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2017-02-09 17:51周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创新思维高中数学

周骏

【摘 要】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如何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师生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广大高中学子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学习;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不仅知识点较为复杂,且包含了大量难以理解的抽象公式和理论,这也成为了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而通过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摒弃传统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进而达到提升数学成绩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逻輯思维能力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即能够对事物和问题产生独特、新颖的看法,使个人思维上升到理性的探索层面,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全新途径。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无疑开启了巨大的能力宝库。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将更加缜密,在应对数学问题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反常规或者超常规的解决思路,而这也是现代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

2.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思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非常关键。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普遍处于封闭状态,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只能够被动地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最终造成了高分低能的尴尬状况。而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界限,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问题应对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二、影响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1.重成绩轻思想观念盛行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为确保学生学科成绩,更倾向于通过固定方式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久而久之,这种重成绩轻思想的教育观念,不但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认知能力,同时也成为了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因素。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都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创新思想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学生个性,同时也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可见重成绩轻思想的观念,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2.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多数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而学习的目标就是获得好的成绩并考入理想的大学。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和认知,造成了学生自我发展和学习的桎梏。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许多学生害怕自我表现,一些教师也在打压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会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掌握自己的这套分析和解题技巧,而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新颖解题方法视若不见,甚至将其视为投机取巧的行为而大加指责,这就造成许多学生不敢去创新,不愿表现自我和彰显个性。在这种压抑和保守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

3.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使得学生只能僵硬地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而无法将公式、定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更多的是“记住”了知识,却难以高效地利用知识。在多数师生的眼中,数学学习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与其他教学科目相比,数学知识点是非常抽象的,且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例如,高二数学中所讲述的函数、集合等,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直接运用非常少。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只能去死记硬背,无法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去强化理解和记忆。虽然,针对教学内容的抽象性问题,许多教师都尝试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加以解决,但是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依旧是数学学习所面临的重要障碍。

三、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

1.转变传统学习态度

积极转变传统学习态度,加强自我学习态度的调整,是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数学学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对此,学生首先应摆正自身学习态度,不能畏难和逃避,要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境和难点。在日常学习中,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探索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而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态度基础。

2.主动激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拥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不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进而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许多同学都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认为数学知识点难度较大,并且难以有效地掌握。对此,学生应积极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主动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激活自己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数学学习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结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不但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学习交流和问题探讨,更重要的是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小组成员每天都可以开展一些数学学习方面的小游戏,游戏内容以教学概念、定理和公式为主,如果小组同学无法顺利地回答问题,那么将给予一定的“惩罚”。久而久之,小组成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去整理和掌握数学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习题的演练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则应该尽可能地探寻更多的训练方法,不断强化思维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训练软件应运而生,同时也有大量网上课堂及学习资料可供学生使用。对此,学生应该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积极借助课余时间开展练习,以此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和训练。

4.加强学习方法创新

数学学习方法的创新,要坚持自我调控、相互评价的原则。首先,个人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围绕该目标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及时调整数学学习的心态。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即缺乏自我学习规划,学习起来毫无头绪。对此,学生必须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并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在取长补短中实现个人学习方法的创新。当达成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之后,应与同学进行相互评价,积极就其他同学的学习目标实现情况提出看法和意见,并根据对方的意见来纠正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不断挖掘个人学习潜能,实现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发散思维竞赛,在竞赛过程中不断加强个人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比如,在函数知识点的学习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切磋和比赛,共同探讨一道习题的不同解答方式,在激烈的竞争和讨论当中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个人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科目,数学学习是许多高中学生面临的头等难题。而通过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积极加强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同时对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应勇于探索和挖掘个人潜能,树立创新思维意识,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中激发自身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个人能力和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恳茂.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黑河学刊,2014(02).

[2]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

[3]侍雄.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思维与实践[J].赤子(中旬),2013(10).

[4]冯绍兴.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6(22).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创新思维高中数学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