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优势葡萄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7-02-02 19:28岳红妮胥继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果粒果穗套袋

岳红妮胥继东

(1迁西县农牧局 河北 迁西 064300;2唐山市林业局 河北 唐山 063000)

山区优势葡萄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岳红妮1胥继东2

(1迁西县农牧局 河北 迁西 064300;2唐山市林业局 河北 唐山 063000)

分析了迁西县葡萄产业化种植存在的问题,以该县世杰水果专业合作社为试点,积极引进葡萄新品种,筛选出适合山区种植的适应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通过合理修剪、水肥管理、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广示范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葡萄;产业化;提质增效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加工用途最广的果树种类,其因色艳、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河北地区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可大力发展。

迁西县地处燕山中段南麓,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80 mm,无霜期183 d,雨热同期。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夏季湿度偏高。区域间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分划明显,是葡萄栽培的优生区域。目前葡萄占全县果树栽培面积的一半以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历史原因,在实际种植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多数农民只注重产量,忽视产品质量,果粒大小不均,果穗松散,果实着色差,含糖量少,品质低、口感差,生产中滥用激素,不耐贮藏和运输,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市场竞争能力差,进而影响收益。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迁西县葡萄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迁西县世杰水果专业合作社为试点,积极引进葡萄新品种,筛选适合山区种植的适应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通过限产提质、合理修剪、水肥管理、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广示范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 优势品种筛选

对醉金香、巨峰、红地球、金手指、摩尔多瓦、紫翠、红宝石、玫瑰香、夏黑、香玉、美人指、红罗莎里奥12个优质葡萄品种进行试种,筛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4个,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栽培。

2 繁殖推广无毒苗木

推广无毒苗木是保障葡萄品质优良的关键。现已知侵染葡萄的病毒种类就有6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葡萄产区。苗木一旦被病毒侵染,将终生患病,持久危害,还不断向无病毒苗木传播病毒,没有药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1]。因此,要选用无病毒苗木建园。

3 土肥水一体化技术

3.1 土壤条件。建园时宜选择有排灌条件、光照充分、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切忌选择重酸、重碱地块,忌选择易积水不易排水地块。尤以丘陵坡地和山前平原地为佳,远离污染源[2]。

3.2 合理施肥。根据葡萄的需肥特点,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多施钾肥,适当多施钙肥,重视微肥。基肥:在果实采收后施入。氮肥占全年施肥量的30%,磷肥占60%,钾肥占40%。追肥:追肥主要在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进行。结合滴灌进行随水追肥。氮肥分2~3次施完;磷、钾肥各分3~4次施完。叶面追肥:全生育期喷3~5遍叶面肥,喷肥时期一般在春季3~5叶时开始,主要时期有: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浆果着色期,果实采收后,在喷叶面肥时可结合杀菌剂同时进行[3]。

3.3 按需灌水。在萌芽前、花前、花后、浆果生长期、果实着色期要及时灌水,不旱不浇,严禁漫灌积水。采收期做好控水,采收前1周停水,对促进枝蔓成熟及提高果实品质均有一定作用。在冬季葡萄埋防寒土前10 d应灌1次封冻水,浇水时一定要灌足,以土壤达到饱和状态为标准,其目的是提高防寒效果,防止根系冻害和早春干旱。另外,秋季雨涝时,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果园内长期积水,造成根系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乙醇,使根系窒息死亡。

4 整形修剪技术

4.1 注重夏剪。夏季修剪包括抹芽和定梢、新梢引缚、摘心、副梢处理、去除卷须、摘除老叶等,其目的是调节养分的流向,保持一定的树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春季葡萄萌芽后,及时抹除主蔓基部无用芽,结果母枝上的伤芽、双芽、弱小芽和其他不必要的萌芽,保留强壮芽,并在花前疏除多余枝和细弱枝2~3次。定梢要以培养结果枝组为主,合理分配好各枝条位置,同时把握旺树少疏、弱树多疏的原则,及时合理定梢,可使架面通风透光。新梢长至30~40 cm长时,需要绑枝,将梢引缚架上,以免被风吹断或被果实压断,生长枝随着新梢的伸长需绑2~4次,结果枝需绑1~2次。花序以下的副梢要全部除掉,花序以上的副梢保留顶端一个副梢,副梢上再生的腋芽要全部抠除[4]。

