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的饲养与繁殖

2017-02-06 06:45毕延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仔母猴交配

姚 琳,毕延台

(大连森林动物园,辽宁 大连 116013)

黑叶猴的饲养与繁殖

姚 琳,毕延台

(大连森林动物园,辽宁 大连 116013)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又名乌猿,属灵长目、猴科,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1],地处北纬17~20°,东经104~107°之间,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的亚热带阔叶林多灌木和有岩石的山上[2]。黑叶猴已被认为是灵长类中较难饲养的动物[3]。

大连森林动物园原饲养1只雌性黑叶猴,后于2007年从杭州动物园引进1只雄性黑叶猴进行合作繁殖,至今已成功繁殖5只幼仔。现对黑叶猴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希望为黑叶猴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对黑叶猴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饲养环境

1.1 室内笼舍

笼舍室内面积约30 m2,高5 m,有天窗和换气设备,水泥地面,有地热采暖设施。室内有取食平台、水槽和供其活动的攀绳、栖架等。

1.2 运动场

运动场面积约300 m2,与相邻动物运动场以4 m高墙分隔,草坪地面,场地内种植多种灌木、亚乔木和花草,有取食平台、水槽、攀绳、秋千、轮胎、栖架、遮荫棚等设施。

2 饲养管理

2.1 饲料种类

自然条件下黑叶猴以成熟野果为主食,也常常食树叶、花芽、鸟蛋、昆虫等[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黑叶猴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其食性进行配制, 以清洁鲜嫩树叶和水果为主[4],精料为辅。

表1 黑叶猴的饲料组成

2.2 饲喂方法

考虑雄性黑叶猴要强占饲料而影响其他黑叶猴吃食,因此投喂饲料要尽量撒开在地,切忌将饲料集中堆放在一起。 实践证明,谷物饲料不宜多喂,饲料比例失调可造成消化不良、便稀或胃肠膨胀。为了使黑叶猴吃入更多树叶,上午清扫后, 应先喂新鲜树叶,待树叶吃完后再喂瓜果蔬菜和精料。树叶种类要不定期更换, 这样可引起黑叶猴对新喂给树叶兴趣。每天喂食两次,分上下午各半喂给。

2.3 日常管理

平时应尽量加强饲养观察,包括食欲、活动、粪便等。及时清扫、消毒笼舍与运动场,保证室内通风效果。黑叶猴属畏寒动物,冬季室内温度要求在15~18℃。

3 繁殖

黑叶猴的性成熟年龄为,母猴3.96±0.53岁,公猴5.48±0.38岁。母猴发情高潮维持期为2.57±0.68 d,发情周期为22.5±7.93 d[5]。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黑叶猴全年均可发情、繁殖,没有季节之分,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6]。

变密度法中常用的材料插值模型有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材料插值模型以及RAMP(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 Material Properties)材料插值模型,其他一些材料插值模型还包括Hashin-Shtrikman、Voigt、Reuss-Voigt等材料插值模型.

3.1 发情交配

雌猴在发情期间表现比平时兴奋,母猴的阴唇肿胀,并呈深玫瑰红色,较为湿润。腹股沟的白斑皮肤区稍有光泽而显得油润,外阴部还散发异常气味。常喜欢与公猴接近,或随公猴到处活动,互相理毛,并常在公猴面前翅起尾巴。有时还有意抬起臀部,放低前肢, 并回头观望公猴动态,发出短促的鼻音,或当公猴经过近旁,母猴赶在公猴前面翘起尾巴。公猴一般先用鼻凑近母猴外阴嗅一下,或马上进行爬跨交配。每次交配约18~25 s,有时连续进行2次,交配多在地面进行。母猴发情高潮维持2~3 d,交配的时间在上、下午饲喂前,或在中午、傍晚游人少又较安静的时候,天气晴朗时交配次数较多。

