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

2017-02-18 09:23张国丽
教书育人 2017年22期
关键词:蒙田敬畏人文精神

■ 张国丽

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

■ 张国丽

“在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中,教育应当是最具有人文意义的活动,理应最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词来源于西方,原文是H um ani st i c spi ri t。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因此人文精神就其本源而言,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简言之,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两相对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中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尊重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凸显了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授课时,一定要多关注人文精神在课堂中的渗透。

蒙田的短文《热爱生命》是对文艺复兴核心精神“人文主义”最好的注解。在这篇文章中,蒙田指出,生命是多姿多彩、富有乐趣的,要学会享受生活。中心意思主要集中为以下三点:1.既然说到享受生活,那就应该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比如不想上课就不上课,希望经常与朋友聊天就买一部手机等。2.生命的宽度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意义,有意义的人生宽度得以延伸,无意义的人生宽度得以缩减。3.生命之中,最主要的是过程,要将短暂的人生过得精彩纷呈,活在当下。

蒙田在这篇文章中要告诉我们的是生命过程的重要性。在分析完作者表达的主旨之后,文中说:任何事情都可以说是一个过程,当我们现在回想小时候烦恼的事情,会觉得好笑,可是当时却着实让我们难受。学习也是一样,从小学,到中学,到未来的大学,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会经历心酸苦辣,也会体验到精彩纷呈,还会感受到精疲力竭。这些欢乐,这些苦恼以后都会成为自身宝贵的财富——或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我只希望你们为所当为,顺其自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至于结果要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坦然接受。

在这一节课中凸显过程的重要性,主要是考虑到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评价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只是以分数作为依据来评价学生,这样“后进生”在教师心中总是“差生”,平时缺乏对他们的关注。只关注班级中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不利于所谓“差生”的发展,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种评价的方式显然没有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着眼,未体现出教学中的“生本中心”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是以分数对他们进行评价。这样,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成绩好的学生也想方设法进一步提高已有的成绩。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本,促进他们的发展。

当课程进行到必修一第四单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时,笔者对本文的解读立足于对生命的敬畏。敬畏生命是人文精神最集中的表现,忽视生命的人必然是人文精神淡薄的人。现如今,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生命采取轻视态度,动辄轻生。班上几位学生因为忍受不了批评,表示找寻不到生活的意义,我们若将其当成一种威胁,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不敬畏。现今在我国,有很多学生因各种原因而选择了结自己年轻的生命,其中以中学生为主。因此在学习本文时,笔者多次强调学生们要敬畏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若因一点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生命,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父母的不负责,父母含辛茹苦的将子女养大,他们希望看到子女快乐成长,学有所成。除了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来谈论生命的重要性之外,笔者还会提及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之中都会有酸甜苦辣,我们要学会品味人生,成功应对挑战,才会在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这是我们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重要的职责。■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蒙田敬畏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阅读蒙田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
妙 答
妙答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蒙田笔下“旅行”一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