4.2 合理冬剪。冬剪一般在植株自然落叶后至伤流前2~3周,迁西县一般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进行,不能过早或过晚。如果修剪过晚,树液开始流动极易引起伤流,将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来年产量。不同葡萄品种由于芽的异质性,优质芽眼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宜长梢修剪5~7芽,有的宜中梢修剪4~5芽,有的宜短梢修剪2~4芽。生长势强的树优质芽眼位置稍高,需要长梢修剪,中庸树优质芽眼位置略低,宜中梢修剪,弱树宜短梢修剪[5]。

5 花果管理技术

5.1 疏穗、摘心。对大型果穗要先除去副穗和穗尖,再掐去第一、二分枝的尖部。葡萄摘心的早晚和轻重因品种、树势、肥水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开花1周后,对其进行摘心处理。结果枝摘心以花前3~5 d为最佳时期,应在花序以上4~7片叶的部位进行,生长枝摘心应在基部以上留下8~10片叶子。生长期间及时除去所有卷须,以减少养分消耗[6]。

5.2 疏果。对葡萄进行疏果,可以使果穗大小匀称,从而提高商品价值。疏果应在葡萄花凋谢后进行,疏果时应将小果粒和畸形果粒疏掉,再将比较密的正常果粒疏掉,留下果穗外部的果粒,去掉里面瘦小的果粒。

5.3 套袋。整穗疏果后要及时套袋,套袋要在晴天(或无雨的阴天)上午7:00~10:00和下午3:00以后。严禁中午高温时套袋,以免发生日灼。套袋前对全园喷一次杀菌剂,预防果穗病害,注意选用水溶性杀菌剂,不要选用乳剂,否则果面易留有斑点。要选用药剂处理过的优质白色纸袋,要顺直果穗,使朝上的、弯曲的、斜生的果穗一律向下垂吊。采收前15 d及时去袋,让浆果着色。去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掉,先将纸袋下口打开,拨开上边遮盖的叶片,使果袋通风透光,袋上部呈伞状仍留在果穗上,可以防日灼和鸟害[7]。

6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6.1 农业措施。冬季修剪后彻底清园,对落叶、残枝、病果、杂草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越冬基数;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病虫危害;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危害程度;通过果实套袋,避免果穗日灼和农药污染;深翻和除草,将土壤表层的害虫和病菌埋入施肥沟中,减少病虫来源;利用果树上的病原及害虫对温度、光谱、声响等的特异性反应和耐受能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

6.2 化学防治。应用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是目前果树病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落叶后及开花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各1次,减少越冬病菌;展叶后至果实套袋前,每隔10d喷1次药,以1∶0.5~0.7∶200倍波尔多液为主,花期不宜喷药。当葡萄新梢长达10cm时,开始喷布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后每隔10~15 d喷药1次,共喷4~5次。果实膨大期温度变化起伏较大,加上雨水较多,各种病害发生的几率都高,用大生600倍+60%锰锌·氟吗啉1 200倍+25%菌思奇1 500倍喷雾可预防霜霉病、灰霉病等,并可预防其它病害,每10~15 d用药1次。同时要注意对薊马、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虫害的防治[8]。防治时间和药剂选择,应结合天气和田间病虫发生动态确定,天干少雨应适当增加虫害防治次数,阴雨天应增加病害防治次数。

[1]郭西智,顾红,陈锦永,等.葡萄脱毒及无毒苗木快速繁育技术 [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1):26~27.

[2]张积显,张朝红,伊萍.红提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J].西北园艺,2010(1):11~12.

[3]郭绍杰,李铭,罗毅,等.天山北坡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J].北方园艺,2013(15):217~218.

[4]汪学成.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J].河北果树,2013(4):24~27.

[5]欧伟,杨秀勇,王明霞.成龄巨峰葡萄园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J].农业科技通讯,2010(8):202~203.

[6]张海燕.巨峰葡萄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J].河北果树,2016(1):29~30.

[7]姜翔鹤,刘春荣,郑雪良.南方设施葡萄园提质增效的技术创新与成效 [J].农业科技通讯,2015 (5):304~307.

[8]赵兵.赤霞珠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J].河北果树,2014(4):26~27.

猜你喜欢
果粒果穗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套袋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