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域下“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①

2017-02-07 00:58周意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羽毛球实验组课外

周意萍

(浙江理工大学体育教研部 浙江杭州 3100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传播“微”内容的“微媒体”,悄然进入大众的生活,中国社会步入“微时代”,其中微信、微博运用最为广泛。微时代下信息的生成、分享与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各种智能终端进行互动、高效、实时的传播。信息科技和交流形式的重大进步,不仅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对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微时代视域下,如何借助信息科技和交流方式,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多元反馈教学法”恰是一种符合微时代特征的综合教学方法。“多元反馈教学法”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师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以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突出教与学和学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众多研究都验证了“多元反馈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采用传统媒介,并没有结合微时代视域下的信息技术发展特征,反馈途径较少,信息交流方式不够便捷、快速。因此,本文从“微时代”这一背景为切入点,以将“微时代”的传播工具微信与“多元反馈教学法”结合起来,探索微时代视域下“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羽毛球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羽毛球选项班4个班120名同学为被试,随机抽取2个班60人为实验组,2个班6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诊断性测试,两班学生身体素质、羽毛球基础无显著差异。实验前,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和《羽毛球教学班身体素质及技术学习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现场集中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实验实施:实验组将微信与“多元反馈教学法”结合,进行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传统教学法。实验后期,羽毛球专项考试前,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发放《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用集中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32学时结束后,对学生的羽毛球专项成绩(正手发高远球技术)进行考评。本研究所用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多元反馈教学法”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采用南京体育学院张惠红老师等专家编制《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表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t检验

表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比较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t检验

表4 学生学生专项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量表由4个条目组成,包括“厌恶体育学习的程度”“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体育学习程度”“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程度”4个维度(“厌恶体育学习的程度”维度是反向计分)。

2.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兴趣比较

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同学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4个纬度“厌恶体育学习的程度”“喜欢体育课的程度”“课外体育自主学习程度”,以及“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程度”上P值都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两个班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方面没有多大的差异,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2.1.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比较

实验后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学生在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程度3个维度上,实验组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厌恶体育学习的程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1.3 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比较

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体育学习程度”“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程度”平均数实验后均高于实验前,且都具有特别显著性差异,说明“多元反馈教学法”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厌恶体育学习的程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平均数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所提高,说明实验后,同学们在厌恶体育学习的程度上有所好转。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羽毛球技术学习的困难有关。由于羽毛球项目大众化的特征,较多同学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没有正规练习,动作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反而增加了技能学习难度,掌握动作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出现分歧,学生忽视技能学习,只注重娱乐性,容易产生厌恶体育学习的情况。

综上所述,常规的传统教学法由于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采用“多元反馈教学法”,微信成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便捷反馈通道,改变了常规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通过微信延伸至课外,加强师生互动,改善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成绩比较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专项成绩(正手发高远球技术)进行考评。正手发高远球考试分为技评和达标两部分,其中技评占50%,达标占50%。技评主要对学生发球动作规范性和发球效果进行评定。达标以球的落点为准,根据球落点来确定分数,计算每球得分。

结果如表6所示:羽毛球专项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2,<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多元反馈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专项成绩。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反馈的多元性。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作技术要领,有助于学生理解动作要领;与此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动作错误,通过录像反馈的方式,将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摄像,然后进行即时视频回放、慢放等功能,让学生直观自己的运动技术,与示范动作进行比较、发现问题,教师根据问题提出纠正方法,手把手地指导,促使学生真正体会肌肉的发力部位及发力顺序,提高教学效果。课后通过通过微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羽毛球技术学习的困惑、难点、自己状态、学习兴趣等问题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实现了反馈的互动、高效、实时性,提高了技术动作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结论

(1)微时代视域下,微信成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便捷反馈通道。“多元反馈教学法”结合微信,教师把课堂通过微信延伸至课外,师生互动活跃,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2)微时代下“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教学效果评价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教学组织和学习效果4个维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微时代视域下“多元反馈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可。

(3)微时代视域下“多元反馈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羽毛球专项成绩。

(4)微时代视域下,“多元反馈教学法”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反馈信息的生成、分享与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各种智能终端进行互动、高效、实时的传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加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羽毛球实验组课外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羽毛球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打羽毛球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飞行的羽毛球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