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抒写,艺以显道
——周益民书画艺术评析

2017-02-14 02:43张贤根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益民性灵书画作品

张贤根

性灵抒写,艺以显道
——周益民书画艺术评析

张贤根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艺术旨在揭示与阐发人类的内在精神图式,以及对这种精神图式的视觉性传达,并由此勾连社会、历史与人的生活际遇。从周益民的书画作品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还在审美享受中感悟到艺术的真谛。因为,艺术表现往往既是视觉的、审美的,同时它还关乎人的性情与心灵,而且更成为一种对道的本真的切近与通达。

通过欣赏可以发现,周益民的书法作品笔触朴拙、厚重,体现出艺术家率真的气质与性格。书写得大都很沉稳、大气,且不乏洒脱与飘逸,既遒劲、雄健,又刚柔相济,情深意切,字如其人。在书法创作中,艺术家走笔枯润互衬、弛张有度。那看似随意游弋的意识流线条,其实正是艺术家心性的生成之物。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呈现出了一种基于性灵与超脱的精神张力。

周益民的绘画设色润泽、饱满,也浓淡相宜、收放自如。在平和简静的感觉印象里,显露出的却是不息的盎然之生机。同时,他的不少写意画作品,与其说是对物像自身的描绘与再现,还不如说是他对往日经历的一种追忆。一切失去的时光,无疑都在绘画作品的意象里得到了珍视与感怀。艺术家的回忆凭借图像把过去的经验,投射到当下生存境域加以审美与文化重构。

在周益民那里,以书入画、以印入画得到了惟妙惟肖的贴切安排。实际上,这种介入并非什么外在性的摆放或安置,而是书法与绘画在性情上的彼此呼应。在这些书画作品里,书法与绘画发生着不可相互替代的互文式对话。而且,书与画相得益彰并构建着一种充满情致的意境,这相关于书画在文化与精神上的同构,而这种同构是人怡情养性所不可或缺的人文语境。

远离浮躁与急功近利,周益民选择了沉潜、坚守与厚积薄发,再加上他深厚的史论底蕴与文化积淀,这些都为作品创作提供了良多的灵感与启迪,促成了艺术作品意味与情趣的生成。书画艺术从来都是与人格修炼、知行合一分不开的,并把所诉诸的个体情感与人伦灌注到文化传统中去。作品既弥漫着浓郁的、无处不在的诗情画意,而力透纸背的艺术感染力又让我们流连忘返。

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艺术家表达了对文人画的自由精神的崇尚与向往,致力于审美意象的当代阐发与现实关怀的生成性关联。在周益民的书画艺术里,我们既可以游情翰墨、陶冶心智,又无不侵润在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里。在这里,道法自然,大道至简,显然既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旨趣与真切感受,也是书画艺术所追求的审美、文化与精神的至境。

与作品的相遇,既可以感受艺术的视觉与心理的愉悦,还参悟到艺术家澄怀观道所生成的禅意。朴实、率真与不拘一格在作品里的并行不悖,构成了周益民书画的艺术风格与精神特质。在实质上,艺术其实从来都不在道之外,它自身就是道的本性彰显。周益民的书画作品所表现出的意象,既是一种对道的审美感悟与自我的心灵建构,同时也表征了他深刻的生命体认与难以割舍的人文情怀。

张贤根 教授 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秘书长 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猜你喜欢
益民性灵书画作品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看不见你的脸
杂说书家之性灵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少儿书画作品8幅
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