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为主 水产为辅 河南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2017-02-02 05:02河南省农业厅刘保仓张西瑞李红岗
河南农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苗种种养小龙虾

河南省农业厅 刘保仓 张西瑞 李红岗

以粮为主 水产为辅 河南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河南省农业厅 刘保仓 张西瑞 李红岗

河南省农业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主办

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是围绕河南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绿色健康、节本增效的总体要求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现介绍如下:

一、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基本情况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全省耕地面积0.082亿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5.33万hm2,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分布在沿淮河流域的信阳、驻马店和固始县及沿黄流域的新乡、南阳、濮阳、开封及邓州市等。据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省共有6个省辖市和2个直管县进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生产,养殖水产品总产量1659 t,种养总面积1万hm2,平均单产50 kg。其中:稻田养殖水产苗种面积71 hm2,稻田培育水产苗种数量1010万尾,苗种合计产量27 t。

二、河南省稻渔种养主要模式

河南省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主要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等条件而定,豫南地区主要开展了稻—虾、稻—鳝、稻—蟹、稻—鱼、稻—鳖、稻—虾—鱼+鳅等模式,形成豫南地区特色种养模式。豫北地区开展了稻—鳅、稻—蟹+鳅+虾+鱼、稻—鳖+鳅+鱼、稻—鱼+鳅等模式。稻鱼共作主要养殖鲫鱼、鲤鱼、草鱼等品种。

三、稻渔综合种养成效显著

(一)政策支持

河南省渔业“十三五”规划,专门对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进行了发展规划,规划充分结合河南当地实际情况,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了强大动力。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也相应出台了对稻渔综合种养殖的指导性文件。固始县出台了《固始县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综合种养,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指导意见》。新乡市原阳县出台了《原阳县关于加快创建稻鱼综合种养品牌建设的意见》。濮阳范县连续几年“一号文件”(范县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发展泥鳅养殖作为范县本年度几件大事实事之一,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完成时间节点。范县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对集中连片发展6.67 hm2以上的农户,每667 m2补贴300元;发展13.33 hm2以上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由政府解决;涉农项目,优先支持稻鳅共作发展;实施稻鳅共作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扶贫贴息、农开财政贴息、创业再就业贴息等);整合有关涉农资金,向龙头企业(如苗种场、种养大户等)倾斜。信阳市潢川县出台了《中共潢川县委、潢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潢川县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大力推动全县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两办”又出台了《潢川县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发展小龙虾产业扶持奖励办法》,把全县小龙虾养殖规模发展到现在的3 666.67 hm2,养殖面积增加2 333.34hm2,增长了近2倍,其中,“虾稻共作”养殖面积1400 hm2;并结合全县实际情况,专门组织技术人员编印适合县情的《小龙虾养殖技术手册》《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手册》《“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等技术服务工作。

目前,河南省对稻渔综合种养在政策上没有直接扶持措施,只有部分地市在土地流转方面给予200~300元/667 m2的补贴。省级主管部门通过《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还通过省级财政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国家及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给予稻渔(稻鳅)共作苗种繁育资金500余万元。

(二)取得的效益

1.品牌效益。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打造了河南特色的稻渔共作品牌。如原阳县生产的大米品牌有“水牛稻”“鳅米香”“迪旺”,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进行展销,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目前,产品已进入郑州市场,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范县生产的“稻鳅”大米,潢川县、正阳县生产的“稻虾”大米,都在河南粮食市场具有较好影响力和品牌效益。

2.经济效益。稻田综合种养,每667 m2产水稻700 kg以上,攻关田每667 m2可产水稻800 kg,收获水产品(泥鳅、小龙虾或中华绒螯蟹)40 kg左右。每千克大米售价40~80元,泥鳅、小龙虾或蟹每千克售价60元,平均每667 m2产值约7000元,每667 m2净利润在5000元以上,是普通稻田的2~3倍。

3.社会效益。稻田综合种养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能力,经济效益的提高吸引了当地种粮农民(特别是水稻种植区的农民)及浙江农民到河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种植(养殖)面积,辐射带动广大农民走向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4.生态效益。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原理,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相互利用,降低化肥和农药用量或“零”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四、发展前景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水稻种植起到了省时省力、保肥增肥、恢复地力的作用。在保证水稻产量稳定的同时,拓宽了水产品种的养殖空间,养殖的水产品能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和害虫幼虫卵,其代谢物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甚至不施用,提升了水稻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收、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水产健康养殖模式,适应饮食和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市场潜力巨大,符合我国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河南有20万hm2宜稻渔养殖开发利用,随着土地流转政策明确、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配套技术不断完善等,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有较大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苗种种养小龙虾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小龙虾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鲟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