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2017-02-18 09:23■徐
教书育人 2017年22期
关键词:成才健康成长学习成绩

■徐 凡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徐 凡

由于受当今社会上某些观念与风气的困扰和影响,不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就不顾各自家庭条件的差异和孩子自身条件的不同,而一厢情愿地带着自己的孩子盲目跟风。其实,教育管理孩子这件事,就像种庄稼要因时因地制宜一样,要因时因人而异,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我们在关注孩子们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要孩子成才,而不管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成才却是孩子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从孩子的实际愿望出发,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爱好与潜能,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去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家长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成绩好的,不沾沾自喜,不自满;成绩差一些的,也不怨天尤人,不气馁,要有正确的成才观和价值观。

不是每个孩子长大都要成为精英的,而社会上更多的是普通劳动者。“没有坏的儿童,只有坏的教育”,给予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要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管理好孩子学习的重点。一个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能自己管理好自己,从而读好书,学好本领,做好事情;但一个孩子要是养成了坏习惯,那就难以自己管理好自己,也就不能好好读书,甚至去做坏事,走向违纪违法的道路。

大家都应该熟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重要,记者不禁疑惑地问:“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他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出人意料的回答,表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准确把握住最佳教育时机,认真、耐心、细致地对孩子们进行养成教育。

三、要树立正确的家长行为准则,为孩子的成长起到示范作用

在管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最核心的需求。当然,作为家长不仅仅是要想到教育孩子怎么做,还要想到自己在同样的事情上该怎么做,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位家长都要树立一种行为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以身作则,处处起示范作用。我们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认真学习做功课,自己也要经常在家读书学习;教育孩子不要一直看电视玩游戏,自己也就不能整天在家看电视打麻将;我们的孩子要经常在家完成作业、温习功课,家长就不能通宵达旦上网玩游戏。家长的习惯行为动作往往会变成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

四、要多一份耐心,善于等待,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家长要善于引领孩子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孩子成长成才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孩子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赛跑,谁先起跑,前两圈谁快一点慢一点根本没有多少意义,最初的领跑者往往都不是最终的优胜者。

看到孩子学习成绩的暂时落后,家长、教师常常会“恨铁不成钢”,这种着急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难以对孩子产生教育与促进作用;而这种着急的心态却反映出了我们不善于等待,急于求成,缺乏耐心的教育观念。面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与困扰,学习成绩一时难以取得有效的进步与提高,我们有时不能很好地引领、启发孩子进行认真思考;我们不去欣赏孩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创造性火花,只是经常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进行盲目的攀比,往往伤害了自己孩子的自尊心。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有耐心,懂得等待、善于等待,始终守望孩子们学习、心灵成长的路程,让孩子在希望中成长,让孩子在肯定中进步,让孩子在自信中长大,让孩子在和谐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猜你喜欢
成才健康成长学习成绩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名落孙山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