3.2 妊娠与分娩

据观察记录,母猴的怀孕期为168~191 d,平均为180. 4 d。怀孕前3个月,母猴食欲、活动如常,但脾气比以往暴躁,常与其它母猴争斗。在后3个月时,进食次数增多,每次进食量少,活动也减少,行动较谨慎、缓慢,性情温顺。腹部明显增大,乳头黑而发亮。在产前10 d左右,胎位逐渐移至下腹部,活动明显减少,喜欢独自一处休息,显得胆小怕惊,并惧怕同伴追逐干扰。进食时挑拣饲料,食欲明显下降。临产前,阴道口湿润,常有少许分泌液流出,分娩多在夜间或早晨进行。生产时,胎儿从产道先逸出头部,母猴屏气努责,并协调地用手抓住胎儿逸出的部分,并时常舔食沾满双手的羊水,又重复上述的动作,持续约10 min产出幼仔。胎儿产出后,母猴很快将其体表的羊水舔干,并将仔猴抱在怀里。正常情况下,约1.5 h排出胎盘并随即吞食。

产仔前雄猴表现安静,考虑到两猴平日相互依赖,没有对雌猴进行隔离。在人工饲养下,黑叶猴繁殖没有严格的季节性。据观察记录,大连森林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黑叶猴在5~11月份繁殖。

3.3 产后护理

产后雌猴紧抱幼仔、行动谨慎、警觉性高,为避免其受到干扰发生弃仔行为,要安排专职饲养员进行护理。对笼舍进行每天清洁,加强消毒。产后每天饲喂红枣、香蕉及葡萄等应季新鲜水果,并喂红糖水、葡萄糖水,以增强雌猴体能。

我园在雌猴产后第3天即外放运动场,该猴行动缓慢,下肢微缩紧托幼仔,避开游客喂乳。

仔猴的毛色变化。初生仔猴体毛为棕黄色,3月龄逐步变为棕红色。经8~9个月的生长,被毛的颜色即可变成典型的黑色。毛色的转换有三种形式,第一是较均衡地转换身体各部,即从棕红色体毛转为黑色; 第二是从尾、四肢末端开始,向躯体到头部转换成黑色;第三是从尾端开始向躯体到头部转换成黑色。一般夏秋季阳光充足,仔猴的毛色转换要比冬季转换得快,而且夏季产出的仔猴,其尾部、臀部以及手掌背部也带灰黑色。毛色转换与气候、温度、日照长短有何种关系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研究。

仔猴的食物与活动。幼仔出生后5~8 h即开始吮奶,一般每隔3~5 h吮乳一次,每次持续20~40 min。幼仔在5月龄前以母乳为主,以后则自己食入一大部分饲料(以水果为主),7月龄基本上靠自己进食,10月龄基本断奶。

仔猴的活动与哺乳期长短有很大关系。在3~5月龄,幼仔在母猴进食时或在地面休息时,离开母猴怀里在一旁爬行或跳动。5月龄后,常跳动、高攀。随后靠自己进食饲料活动量就逐渐增强,7月龄后常常自由活动,并喜欢接触饲养员,但晚上或受惊时仍需要母亲的怀抱。

4 小结与讨论

4.1 黑叶猴繁殖成功表明我园饲养环境、饲喂方法、饲料搭配等是合理的,能够充分满足黑叶猴的生长及繁殖需求,在日常饲养中要充分保证树叶的供给。

4.2 饲养员与黑叶猴的平日亲和,可减少人为干扰对其的影响,有利于雌猴的繁殖及产后护理,提高仔存活率。

4.3 发现黑叶猴交配怀孕后要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营养,以避免流产等情况的发生。

4.4 雌猴分娩没有隔离雄猴,雌猴哺育幼仔行为正常,说明这个群体中其它黑叶猴对雌猴的繁殖没有影响。

[1]汪松.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4-56.

[2]陈朱本仁.黑叶猴的饲养.动物学杂志[J],1991.26(6),25-27.

[3]梅渠年.圈养黑叶猴的繁殖.动物学杂志[J],1987.22(1):33-35.

[4]何明会.黑叶猴的饲养管理及饲料配方.野生动物[J],1994,6:31-33.

[5]伍清林.黑叶猴的人工饲养环境.家畜生态[J],2004.25(4):128-130

[6]张金国.初级观赏动物饲养工培训考试教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89-190

S865

B

1005-2739(2017)01-0036-03

2016-11-04

姚琳(1981-),女,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的圈养繁殖。

毕延台,男,E-mail:b49266313@ 163.com

猜你喜欢
幼仔母猴交配
卧龙一例超重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出生记录和分析
老虎变成猫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跨越物种的母爱
台湾赠大陆梅花鹿“点点”诞下第六胎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斗猴
让我们学会肌肤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