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张扬个性

2017-02-18 09:23■王
教书育人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个性化深度文本

■王 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张扬个性

■王 霞

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的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语文课堂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构建高效阅读的课堂。

一、多元有择,深度对话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体验进行教学。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从学生的多元感受中进行选择,对重点问题进行细读品味,同时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在文本中的主人公斯帕拉捷身上你发现了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走进文本深度探究,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看法,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例如执着、好问、细心观察以及爱思考等,而教师就抓住这样的认识基础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但是教师也意识到如果将这些内容逐一讲解是不可能的,毕竟课堂时间有效,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善于思考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同学们,在大家列举的诸多优秀品质中,你认为在他解开蝙蝠夜间飞行奥秘的过程中哪种品质起的作用最大?”学生们回答:“这和斯帕拉捷爱问为什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回答自己这样选择的原因,于是学生们提出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观点。

学生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多样化的感受,面对学生的多元感受,课堂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选择,让学生立足文本,回归文本,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

二、作家卡片,辅助品悟

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不强,同时知识储备也不够丰富,这就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困难,而作为教师,就要抓住文本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作家卡片,鼓励学生整理作家的资料来辅助品味咀嚼课文内容,实现了拓展学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的目标。

例如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思想。但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小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首先为学生补充了关于作者冰心的相关资料。冰心,乐意奉献爱,追求真善美,可以说这也是她做人的准则。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让学生认识到《只拣儿童多行处》这篇文章中冰心融入的正是这种真诚之爱,体会文本中冰心对于孩子的爱。

这样,有了对作家经历的辅助学习,学生的深度阅读文本就有了基础,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作家卡片,让学生们轻松把握文本的情感,同时教学资料的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认知的广度,有助于学生的深度体验。

三、个性作业,尊重差异

个性化的教学不仅体现在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还体现在完成作业的环节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创新型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做法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本的主要内容,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抓住林冲这一人物进行形象分析,写一写自己对于这一人物的看法;阅读《水浒传》,从里面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深度阅读,并给同学们讲一讲;自由结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主编演课本剧。这样的自助餐式的作业形式非常灵活,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自由,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设计的“自助餐”形式的课堂作业,将不同层次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不仅消除了学生阅读的畏难情绪,而且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而教师要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入手,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自由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永安洲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个性化深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深度观察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