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汉语“推测”的表达
——以部分情态动词和语气副词为例

2017-02-23 20:32李琪琨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客观存在情态语气

李琪琨,龙 涛

(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

初探汉语“推测”的表达
——以部分情态动词和语气副词为例

李琪琨,龙 涛

(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

“推测句”的功能是表达说话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预测。推测表达的不是一种情态语义,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操作过程,是一种言语行为。表达推测的语句是以主观认识为出发点,发出推测行为作用于客观存在,推测行为与客观存在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是匹配度的关系,即一个行为作用于一个对象从而产生匹配关系,而非相互依存。推测行为表达推测的过程可以从语气副词、情态动词“会”与“要”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使用中看出来。

推测行为;主观出发;作用力;客观存在;推测力;推测度

一、引 言

塞尔在其著作《言语行为》(1969)中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一个根本发生点或假设就是所有的语言实际都与言语行为有关,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他把言语行为分为五大类。

(一)断言类(Assertives) 也称描述类(Representatives)。告诉人们发生的事情或描述状况,如陈述、断言、结论等。

(二)指令类(Directives) 表达说话者想使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请求、命令等。

(三)表达类(Expressives) 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话者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如感谢、祝贺、道歉、抱怨等。

(四)宣告类(Declaratives) 说话者改变某种事态的这种言语行为,如任命、提名、辞职等。

(五)承诺类(Commissions) 表达说话者将要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恐吓等。

我们同意郑天刚先生在《用于推测时“会”与“要”的差异》(2002)一文的引言中提出的:“本文涉及的推测属于言语行为,指说话人将推测的结果传达给听话人,应隶属于塞尔所说的断言行为。”。举例来说,请对比:

1.明天可能要下雨。(1)天气预报说明天可能要下雨。

塞尔认为,两个句子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内容,但却表示了不同的以言行事行为。第1句是断言行为,第2句则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除此之外,前人关于推测的研究*乐耀:《汉语认识情态词“应该”用以表达传信意义》,《语言学论丛》,2013年第2期。多是从“情态”的角度出发,认为推测是众多言语情态功能的一种。如,刘亮(2013)提出:“推测范畴的本质不是通常认为的‘不确定性’,而是‘主观性’,推测表达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他认为推测属于情态系统也就是一种情态语义范畴。

笔者认为“推测”表达的是一种具有心理操作的言语行为,而不仅仅是表达一种情态语义。笔者同意刘亮提出的“主观性”的观点,但同时认为,主观性来源于行为本身,而不是表面上的语义。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三个问题:什么样的语句表达了推测行为,什么样的语句表达的不是推测?该行为的具体过程是什么?该行为又产生了什么具体结果?

二、推测的要素及其特性

关于“推测”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是“根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这里的未知事件并不一定指未发生的事件。如:a.他考上大学了。b.他也许考上大学了。说话人对于是否已经“考上大学”并不关心,表达的重点是对客观存在的不了解以及对客观存在的预判。这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推测的来源,一个是推测行为本身。有人认为推测的来源是客观的,我们是根据客观现象做出判断并发出推测行为的。而笔者认为推测行为来源于主观(说话人)对客观的认知。如:明天要下雨。并不是客观现象告诉我们“明天要下雨”而是我们观察客观现象得出的结论。观察,涉及多种视角与方法,每个人的观察都有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所以,推测的对象可能是客观的,而推测的来源实际是主观的。推测行为本身呢?郑天刚(2002)指出,“推测发生的前提有时候跟逻辑学的推理一致,有时候不一致。”郑先生指出了现象,但并未分析说话人的推测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先看几个例子:

2.明天要下雨。 (2)明天不可能下雨。

3.敌人要完蛋。 (3)敌人应该锋头正盛。

4.明天要开学了。 (4)明天不会开学。

两组语句都与现实相关,而且这两组相反的推测对于客观存在来说可能并不矛盾。两组句子既可都为真,亦可都为假。如果“明天”有发生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4和(4)就都为真。因此,不管哪一种推测,都有发生的可能,相应的也有不发生的可能。因此,推测是说话人根据所谓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是完全脱离客观实际的。因此说话人表达推测,完全是从主观出发的。根据会话原则(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说话要提供准确的信息,而当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又不能不说话的时候,表达的则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主观心理认知。说话人使用推测表达一种与客观存在脱离了的看法,是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操作。再看下列例句:

