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推动学生的品德教育

2017-02-18 09:23丛玮玮
教书育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生情境情感

■丛玮玮

让“情感”推动学生的品德教育

■丛玮玮

当前,人类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但精神生活却亮起了红灯。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将关注点都放在了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上,教育的内容偏重于知识、技能,而相对忽略了心理、情感、道德的健康教育。基于此,将情感渗透于小学各个阶段,可以促进小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能明辨是非,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拥有健康、阳光、快乐的生活。

一、巧设情境,调动情感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思敏感。因此,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打造有声有色的课堂——一幕幕场景、一首首音乐、一段段解说、一场场表演……再现生活情境,唤起小学生的记忆,不断叩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情境教学模式要远胜于说教或者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做到了融情于“境”,切实让学生“动了心”。

例如,教师将准备好的视频播放出来,画面中,一个妈妈正在大声训斥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就知道玩!”“你怎么这么笨!”“快点,别磨磨蹭蹭的”……熟悉的场景让很多学生屏住了呼吸,深有同感。于是,我打开了录播视频(学生并不知道),让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我妈妈总是嫌我笨手笨脚,但是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也很着急,妈妈,能再等等我吗?有的说:每次考完试,我都不敢把成绩单或试卷拿回家,因为妈妈总是会骂我。其实,我很听话,认真听讲,但考试时特别紧张,总是马虎,分数总是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她总说,你看别人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会考90分呀?当一段段剪辑的视频通过微信平台传到每个家长手里时,他们的反应非常大,也纷纷录下了一段心里话发给我。在第二课时中,我播放了这些语音,有的学生偷偷流下了眼泪。

“情感是最好的媒介”,让教学触动学生的心弦,直达他们的心底;让学生触景生情,点燃学生的情感,那么,教育目标就实现了。

二、榜样引领,激发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极具感召力。教师让学生或者领略古代圣贤的风采,或者走进现代英雄和名人的故事,或者学习楷模的精神,以故事会、诵读会、颁奖会等形式进行,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获得前进的动力。

学生学习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知道了很多先烈的英雄事迹,明白了团结的意义,懂得了幸福来之不易的道理。随后,班级举行了诵读会,学生们朗诵了事先准备好的诗歌、散文。李子文同学深情诵读了《保卫黄河》,张晓同学激情诵读了《我爱你,中国》,而姚静同学则用自己独有的嗓音给我们带来了《长江之歌》,甜美而温情,带着真挚的情感。就这样,从故事到诵读,又从诵读到谈感受,学生们收获颇丰,深刻领会了“长城”精神。

听了故事,学生有了感触;诵读了诗文,学生们心底流淌着激动、感动,铭记了英雄、模范们的感召精神。

三、模拟实践,深化情感

为了让小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模拟、实践就必不可少。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巩固认知、升华情感。如学生喜欢的职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既让学生过了一把表演瘾,又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各个职业的特点,从而让小学生能深入理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如学校定期举行的走进社区活动,让学们生直接体验了生活,懂得了生活的哲学和道理。

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了方案,以未来市长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就职感言和今后打算。别小看学生的想法,里面有很多精粹,让我听到了他们的心声。一个学生说:我要做一个环保市长,先从治理污染开始。鱼儿没有干净的环境,怎么能活蹦乱跳?孩子们没有一个干净的环境,怎么能健康成长?让每一条小溪变得清澈,让每一座山坡长满绿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站在蓝天之下……字字真言,句句真情。这是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是他们勇于担当的体现。

德育绝不是口号,更不是说教,只有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从认识层面走向行为层面,教育管理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情感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因素,缺少情感的教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基于此,学校应重视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探索,找到更合适的情感教育的方式,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宾山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境情感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是小学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