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老年人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①

2017-02-07 00:58李展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波幅前瞻性被试者

李展

(郑州轻工业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经济方面的问题、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身体机能下降的问题。老年人各方面身体机能下降尤其是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下降。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记忆类型,是对预定事件或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将来的某种意向和计划的记忆[1-2]。根据线索特点可以将前瞻记忆分为事件性前瞻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和时间性前瞻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对个体日常生活影响极大, 而其失败却又相当普遍,日常生活中的50%~70%[3]的记忆失败都发生在前瞻记忆中。前瞻记忆水平对老年人维持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同时已证实老年人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因此前瞻记忆老化成为国内外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

大多数研究认为随年龄增长前瞻记忆出现衰退,对前瞻记忆的影响与前瞻记忆类型、靶线索因素、进行中任务、个体差异等有关。但运动对前瞻记忆的研究探讨较少,运动对前瞻记忆是否存在保护效应尚未见报道。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是指与一定心理活动(即事件)相关联的大脑电位变化。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发现了与注意、感知、记忆、判断、决策等认知过程相关联的ERPs成分,并且ERPs成分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速度、实验设备简单等显著优点,所以ERPs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因此笔者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s Related Potentials,EPRs)技术,15对老年人进行太极拳的前瞻记忆功能测试,对比分析太极拳运动对前瞻记忆的影响,为身体锻炼和认知情况提供定量的指标,探讨前瞻记忆变化的机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在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高校作为调查单位,收集相关数据。

研究采用配对设计完成,根据运动经历分为两组,分别是太极拳组(参加太极拳运动3年以上,每周3次以上,每次至少30min),较少运动组。太极拳组和较少运动组被试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方面进行1∶1匹配。被试纳入标准:(l)所有被试者均视力正常或矫正后视力正常。(2)右利手。(3)身体健康,无不能正常进行体育锻炼的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4)无颅脑损伤病史。(5)无精神疾病史。(6)排除近期服用药物者。(7)排除实验前24h内饮酒者。ERPs测试过程中,3人EEG波形漂移较大,另有两名被试者不能配合实验,共计剔除5对被试,对最终获得15对被试者的ERP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被试平均年龄(62.15±7.46)岁,为避免性别差异,被试均为女性,共30人。所有被试在充足睡眠、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见表1)。

表1 受试者人口统计学特征(X±SD)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流程

被试者首次进入实验室先让其熟悉实验室环境。在征得被试者同意的情况下,先发放问卷,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符合纳入条件的家属院老年人,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8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保留有效问卷1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8%。根据问卷选择20位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者及20位匹配正常对照者。接着对被试者介绍了解实验内容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签署知情同意书。先向被试者讲解实验整个过程,然后解释EPRs测试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采用前瞻记忆任务进行EPRs测试采集行为学及脑电数据。

1.2.2 实验范式

实验选择事件性前瞻任务范式,即在被试者完成正常的进行中任务的同时,告诉被试者当某一特定图形(前瞻事件)出现时,被试者需要额外完成前瞻任务。实验图片由一个黑底白边三角形、一个黑底灰边三角形和三个边数不同的多边形组成,每个图片都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多边形并列组成的,多边形在左侧和右侧的几率相等。进行中任务要求被试者当图片呈现时,判断多边形是在左侧还是右侧。前瞻任务为当灰边三角形出现时,除了判断多边形是在左侧还是右侧外,还要判断多边形是大于5条边还是小于5条边。任务按键反应在被试间平衡。全部任务中共400次,其中80次为前瞻任务。

1.2.3 数据记录

采用NuAmps37导脑电采集系统(Neuroscan Inc)记录脑电,被试者佩戴32导Ag/AgCl电极帽(Quick-Cap Neuroscan Inc.)。电极分布采用10-20扩展电极系统记录30个头皮电极(FP1,FP2,F7,F3,FZ,F4,F8,FT7,FC3,FCZ,FC4,FT8,T3,C3,CZ,C4,T4,TP7,CP3,CPZ,CP4,TP8,T5,P3,PZ,P4,T6,O1,OZ,O2)。以右侧乳突作参考电极,采集脑电后转换为双侧乳突参考,接地电极置于前额中线处,记录水平眼电(Horizontal Electro-oculogram, HEOG)和垂直眼电(Vertical Electro-oculogram, VEOG)。注入导电膏使头皮阻抗小于5kΩ,记录带通DC-200Hz,采样率1000Hz。Scan系统同步记录连续EEG,E-prime系统记录行为学数据。