5.你要再吹空调,会生病的。

6.如果你不听话就会吃亏。

5和6表推测的部分都包含了推测行为“会生病”“会吃亏”。然而,“再吹空调”和“如果不听话”所表示的事件本身就不是客观存在。整个语句表达的是虚拟存在而不是真实客观存在。这种推测完全是一种意识流的推测。整个事件的立足点只存在于意识当中,而不存在于现实当中。因此也就没有了主观出发点。整个事件都存在于意识流之中,作用力不仅失去了主观出发的依据,同时也无法证明对象“生病”的存在。它们应当被称为“推演”。这种语句是没有任何推测结果的。

由于主观操作与客观存在脱离,推测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笔者把它们称作推测的两个“要素”。一个行为和一个对象即推测行为和客观存在。如2句分为推测行为:“A要X了。”与客观存在“天下雨。”。推测行为本身不能使推测对象产生任何的变化,这是它主观性的表现。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作用力作用于客观存在,不因对象的存在而存在,对象也不因作用力的存在而存在。对象要素具有必然性和不受影响性,即推测的结果无论与客观存在是否匹配,在现实世界中一定存在一个客观结果与推测结果相对应。如:他也许考上大学了。是一种主观推测,而这个人要么考上了,要么没考上,该事件的结果一定是存在的。该客观存在无论是预先的还是仍未发生,都与推测行为无关。因此表推测的语句都可以和排除主观性的语句联用,而不能和表示客观性的语句联用。如:

7.不是我说天要下雨天就会下雨。(7)*我决定了明天会下雨。

8.不是我说天会下雨天就会下雨。(8)*我决定了明天要下雨。

9.不是我说看样子会有大雨就一定有大雨。(9)*看样子我决定明天会有大雨。

10.不是我说那只猴子要上树那只猴子就会上树。(10)*我决定了那只猴子要上树。

从上面两组语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推测行为与这样的语句联用使得语句的主观性被完全消除,该语句也完全不能表示推测。表明了“推测”是一个有目标对象的主观性言语行为。而在推测的过程中,所推测的现象真正发生之前,是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在发生作用力的过程。我们把这种主观作用力叫做“推测力”。推测力不能对客观存在产生影响,使客观存在发生任何的变化。因此,推测力具有主观性。请看:

A:他可能回家了。 B:他能回家。

他应该回家了。 他应该回家了*“应该”有两个意思。《现代汉语八百词》:1.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2.估计情况必然如此。。

他要回家了。 他回家了吧。

他会回家的。 他可以回家了吧。

将A组与B组同表达客观事实的“他回家了。”“他可以回家了。”相比较。同时再将A组与B组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A组中说话人对于客观存在“他回家了。”并不关心,只是表达一种看法,表达的出发点完全不以客观存在为前提。而B组第1句表示该存在具有客观前提,“能”表示客观允许的条件,王伟(2000)将“能”的义项归纳为六种类型:能力、条件、该允、意愿、可能和祈使。王伟先生在统计了“能”的所有义项之后得出结论:“具备克服某种障碍或者阻力的使能条件。”很明显“能”是以客观存在为表达的出发点,不是人的主观操作。如:“客观上他完成了工作,客观上到了下班时间,客观上他被允许离开公司回家。”同样的,第2句表示“客观上家里发生了事情,客观上这里不需要他了,客观存在不允许他不回家”,第3句和第4句使用“吧”表示“客观上他不在这里,客观上所有条件都允许他回家”(孔庆蓓,2002)。这些语句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客观的。以上B组的行为对象“他回家”受到客观性的控制,即“他能回家。”就排除了“他不能回家。”存在的可能性。客观对象因行为的存在而存在,违反了推测要素的特性,即对象的存在与否不受推测力的影响。该组句子都无法表达推测。因此B组的语句都可以和表示客观的语句联用而不改变句义,如:

(B):他的身体状况决定他能回家。

他的妻子告诉他应该回家了。

我不知道他回没回家,但这里又不需要他,他回家了吧。

刚才工作没有做完,现在工作做完了,他可以回家了吧。

但与之相反的,表推测的A组语句不可以和表示客观的语句联用,如:

