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院士故事 润泽生命成长
——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

2017-02-18 18:5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学政史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院士思想品德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范君召

讲述院士故事 润泽生命成长
——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范君召

今天是一个讲述中国故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倾听中国故事的时代。中国故事可以是一篇历史佳话,也可以是一段人生足迹;既可能是名流贤士的传奇经历,也可能是黎民百姓的温暖感动;既可能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历史经典,也可能是闻所未闻、不为人知的人生乐章。

“院士”在我们心目中都是科学界的精英。中学生对他们大都很陌生,对他们的精神记忆更是少之又少。院士们的成长故事非常励志,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是中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失的“钙质”。他们的成长故事为中学生的成长树立了新的航标,但当下院士群体长年累月埋头科研,除了每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尔贝尔奖等一些重大颁奖活动之外,各种媒体对院士聚焦的也不是很多,他们身上的故事也鲜有被挖掘和报道,中学生与他们有着太多的陌生和距离。

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开启了院士的中学时代与当下中学生的对话之窗。其中思想品德A卷第13题,就是一道讲故事、听故事的试题。这既适应当今这样一个“大讲述”“大倾听”时代,又为考生的成长寻到了一座精神坐标,让考生在倾听中传承他们的精神品格,留住他们的精神记忆。该题立意高,视角新,接地气,是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价值立意妙手笔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性是课程的首要特性,价值观是课程的灵魂。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命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命题始终,以求达到题题洋溢价值观的气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考生在作答中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精神的养育。

中学生的“三观”尚未定型,需要不断地淬炼和引领。但价值观不能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也不能机械地植入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需要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对于今天的中学生而言,讲故事是最好的媒介和“引桥”之一。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A卷第13题,便是在借助“中国故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本题通过传播院士的人生故事,为考生们的成长助力加油!院士们在中学时代并非人人都是“学霸”,也并非人人都读名校,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品格,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持之以恒、从不懈怠,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本题妙在抓住了院士这个特殊的群体,同时又突出了“中学时代”,使充满正能量的院士故事更易走进考生们的心灵世界,无形之中用“院士的中学时代”来调整自己的精神坐标,来比照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设计,获取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和精神能量。

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受篇幅所限,故事讲得虽然不够完整、动听,有点儿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但毕竟给考生打开了一扇“对话之窗”,为他们的人生寻找到了一处“精神高地”,引领他们去思考、感悟自己的人生,继续发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追问。这一切都可以让考生在感兴趣的话题中思索,在有人生参照的坐标系重新定位,在有共同成长经历的中学时代里找寻到勇于挑战的自信,唤醒自我发展的欲望和动力。

二、材料经典接地气

经典的中招思想品德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选材好。什么样的背景材料是好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的材料就是好的:一是话题富有前瞻性;二是内容聚焦现实性;三是思想深邃,能够传承;四是紧贴学生生活。该题选材兼具最后两个特征。

同学们对院士们很陌生,对他们在不同领域里的卓越贡献也是了解甚少,但是一讲到他们的中学时代生活,便一下激发了考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迫切想了解院士们的中学时代是怎么度过的:他们有没有遭受一些挫折或打击,他们在学习中有没有困惑或者考试成绩不好的,他们是怎么面对成长的烦恼等诸多问题。这一点足以去激荡考生的思想,搅动考生心灵世界的“涟漪”。在背景材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当中既有教育世家之子,又有山村农民后代;既有少年成名的“学霸”,也有高考落榜的崛起者;既有完成中学学业的,也有中途辍学者;既有酷爱读书的“书虫”,又有爱好广泛、兴趣多元的“智多星”……考生在阅读此段材料过程中,更多的是获得了一种平等感、亲切感:院士们的中学时代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样也遭受了这样或那样的坎坷。考生在阅读之后,自然就会喜欢上这段与自己成长经历十分相似的故事,自然就会走进并融入材料所给的情境,去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无声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

三、院士故事润无声

院士,在大部分中学生的眼里,往往是只埋头做学问或科学研究的。对整个中学生群体而言,对国内当代的一些院士的成就更是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他们的成长经历了。但院士们的成长故事,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对中学生来说太宝贵了。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种种选择时,需要一些卓越人士来引领:怎样正确对待困难或者挫折,该怎样接受成长中的“我”,如何去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等。院士的中学时代的经历间接地给出了答案,为中学生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灯塔,让中学生在阅读故事、感受故事中获得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充盈生命成长的能量,去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故事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会在故事中学会判断、选择和坚持,会在与故事的对话中吸纳、反刍和感知。而教育的最佳契机就是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懂得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航向。

四、问题设计平见奇

试卷中问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科知识,而且是要为考生打开一扇思考之窗、智慧之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讲,有感而发,在解答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关注核心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该题的第(1)问,“了解院士的中学时代,请谈谈你的感悟”,其主旨就直指“感悟”。读了院士的中学时代的概述,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很多的感想:尽早要树立远大理想,坚持终身学习意识,培养高雅情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奉献中实现出彩人生等。考生在答题时只要能够围绕不同的方面,提炼概括出一个观点即可。这样的题目非常适合开卷考试,也杜绝了“猜题押宝”,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2)问,“请你为即将初中毕业的自己和同学们撰写两条青春励志语”。其实,本问就是让我们歌颂壮丽青春,书写出彩人生,既鼓励自己,又激励同伴,让更多的同龄人都能够珍惜时间,立足当下,明确目标,传播正能量。本问看似是没有过多的学科知识要求,但设问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性,更多地倾向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依然把问题的主旨锁定于“成长中的我”。在活动与探索题里,我们不必再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这样的逻辑束缚,而是要回归到思考、感悟、启迪和行动上来。这样的设计看似平淡,但实质上却包含着命题人对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巧妙渗透和恰当切入。

五、知行合一明方向

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不是道德的知识掌握情况,而是知行合一。教与学只有把道德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更好地把“知”与“行”对接起来,实现知行统一,这是当前学科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事情。

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既需要接受、体验、内化,又需要吸收、外化、践行,让学生在“悟”中明理,在“行”中外显,真正做到学以明理,知行统一。该题在设计时,更多的是借助特定情境,让学生走进院士的中学时代,借助问题导向,从内化走向外显,从价值思考走向行为选择,为学生的人生指明方向。在严肃的考试氛围里,考生在与背景材料的对话中、在试题作答的思考中、在走出考场后的探问中、在面临选择的主动抉择中实现了自身的精神成长,也在个体生命价值的排序中实现着人生价值的重建。

总之,一道好的中招考试试题,不求有多么华丽的外表,但求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不求有多么高大上的格局,但求能够动之以情,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求能够考查学生多少知识点,但求能够唤醒学生的心灵,充盈生命的能量。2016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第13题,做到了价值立意与核心素养的统一,做到了经典材料与巧问妙思的统一,做到了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统一,堪称一道经典试题,浓缩着试题研制者匠心独具的智慧。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意味深长。

猜你喜欢
院士思想品德试题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选择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