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7-02-22 06:27何小璐王向群张
中国医院 2017年2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医学生志愿

■ 何小璐王向群张 霞

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 何小璐①王向群①张 霞①

医学生 医院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医学生是医院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具体实践探索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主要介绍了北京某医院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实际案例,并结合问卷调查,提出建立完善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议,即医院通过适当引导和合理安排,培养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兴趣,完善监督制度,并通过持续改进保障机制的不断健全。

1 背景

志愿服务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落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医院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医院职工、在医院参与临床或科研实习的医学生、社会工作者等,其中,医学生志愿者往往占据大多数。作为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医院应该主动发挥志愿服务在医学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这一形式完善教育方式,优化教育过程,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

目前,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活动仍存在“节日化倾向”和“活动化倾向”的特点,即只有到了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时,经医院广泛动员招募才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又将志愿服务工作忽略[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目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主体的积极性不高,对活动的认同度偏低,参加医院志愿服务只是为了获得志愿服务证书以满足学分要求等;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医院志愿活动的发起方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合理调动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这种短期性的志愿服务效果难以持久,会将原本出发点好的活动办成一次性的“形象工程”,无法对志愿活动参与者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通过具体实践探索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2 案例分析

以某医院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为例。该医院自成功申请成为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以来,除不定期组织医学生参加重要活动日和节日志愿活动外,在每个工作日均设立志愿服务导医岗,安排包括医学生在内的志愿者参与服务。医院实施了如下举措:一是召集参与此类服务的医学生同医院职工志愿者一同参加培训,说明注意事项,以保证志愿服务质量,同时有利于医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目的,并加深对医院实际医务工作的认识;二是派专人管理医学生志愿者队伍,建立标准的志愿服务流程,并设立年终考核制度,奖励优秀志愿者,增强其长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动机。

为进一步客观了解医学生对于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态度和想法,促进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常态化,该医院针对在院的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能接受的志愿服务强度(频率和时间)和对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等。

2.1 调查结果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有效回收率为94%。在66名有效调查对象中,男生22名(占总人数33.3%),女生44名(占总人数66.7%);年龄21~32岁,平均25岁。

2.1.1 被调查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与意愿。在被调查的66名医学生中,有36人参加过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占总数的54.5%,30人没有参加过,占总数的45.5%。对于“您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这一问题,仅1人(1.5%)表示“不乐意”,2人(3%)回答“不太乐意”,26人(39.4%)回答“视情况而定”,21人(31.9%)回答“很乐意”,16人(24.2%)回答“非常乐意”。

2.1.2 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的医学生能够接受的服务强度。对于“您能接受什么样的志愿服务频率”这一问题,除去1位选择“不乐意”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另外65名医学生大多数选择每半月1次(占总数的21.5%)或者每月1次(占总数的41.5%),见表1。

对于“您能接受每次进行多长时间的志愿服务”这一问题,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每次能够接受1小时(占总数的30.8%)或者2小时(占总数的44.6%)的志愿服务时长,见表2。

2.1.3 被调查的医学生对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请列出您对我院志愿服务工作的其他意见或建议”这一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扩大志愿者人群”(53.0%)、“增加服务内容和形式”(57.6%)、“定期培训”(54.5%)3项选择的人数均超过半数,见表3。

2.2 建立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议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结合案例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2.2.1 适当引导,增强医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4.5%的医学生均有过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经理,且56.1%的学生“很乐意”或者“非常乐意”参与志愿服务,说明医学生并不排斥参与志愿服务。在此基础上,医院应适当加以引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现场培训、网络视频教育、发放文字材料等形式,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理解志愿精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觉悟,增强医学生长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杜绝学生“被志愿”现象的发生。

2.2.2 合理安排,提高医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本次调查中,有39.4%的学生对于“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的回答是“视情况而定”。出现此类现象,除了学生要上课、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等导致时间紧张无法抽空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外,医院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研究发现,纯粹道德实践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已不能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学生往往把志愿服务与个人成才和价值实现相结合,在为他人和社会贡献的同时,期望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实现自身价值,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2]。因此,医院应该通过改进志愿活动内容、形式和教育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每月1~2次的志愿服务频率和每次1~2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最容易被医学生接受。因此,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组织者应注意为医学生提供能够接受的志愿服务强度:两次志愿活动间隔时间太长,比如1个季度或者半年,容易让学生淡化志愿服务意识,应付了事;活动组织太频繁,间隔时间太短,则又容易加重学生负担。医院应注重顶层设计,建章立制,保障志愿服务制度化与规范化,合理设置不同岗位志愿服务的强度和志愿者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地推进医院志愿服务工作。

2.2.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生对现行医院志愿服务有很多改进建议。要想探索合理可行的长效机制,医院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方尤其要重视增加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定期开展培训、扩大志愿者人群,同时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增设志愿服务点,让志愿服务惠及更多患者。参与调查的医学生均积极提出建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医院志愿服务监督考核机制的重要性。不仅考核志愿者,也要考核组织者。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组织者可以双方互评,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持续改进,不断延伸和拓展志愿服务的受众范围,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创建志愿服务品牌,从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切实服务患者健康。

3 思考与展望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既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传授的主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一方面接受了教育,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给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带去帮助,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互助,一定程度地改变着社会风气,有利于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3]。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将来就业面临接触大量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更需要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培养人文精神。

表1 “您能接受什么样的志愿服务频率”问题回答情况

表2 “您能接受每次进行多长时间的志愿服务”问题回答情况

表3 “请列出您对我院志愿服务工作的其他意见或建议”问题回答情况(多选题)

要想促进医学生常态化参与医院志愿服务,医院应适当引导、合理安排和持续改进,培养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兴趣。而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又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使医学生加强对实际医务工作的了解,强化“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帮助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真正在医疗行业树立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旗帜”。

[1] 吴韬,吴皓,孙大麟.上海某公立医院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2008,12(5):14-16.

[2] 关婷,郝徐杰,陈红.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378-380.

[3] 章琼.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思考[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6(4):91-9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long-term mechanism of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ed hospital voluntary service

/ HE Xiaolu, Wang Xiangqun, ZHANG Xia//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2):7-8

medical students, hospital voluntary service, long-term mechanism

Voluntar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ospital’s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medical students a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of the hospital volunteer service; besides, as the important base of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e hospital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give a full play to the superiority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to perfect the way of education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 process. So through the concrete practice, how to explore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medical students involved in hospital volunteer service is impera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one actual cases of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hospital volunteer service from a Beijing hospital,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hospital’s appropriate guidanc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motive and interest for medical students involved in hospital volunteer service. 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versity Six Hospital, No.51, Huayuan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PRC

2016-05-20](责任编辑 鲍文琦)

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张 霞: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E-mail:h6dangban@126.com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医学生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构建云南涉藏地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志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