(A):*他的身体状况决定他可能回家了。

*他的妻子告诉他应该2回家了。

*他的身体状况决定他要回家了。

*他的身体状况决定他会回家的。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组语句的差别在于表达的出发点是否依赖于客观存在,是否具有主观性,是否具有独立性,即双方不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一切从客观出发的表达都不能算作言语推测行为。再看下面的例子:

11.法医推测这是个女的。

12.我觉得明天会下雨。

13.他认为这是个女尸。

表面上看该组是表示推测的语句,然而这些语句并不包含推测行为,不能实现推测。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能够实现推测的语句本身并不是在表达一个事实,也不是一个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然而上面这些语句本身不能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11中“法医推测”是个客观存在的行为而不是主观的心理操作。不符合推测力的特性。“这是个女的”作为一个对象存在的前提是“法医的推测”,也不符合推测对象的特性。该组句表达一个整体行为且是一个事实。因此下列句子可以成立。

(11)法医昨天推测这是个女的。

(12)我刚才觉得明天会下雨。

(13)我之前认为这是个女尸。

即“存在一个法医做出了一个判断。”;“存在一个说话人做出了一个判断。”。依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总结推测表达的构成,第一就是主观的作用力,我们叫做推测力;第二就是不受推测力影响的客观存在的对象。也就是推测力作用的对象。推测行为本身的主观性使得语句后面的客观事物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对象。推测力也决定了它的对象在句中表现出来的特性:若该作用力是推测力,那么对象的存在不受影响;若对象的存在不受影响,那么该作用力是推测力。反之则说明该作用力不是推测力。

三、推测力与推测度的词汇表现和句法表现

(一)推测力的词汇表现

前面说过,推测力是一种作用力。那么这种作用力表现在语言上就要求特定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它。笔者认为汉语推测句的表达要依靠推测词语。推测词语通过提供推测力来展现推测。汉语里能够承担推测力的词语有很多,根据推测力要求的主观出发点特性,笔者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态动词“会”和“要”以及部分语气副词“一定”“说不定” “大概”“必定”“也许”“可能”“好像”“兴许”“没准”“可能”“想必”为例。词汇的本质是单位,因此我们选取固化程度高,不依靠语境能够单独承担推测力的单位为代表词。郑先生提到,“推测的表达常通过‘大概、可能、说不定、也许、多半’……但使用更多的是‘会和要’,会和要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词不能与‘也许’等相提并论。”,它们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特殊与非特殊吗?或仅仅是不同吗?不同类的词承担的推测力又有哪些不同?先说语气副词的情况。请看:

C:他考上大学了。 (C):他一定/可能/大概/没准儿考上大学了。

他去世了。 他一定/好像/也许去世了。

他在家。 他必定/可能/兴许在家。

他回家了。 他想必/好像/说不定回家了。

刚才下雨了。 刚才一定/可能/大概下雨了。

C组语句表达一个事实,不含有推测因素。首先,变换组(C)与C组并不冲突,也就是说变换组对C组的事实进行了判断,C组里的事实到了(C)里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其次,变换组显然不是在表达客观事实,而是在表达主观看法。句子里都具有推测行为要求的要素。总结上面的分析,我们以A来代表事件主题,以X来代表事件对象,以便考察语气副词在推测句中承担推测力的情况。表达式如下:

A一定X A好像X

A说不定X A兴许X

A大概X A没准X

A必定X A可能X

A也许X A想必X

以上表达式表达了说话人对于事件A→X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操作,说话人主观上认为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很强,如“A一定X”“A必定X”“A想必X”;主观认为一般的,如:“A好像X”“A大概X”“A可能X”;主观上认为较弱的,如:“A说不定X”“A兴许X”“A没准X”“A也许X”。推测力由上述语气副词单独承担,作用于事件A→X。但推测力作为一种作用力必然是有大有小的,根据表达式,事件A→X发生的主观可能性有了不同的程度。它们之间形成一个连续体,即:一定、必定>想必>好像、可能>大概>也许、兴许、没准儿、说不定。从左到右推测力越来越小,表达也越来越客观。

