沉实后及时移栽,移栽时秧苗叶龄4.5张、苗高15.5 cm左右。移栽株行距13.28 cm×30 cm,每667 m2穴数1.67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6.68万株左右。

2.4 肥料运筹

移栽后5 d及时施用分蘖肥,每667 m2施42%BB肥(N∶P2O5∶K2O=24∶8∶10)15 kg;栽后15 d每667 m2施尿素7.5 kg。长粗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8 kg左右,长势差的田块可适当补施尿素。穗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幼穗分化初期(即促花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第2次在叶龄余数1.5~2叶时(即保花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

2.5 水分管理

在有效分蘖期,活棵后要浅水灌溉,以促进发根分蘖。当田间每667 m2总茎蘖数达20万苗时,要及时脱水轻搁,搁田先轻后重,田间每667 m2高峰苗数控制在35万苗左右。幼穗分化期应保持浅水层,以间歇灌溉为主。抽穗开花、灌浆结实期要保持浅水层,间歇灌溉,不能断水,直到稻穗黄熟期。成熟前7 d左右断水,且要排干田水。

2.6 病虫害防治

要及时做好水稻田的病虫害调查与预测,并根据稻田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与规律,选用高效、广谱、低毒农药及时进行防治,重点是做好稻薊马、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穗蚜等的防治工作。

具体防治措施:水稻前期防治病虫害3次,第1次在7月15日每667 m2用16%甲维·茚虫威15 g、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8 g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第2次在7月31日每667 m2用33%阿维·抑食肼60 g、11%井冈·已唑醇60 g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第3次在8月20日每667 m2用15%茚虫威16 g、30%噻呋·戊唑醇20 g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水稻中期防治病虫害3次,第1次在8月29日每667 m2用1%甲维盐100 g、20%井冈·三环唑60 g、24%己唑·嘧菌酯25 g防治大螟、纹枯病;第2次在9月7日每667 m2用50%吡蚜酮10 g、0.1%阿维苏云菌100 g防治大螟、纹枯病;第3次在9月20日每667 m2用6%井冈·嘧苷素100 g、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7 g防治稻飞虱。水稻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按照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实施。

2.7 适时收获

目测田间每穗85%谷粒转成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割,采用机械收割、机械烘干、包装、称量和进仓。

2017-03-07

猜你喜欢
秧盘卷叶螟秧田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感怀
秸秆秧盘育秧技术试验总结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