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绿化养护的实践和思考

2017-02-01 19:07金卫兴上海浦东新区天佑市政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04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河道绿化景观

金卫兴 (上海浦东新区天佑市政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204)

河道绿化养护的实践和思考

金卫兴 (上海浦东新区天佑市政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204)

河道绿化养护是确保河道相关功能实现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河道绿化养护质量,在介绍河道绿化的定义、分类、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河道绿化养护的相关因素,并对进一步提高河道绿化养护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河道绿化;分类;功能;养护特点;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本只是用来抗洪排水的河道,逐渐被赋予了景观绿化的功能,河道绿化建设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河道绿化养护是确保河道相关功能实现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在介绍河道绿化的定义、分类、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河道绿化养护的相关因素,并对进一步提高河道绿化养护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1 河道绿化的定义

河道绿化是指在河道蓝线内[包含水域、边坡、陆域(含防汛通道)等区域]实施的绿化工程,它是依附于城市、闹市街镇和近郊的河道周边的绿地集合,与不同的河道结构形式组成了不同的河道景观,具有净化水质、改善和协调河道周边整体环境等功能。

2 河道绿化的分类和功能

2.1 分 类

根据河道水位的区域位置,一般把河道绿化分为陆域绿化、边坡绿化和水域绿化三类。

2.1.1 陆域绿化

即指平均高水位以上区域、河口线以外蓝线范围内的陆域绿化,常与其它城市绿化、防护林等相连接。一般选用种类和数量多、分布广的陆生植物,但一般选用不能忍耐严重干旱或长期水涝、只能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

2.1.2 边坡绿化

即指在水位变动区(通常是指河道多年平均高水位和多年平均低水位之间的区域)到河口线区域,利用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进行过渡绿化。一般选用根系常扎在潮湿土壤中、耐短期或季节性水淹、不能忍受较长时间水分不足的陆生植物。

2.1.3 水域绿化

即指在河道水位变动区以下常年流水的区域绿化。一般选用水生植物,或利用人工浮岛等辅助手段开展绿化。

2.2 可供选用的水生植物品种

水生植物按照生长方式与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大类:(1)沉水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体之中,通气组织发达,如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苦草、菹草等。(2)挺水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根或地下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如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再力花(水竹芋)等。(3)浮水植物。分布于水体较深处,叶片或植物体飘浮在水面,有的植物根系较短、接触不到水底、只能随水自由漂浮,如槐叶萍、凤眼莲和水浮萍等,有的植物根系能扎到水底,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等。

2.3 功 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密集度的提升、房地产业的不断扩大,河道绿化建设也因新建河道水体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河道绿化应在符合防汛、航运安全,体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统筹兼顾保土、固坡、净化、美化、休闲、生产功能。一般河道应突出绿化的净化和美化功能;城市河道绿化应注重景观和休闲的使用功能,如改善城区小气候、净化空气、抑制洪水等[1];农村河道绿化应兼顾水土保持和生产功能,且还有水生态修复和吸收过滤陆源污染等方面的功能。

3 影响河道绿化养护的相关因素

3.1 交 通

道路绿化和公园绿化因其交通方便、整体性强、巡视方便,容易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养护效率较高。而河道绿化只有在贴近河道的道路上才能进行管理和巡视,若没有道路就必须安排船只,不同大小的河道还要考虑河道水位的深浅、淤积是否严重、船只的大小体量及桥梁设计等,同时,很多河道穿梭在居民小区、公司、酒店和相关单位中,进出受到限制,给河道绿化的日常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降低了养护效率,提高了养护成本和作业难度。

3.2 环境条件

每年5月左右,南方地区相继进入汛期,雨水较多,台风也不断形成并登陆,河道堤防水位线随着雨量增多而暴增,有时会出现水位线超过河道或漫过河道绿化等现象,时间一长,就会抑制河道绿化内的草坪和花灌木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造成绿化植物成片死亡。同时,夏季干旱,为图便利,河道绿化常使用就近的河水进行灌溉,但有些河水有苔藓类植物,一旦灌溉入草坪就会大量生长,逐渐挤占草坪草的生长空间,最后替代草坪草,严重影响了河道绿化的景观效果。若采用消防龙头或车辆装运水进行灌溉,则养护成本过高;有些河道岸坡倾斜度较大,灌溉的水分流失较快,不能及时吸收,灌溉效果不佳,需增加灌溉频率。而夏秋季,对河道绿化中的高大乔木进行修剪也相当困难,如有些河道位于小区内,电线电杆较多,吊车或大型车辆很难驶入,给机械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人工修剪又较危险。此外,到了冬季,水生植物大多容易枯萎,易造成污染,必须在其枯萎前进行修剪清理并装运,以确保环境整洁。

3.3 人为因素

3.3.1 缺乏对河岸线的设计

在城市河道建设设计时,有时只强调河道的抗洪排涝功能,忽视了河道绿化景观功能,把河道岸线大量硬化,如土堤改成石驳岸,原本自然的河岸线都统一硬质化成直线,不仅使河道景观变得单调,还消灭了河道绿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3.3.2 垃圾处理不当