再说情态动词“会”和“要”承担推测力的情况。情态动词有很多,但根据前面的分析,推测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主观性,因此凸显客观义的情态动词“能”“敢”“应该”“值得”等不入选。上面对 B组中“能”的分析说明它的表达从客观条件出发;对A组中“法医推测”的分析说明事实存在的动作也不能承担推测力。

依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要”和“会”义项的归纳:“要”为实义动词有四个义项,a.希望得到或保持 ;b.向别人索取; c.请求,要求 ;d.需要,应该;为助动词有五个义项,a.表示做某事的意志;b.须要,应该;c.表示可能;d.将要;e.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句。“会”为实义动词表示熟习、通晓;为助动词有三个义项a.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某事 ;b.善于做某事;c.有可能。分析上述各义项可以发现,未经语法化的实义动词各义项表示的都是实在的动作义,本质上都是客观存在不含有主观性,因此不具有推测力要求的主观特性。“要”为助动词的五个义项中a与推测无关;b和e表达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并排除主观因素;c和d与不以客观存在为转移,具有主观性,因此能够承担推测力。与“要”对比,“会”为助动词的三个义项中同样只有c是从主观出发。将D组变换例句与C组事实对比:

D:他会考上大学的。

他要回家了。

明天要下雨。

他要去世了。

他会回家的。

例句之中的“会”只能理解为义项c,“要”也只能理解为义项c或d。与上述语气副词相同,变换组D与C组并不冲突,也就是说D组对C组的事实进行了判断,C组里的事实到了D组里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其次,D组显然不是在表达客观事实,而是在表达主观看法,句子里也都具有推测行为要求的要素。我们仍以A来代表事件主题,以X来代表事件对象,关系式为:

A会X。

A要X。

表达式中“会”和“要”单独承担推测力,作用于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总结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推测的第一个要素即推测力及其特性可以由上述词汇来表现。

(二)推测度的句法表现

根据上面的分析,语句要包含两个要素,且二者产生作用关系,并且形成推测结果,即推测力作用于对象才能表达推测。我们把推测力作用于对象后形成的结果称作“推测度”。推测句就是这个结果的直接呈现,也就是说话人推测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推测度由“推测句”直接表现。那么,不同的推测度会有什么样的句法表现?

语气副词推测句的谓语部分通常表现为状中结构。推测对象具有不受影响性,如果只修饰该对象则推测度不会发生变化。“明天没准儿下雨。”与“明天没准儿下大雨。”的推测度是相同的。而语气副词的有无和选择即状中结构的特征则直接影响了推测度。如:

14.*这件事大家一定知道,还有人不知道。

15.*这件事大家必定知道,还有人不知道。

16.这件事大家想必知道,或许有少数人不知道。

17.这件事大家好像/可能知道,也可能有人不知道。

18.这件事大家大概知道,也许有一部分人不知道。

19.这件事大家也许/兴许/没准儿/说不定知道,也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可以看到,使用推测力不同的语气副词,语句呈现的推测结果也不同。说话人主观认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高为100%,最低为0,中间状态为50%(即肯定正反两方面的可能性)。语气副词推测句的句法关系式如下:

A一定X 推测度为10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为100%

A必定X 推测度为10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为100%

A想必X 推测度大于50%小于10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小于100%

A好像X 推测度为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为50%

A可能X 推测度为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为50%

A大概X 推测度大于0小于等于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小于等于50%

A兴许X 推测度大于0小于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小于50%

A没准儿X 推测度大于0小于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小于50%

A也许X 推测度大于0小于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小于50%

A说不定X 推测度大于0小于50% 事件A→X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小于50%

推测度结果跟语气副词承担推测力所形成的连续统完全相同,推测力越大推测度也越大。但推测句直接展现的是推测度的大小,因而“推测度”相对于“推测力”是表达的前景,“推测力”相对于“推测度”是表达的背景。