1.2.4 脑电数据离线处理

用Scan4.5软件对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分析。融合行为学数据后,相关法去除眼电。将连续的EEG数据分段,分析时程为:刺激前200ms至刺激后800ms。刺激前200ms平均电压用于基线校正。基线校正后波幅超过±80μv者在叠加前被自动剔除。30Hz(24dB/oct)低通无相移数字滤波后对反应正确的EEG进行分类叠加,得到靶刺激产生ERPs数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1]21推进高校党建标准化,将标准化理念引入高校党建工作中,借助标准化“不断循环与螺旋式上升”的内生运动机制[2]10,全力推动高校党建的有序发展,既是对党建工作机制作出的重大改革创新,也是党在新时代的新担当,对全面提升高校党建水平、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有重要意义。

1.2.5 成分确定

依据参考文献,主要分析与前瞻记忆相关的250~400ms的N300成分和400~700ms的前瞻性正波成分的波幅、潜伏期。

1.2.6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X±SD)表示,对各成分分别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不符合球对称检验者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进行校正。检验水准a=0.05,以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被试者间在反应时及命中率等行为学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太极拳组前瞻性正波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太极拳组N300波幅及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N300波幅,组间F(1,28)=2.731,P=0.110,η2=0.089,电极间F(2,56)=1.289,P=0.279,η2=0.044,交互效应F(2,56)=0.399,P=0.615,η2=0.014;N300潜伏期,组间F(1,28)=1.066,P=0.311,η2=0.037,电极间F(2,56)=0.161,P=0.774,η2=0.006,交互效应F(2,56)=0.494,P=0.549,η2=0.017)。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太极拳组前瞻性正波波幅增大,潜伏期缩短(前瞻性正波,波幅F(1,28)=32.650,P=0.000,η2=0.538,电极间F(2,56)=2.460,P=0.103,η2=0.081,交互效应F(2,56)=0.239,P=0.758,η2=0.008;前瞻性正波潜伏期,组间F(1,28)=46.967,P=0.000,η2=0.627,电极间F(2,56)=0.767,P=0.467,η2=0.027,交互效应F(2,56)=0.369,P=0.688,η2=0.013)。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进行太极拳锻炼者,其前瞻记忆脑电成分好于正常对照者,虽然二组间行为学数据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但太极拳组前瞻性正波波幅较正常对照组增大,而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缩短。研究结果与Wasylyshyn C[4-5]等一致。前瞻性正波是在诱发后500ms顶部出现的晚期正向成分,反映意向计划提取之后的脑内加工过程。很多研究认为前瞻记忆老化可能是由于前瞻性正波和P3的综合效应造成的[6]。潜伏期是指从被试者受到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是被试者对不同刺激辨别分类的时间,波幅是指被试者接受刺激后对刺激处理和加工过程中激活的神经元电活动强度,也就是被试者的认知动员的加工资源强度。老年人由于年龄引起的前瞻记忆衰退是由于认知资源减少[7]。

表2 不同运动形式P300指标比较()

表2 不同运动形式P300指标比较()

例数 太极拳组 正常对照组N300(PZ) 前瞻性正波(PZ) N300(PZ) 前瞻性正波(PZ)前瞻记忆任务波幅 15 2.18±0.16 (4.72±1.12)* 2.31±0.24 2.40±1.16前瞻记忆任务潜伏期 15 262.33±16.28 (441.67±22.94)* 264.60±26.32 495.27±20.22注:*P<0.05

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太极拳组N300波幅及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N300是ERPs诱发的出现在300ms左右的负向成分,主要出现在顶枕部,反映前瞻记忆任务中对前瞻任务线索的觉察。这说明太极拳运动对前瞻任务线索的觉察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太极拳组的反应时及正确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太极拳运动对前瞻记忆功能的作用是长期而慢性的,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学差异来。

4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长期太极拳锻炼对前瞻记忆功能的影响,发现持续3年以上太极拳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前瞻记忆功能。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如本研究主要研究了太极拳对老年人前瞻记忆的影响,而没有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猜你喜欢
波幅前瞻性被试者
前瞻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同麻醉通气方式对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患者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锦州店铺以及街(路)命名的文化内涵与功能分析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