河道绿化因贯穿于整个城市之中,在河道绿化内乱倒垃圾、杂物等现象较为普遍,河道内因排污不规范或因监管不严造成的白色垃圾乱倒现象也时有发生。

3.3.3 船浪冲刷

在自然土堤形式的河道中,若河道通行船只速度过快,水浪冲刷土堤频繁,而水生植物又难以有效阻挡水浪的冲击,对河道绿化的破坏性极大。而若用木桩加固,又改变了河道结构,影响了河道的景观效果,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

3.3.4 农作物处置不当

农村河道中,农作物种植侵占河道绿化,农作物桔梗、藤蔓、菜叶、塑料残膜和农药瓶等均直接放置于河道绿化中,甚至堆积、焚烧,不仅滋生蚊蝇,还严重影响河道生态环境。

3.3.5 占绿毁绿

部分居民把河道绿化私自改为菜地等,占绿毁绿现象普遍。

3.3.6 码头堆载

在河道设立码头的企业,为追求产值和效益,往往超过规定区域堆载货物,破坏了河道结构和绿化。

4 进一步提高河道绿化养护质量的相关建议

4.1 加大对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要继续落实对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措施,如河道底泥的疏浚、截污治污、三违整治、沉船和废弃船只清理、渔网鱼簖整治等。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举报监管和执法的力度,逐步巩固河道整治的成效[2]。

4.2 加大对河道绿化养护的宣传教育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并通过水环境日宣传,建立河道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联络点,认真听取居民对河道环境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使群众对河道绿化的养护意识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河道的养护质量。

4.3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设计优化

4.3.1 以自然生态形式为主

河道工程规划建设要与建造更加优美的河道景观环境紧密结合,并尽量采取还河道以原生态的措施,以水体溪流自然化为主,建立自然生态型的河道。

4.3.2 河道绿化设计丰富多样

目前,河道绿化同质化比较普遍,只重水而不重绿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很多河道绿化设计缺乏新意,选用的植物品种也较为单一,造成景观相似、千篇一律。因此,在河道绿化设计时,要确保河道绿化设计丰富多样。如在植物规划设计时,选用尽可能多的树种,通过常绿和落叶、针叶和阔叶、乔木和灌木、木本和草本、自然和整形相结合的形式,创造空间优美的河道景观环境,同时,植物选择要切合周边文化或环境,既突出文化品位,又不失功能性和观赏性。在自然护坡规划设计时,在河道水位变化区域,要采用水生植物来护坡,但需考虑季节的变化,使各个季节都能看到长势良好的水生植物,既丰富河岸线的自然变化,又改善河道景观,可供选择的水生植物有千屈菜、黄菖蒲、再力花等;而在常水位以上区域,可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进行护坡,具体可选择马尼拉、高羊茅、麦冬、鸢尾等。

4.3.3 因地制宜的选用植物

要尽量采用适合当地气候、气象条件的植物,宜采用当地野生乡土植物(土壤要求低,抗病虫害能力强,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性小,寿命和效果发挥时间较长,容易维护管理)。同时,水生植物、地被植物、低矮灌木与高大乔灌木的层次与组合要符合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从而建立起生物的栖息地,使其自我维护,养护时只需适当的人工管理即可,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4.4 养护管理的重点

4.4.1 落实管理责任,健全管理机制

以落实河湖管理和保护责任的河长制为支点,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河道养护部门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养护方案,落实绿化管理责任和费用,建立绿化养护责任制,养护责任明确到个体,并落实监督检查制度。此外,养护单位和环境执法部门要密切合作,在提高全民河道绿化养护意识的同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并对破坏、损坏河道绿化的违章违法事件及时处理。

4.4.2 植物引进和药物防治原则

对河道绿化中新引入的其它地区的植物种类或品种,应监测其生态生物学习性,确保其生长繁殖的安全性。河道绿化中的有害生物防治应从提高乡土植物的种植比例、植物多样性及增加植物活力等方面入手,对确有必要进行药物防治的,应选用环保型药物,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农药,防止对人、畜的伤害和对水体的污染。

4.4.3 季节适应性原则

河道绿化养护要按照“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原则,开春及时播种水生植物,入夏经常进行管理,秋冬季及时清理枯死、倒伏的水生植物,保护其根、茎安全[3]。

4.4.4 确保河道功能

要定期检查河道种植床、生物浮岛的完整性,发现破损应及时修缮或更换,且对繁殖较快的植物,要采用适当措施控制其生长,以免因植物长势过盛影响河道正常的航运及排水泻洪功能。

4.4.5 注重对河道边坡的整治

河道绿化的长效管理须结合水环境整治,而水环境整治的关键是河道边坡的维护。因此,要注重对河道边坡的整治,极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美水环境。

5 结 论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河道作为水资源环境的载体,不仅关系到城市生存,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也是影响城市风格和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更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因此,河道绿化养护是值得河道养护工作者和市民共同思考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宜提高认识,给予河道绿化养护大力支持,使城市的河道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1] 刘延恺.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 周冯琦.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河道绿化建设导则[S].2008.

2017-04-05

猜你喜欢
河道绿化景观
景观别墅
朱屺瞻《绿化都市》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