情态动词推测句则主要表现为述宾结构。从上面我们对推测句表达特征的总结可以看出来,推测对象作为一个事件而不受影响。然而这个事件是人类心理操作处理的对象,是被人类认知加工过的事件。而这种特征与述宾结构的构式意义相契合。根据构式语法,每一个构式都有一个整体的意义(Goldberg 1995)*请参看《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 张伯江: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73页,12—15行。,如“双宾句”表示“传递关系”。述宾结构表达的是一种动作与受事的关系,而宾语表示承受动词行为的人或物(Jespersen 1924)。Dowty(1991)分析了原型受事的特征,包括“变化性、渐成性、受动性、静态性、附庸性”。*同上,第49页第二段 (12—21行)。可以看出推测对象事件虽然不是一个原型受事,但具备受事的典型特征,它不仅是被动承受的对象,而且受到了心理的加工,具备“受动性”、“变化性”和“静态性”。因此使用情态动词的推测行为与对象是述宾关系。推测句“明天不会下雨。”成立,“*明天会不下雨。”则不成立,这也是受述宾结构的制约。以D组句子为例。“他会回家的。”表示说话人认为他回家的可能性为百分之百。而“他要回家了”,同样可以表示说话人认为“他回家”这件事早晚一定会发生,即他回家的可能性为百分之百。但二者又有不同,“要”句凸显了推测力。即说话人认为自己的推测中,推测力能够实现为百分之百的推测度。如:明天要下雨。。因为,在这里“要”句不仅仅表示一个推测度结果,还暗含了推测力作用的过程,因此使用“要”句都可以加上“从···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结构。如:

20.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天要下雨了。

21.从战场的情况来看,敌人要逃跑了。

推测力成为语义上的“前景”。而“会”句则突显推测度,即自己的推测结果为百分之百。这个看法与郑天刚先生(2002)提出的看法相符合,他指出““要”既受制于“能”也受制于“会”,因为条件不具备自然不会有情势,“会”是结果取向对情况发生的认定程度自然高于“要”。“会”句侧重表达推测度,一定是首先认定了推测力。所以“天会下雨。”是“天要下雨。”的认定行为。由此还可以解释另外一些现象。推测度的改变一定以推测力的变化为前提。因此“要”句允许“快、马上、眼看”等副词结构的出现。而“会”句则不允许。如:

E:天快要下雨了。 (E):*天快会下雨了。

敌人马上就要跑了。 *敌人马上会跑了。

敌人眼看就要跑了。 *敌人眼看就会跑了。

敌人就要跑了。 *敌人就会跑了。

郑先生认为“要”与“会”的表达取向不同,“要”侧重于推测的情势,“会”侧重于推测的结果。这也印证了我们的看法。当一个过程产生一个结果时,我们通过改变过程来改变结果。当否定一个推测时,我们一般否定推测度而不是否定推测力。因为我们的认知规律是否定一个结果也就否定了产生的过程而否定了过程则不一定否定结果。否定句如下:

22.天不会下雨。(22)*天不要下雨。

23.敌人不会跑。(23)*敌人不要跑。

无论是侧重表达推测力的作用还是侧重表达推测度的结果,“要”句和“会”句的推测度为百分之百。然而已经发生的事件是不可改变且无需说明的既定事实,因此这类句子不能出现表达过去的时间范畴成分。如:

24.*敌人昨天要来了。 (24)*敌人昨天会来的。

25.*他去年会着凉的。 (25)*他去年要着凉的。

26.*两小时前会下雨。 (26)*天两小时前要下雨。

27.*电影刚才要开演了。(27)*电影刚才会开演的。

情态动词推测句和语气副词推测句有不同的句法特点。下面融合两类句子并观察其推测度与句法表现。语气副词和情态动词在句中共现一定是状中偏正结构,助动词与推测对象构成述宾结构,而副词又修饰限定作为中心语的助动词。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当使用以客观真值条件为出发点,不表推测的情态动词“能”的时候,即使加上能单独承担推测力的语气副词“也许”,“也许能”也只能表达对于客观真值条件的不确定,依然是从客观出发的。“也许”的推测义无法显现,其与推测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可见,当语气副词做状语时不能单独形成推测度。将上列D组和(C)组语句进行融合:

F:明天兴许要下雨。

他想必会回家的。

他说不定会考上大学的。

他一定要回家了。

他大概要去世了。

语气副词的推测力介入到情态动词原本的推测力之中并使整句的推测度变小。将F组句与上列语气副词的关系式对比会发现,与D组情态动词推测句所形成的推测度相比,它们明显从100%降到了100%以下,甚至小于50%,F组句的特征与(C)组相近。因此允许相反的推测句共存,形成正反句。而情态动词推测句不允许。如:

28.敌人没准要逃跑,但也没准不会逃跑。(28)*敌人要逃跑,但也没要逃跑。

29.他也许要吃饭了,但也许还不吃饭。(29)*他要吃饭了,但还不吃饭。

上面我们分析了混合推测句的句法构成。语气副词的出现不可能是从无到有给语句增加了一种之前没有的语气。那么在这里语气副词的作用只能是增强语气,表达羡余语义,或缓和语气。由此,表推测的语气副词在句中展现的推测力使语句的推测度大大降低或维持不变,而从语感上我们也感到了这五个语句语气的确缓和了不少。因此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连续体,加入语气副词后语句推测力变小,因而推测度也变小。而语气也越来越缓和。

不表推测的现实描写→确定性推测的百分之百的高推测度→强推测力低推测度

无人为语气→语气强→语气弱

因此同样能够单独承担推测力从而形成推测度的语气副词与助动词在一个语句里共现的时候,语气副词的推测力作用于情态动词的推测力,改变了原有的推测力和推测度。最后,从语法化的角度来讲,副词与情态动词处于语法化的不同阶段。语法化集中体现在句法功能的变化、意义的虚化以及句法位置的变化等方面。按照这三个特征,对比语气副词和助动词在推测句中的位置、作用以及语义可以得到另外两个连续体。

无语法化→语法化程度浅→语法化程度深

不表推测的描写→推测力弱→推测力强

普通动词→情态动词→语气副词

这样的连续体不仅说明了语气副词和助动词的作用不同,也印证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 语

汉语表达推测,在本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推测行为;一个是推测行为作用的对象。前者叫作推测力,具有主观性,后者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和不受影响性。推测力作用于对象所形成的结果叫做推测度,推测力由具体词汇承担,体现在词法层面;推测度则由推测句直接表现并体现在句法层面。情态动词和语气副词承担的推测力有所不同,在句法层面表达的推测度也不相同。推测力大,推测度也大,反之亦然。首先,本文只是以部分情态动词和语气副词为例探讨汉语“推测”的表达形式,研究范围的限制可能导致对该现象看法的局限,对于“推测”范畴要素及其特性的看法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其次,推测范畴中能够承担推测力的语言形式还哪些,推测度具体还有什么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戴林红.言语行为理论综述[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61-63.

[2] 束定芳.言语行为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1989(2):10-16.

[3] 刘亮.“推测”语义范畴新解[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217-219.

[4]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郑天刚.用于推测时“会”与“要”的差异[A].郭继懋,郑天刚.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3.

[6] 王伟.情态动词“能”在交际过程中的义项呈现[J].中国语文,2000(3):238-246.

[7] 张瑜.韩中表示推测情态的语法形态之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8] 郭继懋,孔庆蓓,李宇凤.表祈使时带“吧”与不带“吧”的差异[A] 郭继懋,郑天刚.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9.

[9]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重排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79.

[10] 郑天刚.“会”与“能”的差异[A].郭继懋,郑天刚.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7.

[11] 郑天刚.用于推测时“会”与“要”的差异[A].郭继懋,郑天刚.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8.

LinguisticStudyonConjectureExpressioninChinese

LI Qi-kun,LONG Tao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China )

The Conjecture sentence illustrate the way that speaker see and conjecture the world.The act of conjecture express a mental process instead of a mood meaning. The nature of conjecture in language is a kind of Speech act which property is modal function.Sentence that can express conjecture would consider subjectivity as it’s start point,then conduct a conjecture act to a chosen object. The act is entirely separated with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between which a matching relationship is produ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ting.The process of the conduction act of conjecture can be seen in a few chosen adverb and modal verbas to illustrate the expression in Chinese.

conjecture act ; subjectivity; act on; objective existence; conjecture force; conjecture limit

H146

A

1009-9743(2017)04-0018-08

2017-05-16

李琪琨,男,汉族,河南焦作人。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汉语语法教学。龙涛,男,汉族,湖南人。博士后。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教学,语言理论,语言政策。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4.004

张玉秀)

猜你喜欢
客观存在情态语气
界限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自然法是客观存在还是价值追求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