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课堂程式化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2017-02-21 15:59黄芳
职业·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程式化对策课堂教学

黄芳

摘要: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模仿和照搬教材参考书和一些优秀示范课内容,导致程式化教学风盛行,教学效率低下。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探讨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程式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和进行的改革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程式化 课堂教学 原因 对策

大部分人对计算机课程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计算机课程缺乏可教性和可学性。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难以达到互相配合的默契,导致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进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老师辛苦准备的公开课,往往因为期望值过高而收效甚微,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反应平平,其原因就在于大部分公开课内容和形式都大同小异、缺乏新意。而平时的计算机课堂甚至大多已经缩小简略到只剩下“任务驱动”一个步骤,返璞归真至最原始的“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练习”模式。计算机课堂教学似乎正卡在一个别人理解不了自己又突破不了的尴尬瓶颈期,即使面对中职教育改革大浪潮的冲击,也洗刷不了明显的传统教学印记。这种记忆式的、带有很强机械性的教学,由于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导致我们的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一、程式化教学的弊端

所谓程式化,就是刻板地按一套固定的框架开展教学活动,把教学当成死板的程式。教材是死的,课堂是活的,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诠释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可是在实际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信息单向传递,教条和经验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长期形成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如“填鸭式”“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阉割着课堂的鲜活的灵魂。

1.限制教师教学思维的发展

曾经有人把知识比喻成一个圆,圈内是已知的知識,圈外是未知的知识,以圆的面积为界,面积越大,意味着获得的知识越多,同时也意味着接触到的未知的世界越大。如果教师心甘情愿地借着学习、指导、借鉴的理由,为自己寻找、编织一个又一个的圈圈点点框架,就会将自己捆绑在里面,动弹不得,以致由此养成的依赖性、惰性,也渐渐膨胀,吞噬了创新性与积极性。

2.降低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不可否认学生是一堂课的主角,而教师就像是整堂课的导演。一名好的导演应该在把握大剧情和大方向的基础上能让主角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创造精彩。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上课时,只需要把握大方向,保证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向正确即可。

如果教师喜欢把操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好实际的课堂与设计的教案一样,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容不得半点差错,甚至包括学生的反应与操作能力。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究竟是分配给他们更多的模仿操作时间,还是交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探索、自我领悟时间?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但程式化的计算机教学用机械的模仿训练占据了学生想象空间,用固定的操作程序阻碍了学生直接的灵魂冲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渐渐失去。

3.阻挡学科的多向发展

教学活动,本来是一种师生紧密配合的复杂的灵活的脑力劳动,由于教材和学生的不同,形式是多样的,变化是无穷的。将一套固定不变的程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教学,无疑是行不通的。长时间以来,计算机教学跳不出抛出任务、教师示范、任务驱动、任务拓展、流于形式的小组协作、课堂评价等等框架。在频繁开展的各类计算机教研活动展示课中,都能找到上述框架的影子,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是数学题目套用公式一样,因此以不变应万变,只能把计算机教学搞成僵死的东西。

二、造成教学程式化的主要原因

任何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原因肯定不是单一而是多方面的,在庞大又复杂的教育体系里尤为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程式化的出现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下面,笔者就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导致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程式化的原因。

1.貌合神离的知识生活化

所谓知识生活化,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将服务于生活。这一特点在计算机学科中尤为明显,教师所举的案例、学生练习的习题、小组协作的项目等几乎都与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当然,这是所有教师都喜闻乐见且应大力提倡的。但是,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偏离了最初的轨道,只是表面的形式主义而并没有深入到内涵使知识与生活完全融合,那么就变得有些得不偿失了。

经常会接到毕业或实习学生关于计算机问题的咨询,撇开电脑硬件故障这种复杂的问题不说,就连基础的word查找替换、Excel排序筛选,很多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重点强调的知识点,怎么会在短短的一年半年之内就被他们扔掉了,追问原因,都说,印象不深,考试一过基本就忘了,上课也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老师做题的步骤,并没有深入了解和探寻题目的深层次意图。教师预设的课堂情境与任务驱动,似乎偏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忽略了他们的真实困惑,缺乏深刻、到位的学情分析,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强烈的求知欲,而这些名义上来源于生活的知识,究竟有没有达到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最终服务了生活,或许可以从这个点窥见一斑。

2.照搬照抄的生硬模仿化

如果说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职学生的模仿尚可以理解,那接受过高等教育与专业师范教育的成人教师的刻意模仿就显得相当不明智了。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是以教材、教学参考书为蓝本组织教学的,不可避免地出现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

