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芽变”葡萄品种的特征特性初探

2017-02-01 19:07胡晓颖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01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纵径采收期果粒

胡晓颖 赵 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夏黑芽变”葡萄品种的特征特性初探

胡晓颖 赵 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为进一步丰富浦东新区葡萄品种,对新引进的“夏黑芽变”葡萄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浦东新区种植长势良好,能正常结果;2 0 1 6年花期在4月1日至4月7日,采收期为6月2 0日至7月5日;果粒重/穗重为94.93%;成熟果粒为紫黑色,单粒果重为6.69 g,果形指数1.11,为长圆形;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71%。

葡萄;夏黑芽变;特征特性

葡萄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之一,截至2015年底,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79.9万hm2,跃居世界第二;产量达1 366.9万t,居世界首位[1]。上海市浦东新区葡萄种植面积为567.93 hm2,年产量为8 702 t,年产值为13 186万元,每667 m2产值为15 000余元,葡萄产业已是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浦东新区也因此成为了上海地区最大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之一。为进一步丰富浦东地区葡萄种植品种,笔者对新引进的“夏黑芽变”葡萄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考察,现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夏黑芽变”葡萄于2014年3月从上海松江区奥德生态农庄引进嫁接苗,种植于上海浦东纯绿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1 333.33 m2,采用双层膜覆盖栽培,栽培行株距为3 m×2 m,每667 m2栽植110株。

1.2 考查项目

1.2.1 花期和采收期考察

从盖膜开始观察,记录花期和采收期。

1.2.2 主干和叶片测定

成熟采收时,测量10株葡萄的主干直径。新蔓叶片停止生长时,测量3根新蔓完全叶的叶片长、叶面长、叶片宽、叶间距、叶柄纵径和横径,计算叶片和叶面的叶形指数[2],叶形指数=叶片纵径/叶片横径。

1.2.3 果穗性状测定

果实成熟采收时,选择30个果穗,测量穗重、穗粒数、每穗果粒重[3,4]。

1.2.4 果粒性状测定

随机测量100颗葡萄的单果重、横径、纵径,计算果形指数[5],同时分别测算纵径、横径与单果重的直线回归方程。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

1.2.5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从30个果穗的顶部、中部、基部各选2颗葡萄,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期和采收期

2016年“夏黑芽变”葡萄在浦东新区种植,于1月15日和1月20日分别覆盖外膜和内膜;花期为4月1-7日,共8 d;采收期为6月20日-7月5日,共16 d。

2.2 主干和叶片测定

“夏黑芽变”葡萄在浦东新区栽植2.5年,其主干高×直径为119.10 cm×1.32 cm,平均叶间距12.70 cm,叶柄纵径×横径为13.34 cm×0.32 cm,叶片的叶形指数为1.27,叶面的叶形指数为0.97。

2.3 果品测定

2.3.1 果穗性状

“夏黑芽变”果实成熟后的穗重为511.00 g,每穗粒数为84.70粒,每穗果粒总重492.72 g,每穗果粒总重/穗重为94.93%。

2.3.2 果粒单重与果粒性状

“夏黑芽变”成熟果粒呈紫黑色,单粒果重为6.69 g,果形指数1.11,为长圆形。

2.3.3 果粒的横径、纵径与单果重的回归方程

据测算,以“夏黑芽变”果粒的横径、纵径为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均能用于计算其单果重,以横径为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2.5503+8.8240X1,r=0.9361(Y为单果重,X1为横径),以纵径为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7.7183+ 5.9743X2,r=0.9172(Y为单果重,X2为横径)。

2.3.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夏黑芽变”葡萄果粒的果皮易剥离,通过对种子数量初步检查,经常规处理后,“夏黑芽变”葡萄为无籽葡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以穗基处果粒最高(15.31%),其次为穗中(14.60%)和穗顶(14.23%)处果粒,但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夏黑芽变”葡萄在浦东新区种植,长势良好,叶片叶形为长圆形,叶面叶形接近正圆形;花期8 d,采收期16 d;能正常座果,每穗果粒重/穗重在90%以上;成熟果粒为紫黑色,单粒果重为6.69 g,果形指数大于1,为长圆形;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71%,以穗基处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其次为穗中和穗顶处果粒,但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以横径和纵径为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均能计算其单果重。由于“夏黑芽变”葡萄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栽培技术对其植株生长和果穗特性的影响等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

[1] 刘凤之.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17, 49(1):1-4.

[2] 黄庆文.果树叶片近似叶面积计算公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0(90):59-61.

[3] 武月红,李飞.葡萄品种果实性状的观察与测定[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49-50.

[4] 江景勇,张加正,陈珍,等.台州引进8个葡萄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营养测定[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1):23-25.

[5] 陈元平,程杨,胡佳羽,等.重庆9个葡萄品种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76-79.

2017-04-13

猜你喜欢
纵径采收期果粒
更正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核桃新品种
——辽异1号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早实核桃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变化动态研究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