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2-09 17:52许明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许明德

【摘 要】思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学自励的品质。”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彻底摈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乐于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笔者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遵循的原则及方式进行了阐述,期望对于教师的语文教学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原则;方式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进取精神,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標之一,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遵循的原则分析

自主性是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的出现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生机,教师可以将之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1.自主性原则

顾名思义则是让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自己选择最为恰当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进行不断的调控,能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独立的验证、操作、分析与表达,将知识的记忆过程真正的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

2.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即: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积极的参与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在参与活动之中,始终保持思考的状态,在活动之中寻求自我的发展。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参与到学习之中,产生积极的思维与情感,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

3.实践性原则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然在教学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实践空间,启发学生思考、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互相进行争辩、讨论;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观察、分析、调查、讨论与表达的空间;只要学生能表达的、能展示的都要给予学生自己表达、自己展示的机会,对于不能表达,不能够做到的,也要鼓励学生努力表达,努力去做,要充分利用好实践环节,发挥学生的聪明与才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1.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堂导入是否精彩,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便预示着此节课是否具有成效。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促使学生积极且自主的进入到学习之中。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狮子与鹿》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动画播放功能,为学生播放动物园的动画与视频,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萌生想要了解他们的欲望,这样课堂氛围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动画充分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巧妙的问:“学生们你们最喜欢哪些动物呢?又想了解哪些小动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答道喜欢“狮子、老虎、小马儿、大熊猫、长颈鹿等等”,这时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的说,今天的新课讲的就是狮子与鹿的故事,我们来探讨一下描述了这两个可爱小动物的什么事情。这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变得高涨起来,激发了学生极强的学习欲望,自然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目,更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在教学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氛围,要给学生创建民主、平等、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善于深入探究的能力。而想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宽容的对待每个学生,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尊重学生间个性差异,对于学生错误的观点或者不恰当的想法不能予以否定,而是要巧妙的进行点拨,使学生自主的进行观点的改善,更加正确的学习与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善用激励性的语言:“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是一个非常棒的好学生”、“你是教师非常欣赏的学生”等,不断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发言的状态,使每个小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学习的欲望与行为。

此外,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对课文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比如在学习《七步诗》之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对原文进行翻译,当翻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时,有个学生说:“煎,就是煎煎饼的意思。”全班哄然大笑。有的学生说:“煎即煎熬的意思,在这里主要是质问曹丕,为何这么急切的想要杀我呢?”有的学生说:“同根是同一个树根的意思。有的学生说:“不对,应该是同胞所生的意思。”还有的学生说:“古文与现代文翻译有较多不同之处,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在此课堂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加深了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3.巧用角色扮演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学会学习。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鉴于此,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巧妙地为学生创设多种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通过自主的动手、脑、眼、嘴等,真正的从中获取到新知识,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学习方式,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择文中的一个小故事,按照课文内容选择好扮演的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士兵等各种人物。学生为了更好的还原角色,便会反复阅读和研究课文,去认真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心理变化,自主的设计与每个人物相符的动作。这样一方面学生透彻的理解了课文,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另一方面真正的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知识,其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4.善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必须要教师在教学之中多给予学生创设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训练的空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组织多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完人教版的《鸟的天堂》一文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在班级中讲故事讲给同学听,还可以要求学生回到家之后讲给父母听,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自主驾驭课文的能力。再如在学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此文之中有插图,可以让学生图文并茂的去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使学生真实的想象到2002年10月19日全长工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时的场景。之后组织学生们尝试为此插图配上生动的解说词,进一步锻炼学生观察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时,要遵循好自主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的原则,从课堂教学着手,巧设精彩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巧用合理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还要积极地挖掘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成为新时期会学、会思考、会创新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安玉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5(09).

[2]余小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5(21).

[3]李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4(05).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