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生活情境,探寻数学本色

2017-02-13 00:48陈韦韦
考试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陈韦韦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必须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教师要巧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找寻数学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数学本色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巧妙整合数学教材内容,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持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积累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唤起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素养,学以致用。

1.巧设生活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小学数学新课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育理念。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教学更离不开生活。教师要联系生活巧设课堂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发挥数学本身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1.1巧用图片,引入新知。

赏心悦目的数学图片能吸引小学生眼球,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与新鲜感,为数学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利用图片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并不神秘。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用课件出示动画图片,及时定格,让学生观察。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春游。午餐时,我请小朋友们帮助自己给大家分东西:老师遇见难题啦,希望小朋友们帮助解决。“如果把6个橘子和3瓶纯净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学生很快想到了分法,橘子分完了,可是分纯净水时遇到了问题,纯净水每人一瓶后,还剩下了一瓶。我用动画演示分东西的方法,渗透“平均分”的理念。再出示蛋糕图片、老师要把这个生日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应该怎么分?强化“平均分”的概念。学生迅速回答:“给每人分一半就行了。”“一半”怎样用数学表示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数学问题。教师运用图片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枯燥的分数知识巧妙地化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自主探究,感知数学。

自主探究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建构。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中,而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学生根据生活情境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从而获得结论。例如,教学“找规律”时,我把学生带进操场,让学生在操场边上的每两棵柳树之间系上彩绳,然后仔细观察“系好的第一根彩绳需要几棵柳树”?试着再系一系,猜一猜:系好两根彩绳呢?三根呢?让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感悟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再让学生观察校园外电线杆与电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使数学活动更翔实。从真实生活中找出数学规律,实现由抽象的数学向生活的有效过渡。课堂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2.妙用生活实践,探寻数学本色

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以形象为主,吸引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主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感悟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陶行知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2.1动手实践,升华认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理解,从而升华数学认识。在亲自操作中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画一画、拆一拆,体会数学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生活中的演示操作,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分桃子》一课时,我给每组发9个桃子和5个盘子,让学生在小组里操作。把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个盘里放的桃子个数必须同样多,有几种放法,能放几盘?学生兴致勃勃地动手实践,小组汇报后,教师从中选出五种方法:如果每盘放3个,即9÷3=3(盘);如果每盘放9个,即9÷9=1(盘);如果每盘放8个,即9÷8=1(盘),多1个;如果每盘放4个,即9÷4=2(盘)多1个;如果每盘放6个,即9÷6=1(盘)多3个。学生在分桃子中大胆想象、不断创新。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开启全部智慧,使数学课堂“活”起来。我让学生观察五个算式的特点,总结出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立刻总结出可以分两类: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桃子。我进一步总结:能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是以前我们学过的;那么,分完之后还剩余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信心。

2.2联系实际,体验数学。

生活中处处用数学。教师要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满足小学生求知欲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单纯的讲解学生不感兴趣,如果运用购物情境,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如爸爸带小明买运动服,一套运动服要用96元,爸爸带了126元钱,应该怎样付款呢?还剩多少钱?学生小组合作,想出许多种付款方式,并且理由充分。学生能按照“付整找零”的方法给收银员拿出100元钱,找回4元,再加上26元,算式126-100+2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特别有成就感。

总之,小学生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创设有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动手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用途。拓宽小学生的数学视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激活小学生创新思维,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付井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浅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4(05):97.

[2]吴婷.基于生活化课堂教学探讨小学数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210.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