教学参考,本意是让教师在讲课时用以借鉴或佐证的,可现在稍为留意便会发现,教学参考书已经泛滥成灾,逐步地从参考书发展到必参书。在计算机学科中,教材和教参已经演变为具体上课流程,细化到导入的情景、实施的任务、操作步骤的图解、拓展的技能操作练习等等的活体课堂书面版本,甚至还配备了包含有教学视频、案例源文件、操作样稿的教学光盘。自然而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完全依赖这些教材参考书。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调整与修改,没有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参照搬照抄,在经历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同系列同风格的计算机课之后,教师与学生都被“套”牢了。教师上课生硬缺乏感情,因为那些都不是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学生上课麻木没兴趣,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上课的流程在自己的书本里都有,毫无新意,甚至连下节课老师要举的例子都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

另一方面,一些刚上岗的年轻教师,会在学校指定的师傅带领下,把师傅讲的教学程序熟记,然后上课就一丝不苟地按程序去完成任务。一般来讲,师傅在传授教学技术的开始阶段,为了能让新教师尽快地走上教学的车道,是要讲一些框框套套及程序的,实际上,许多师傅在自己的课堂中没有一定的规矩和程序,越是教学质量好的教师越是讲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但许多年轻教师往往只得皮毛而不得精髓。

此外,一些公开展示课和获得奖项的教学设计也经常成为被模仿的对象,被原封不动地套用在了各个不同专业性质、不同学生层次、不同教学需求的学校与班级中。

3.客观死板的考试标准化

标准化,顾名思义,答案只有一个。翻开中职计算机期末考、会考、中级工考证的试卷,理论卷的题型几乎都是选择、填空、判断,技能卷也是给出已经定好的格式、颜色、版面等操作内容,只需做出与样稿一模一样的东西便可得满分。标准化好不好,还不能一棒子打死,其客观、公正的对教育教学进行量化的测量功不可没,但其造成的一大批死读书的考试机器也是有目共睹的。

学习计算机究竟是为了模仿操作,能够做出与别人相同的作品,还是为了创新创造,利用计算机提高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效率,相信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学会跑步之前必须先学会走路,学会创作之前必须先学会基础的操作,这无可厚非,但到了最后依旧只是把走路与基础操作当做考核的目标,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发展,让学生以为走路与基础操作就是他们的潜能能够开发的最大限度?很多东西不应该也不可能标准化,特别是考察学生的思维流程,心性、灵性的东西就更不应该用标准化。

三、改革程式化教学的对策

分析过后,不难看出,现行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程式化是多方原因促成的结果,有些是教师个体可以解决的,有些是教师本人解决不了的,其中最关键、最灵魂的因素还是教师,尤其是教师观念的改变。要想改革程式化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观念更新了,就势必带来教育手段的改变,手段变了,教学第一线形势必然会万紫千红。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没有一个全能的模式能让所有的教师一学全好用。下面,笔者就当前亟待澄清、解决的问题做以下探讨。

1.更新教育观念,洗心革面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个答案呼之欲出的问题,实践起来却有重重困难。比起花费脑力劳动让那么多不同的学生个体掌握渔的方法与技巧,很多教师宁可倾向于花费体力劳动自己打渔,然后喂给学生现成的鱼。有人打了个精彩的比喻,说教师本应像足球教练,学生是队员,可现在教师却成了球员,学生则成观众了。教育如果偏重了教,结果只能复制,往往是师生都各自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任务,但双方都没有任何提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至尾的讲,让学生跟着教师转,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于是,有教师提出,既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样的,教育如果偏重了学,结果只能是剪切,而不是裁剪。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放任自流,表面上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质上降低了课堂效率,不仅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体现,而且学生的主体价值被扭曲。

所谓教学是指有教也有学,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努力挖掘师生双方的灵性,便可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2.提高自身素质,以点带面

关于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質的文章与观点数不胜数,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喜讯,因为无论是哪种方法,尝试一下总归有利无害。结合本文观点,笔者给出以下三条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二是优化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教师的现实表现,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自我调控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

三是增强创新能力,扔下拐杖独立行走。拐杖当然是指教材、教参等参照物,教师不扔掉拐杖,中职计算机教学程式化的弊病就没法突破没法治愈,教师的主动性就很难得以发挥。教师理性地借助教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去解读教材同时点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3.多元评价方式,别开生面

标准化的考试体系,单一的教师评价,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学生缺乏自我表现、自我评价的意识。因此,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口头语言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也是避免课堂教学程式化的重要方面。

一是口头语言评价应真切、多用感叹句。如把略显客套的“做得不错”或“做得真好”换成“老师和同学们都被你的作品吸引了!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么?”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地思考、创作,从而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利用计算机特有的学科性质,制作课堂评价网站,进行自评、他评。学生可以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价,也可以对某个课堂环节或某个知识点进行感想留言,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如此,有利于教师多方位地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

三是多开放课堂,让更多的同行和专家走进自己的课堂,并及时进行客观有效的评课活动,相互交流,结合他人的评价进行反思与归纳,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一起创造别开生面的计算机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程式化对策课堂教学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河西走廊岩画图像流变及特征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程式化语言在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译英中的使用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