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育对提高技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017-02-23 01:54张薇
文教资料 2016年29期
关键词:实用性综合素质

张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公民尤其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及社会公德等素质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就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深化改革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格特点,围绕高职语文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和完善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育     综合素质    实用性

高职语文教育是在技校中创建并依靠技校职业专业教育,立足于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内容安排上以实用、有用、适用为原则,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实施模块化的教学策略。高职语文在教育中力求“淡化理论、强化训练、提升素养、培养能力、注重实用、适当延伸”,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就目前各技校教學形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而言,高职语文教育不够受重视,而这一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语文教育缺少应有的地位。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的红头文件的地位,又没有英语等级考试的强制性,还没有专业课的就业趋利性。在学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政治理论思想课,作为党组织对在校青年学子的教育,各高校都对此极为重视,有的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奠定了政治思想课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大部分高校对英语考试具有强制性要求,甚至作为毕业的必备要求,大家对英语也极为重视。专业课对高校学生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专业课成绩的高低决定以后工作的好坏,高校学生对此也不敢轻视。但是语文既没有国家层面的政治思想要求,又没有英语那样毕业必备的重要性,更没有专业课那样促进、或者说决定就业的重要性,语文教育凭什么在职校教育里立足?凭什么占得一角?凭什么引起职校学生的关注及重视?是各高校师生需要谨慎考虑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2.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病,主要体现在应试教育妨碍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的发展。但这是由这个时代教育体系决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规则制订者执著于教育数量和程度,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1]。评估学校的时候,人们最感兴趣的便是这所学校的校园建设、教师数目及学生数目。还会关注这所学校考试成绩的整体排名,在意这所学校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成绩,关心历届毕业生的升学率,关心学校里有没有出现过考试状元等,而不是关心该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热爱学习等。分数成为决定一切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对语文缺少学习兴趣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某些老人上车谩骂不让座的人,其中包括孩子,生病的妇女,正如部分网友们所说:让座只是年轻人的一种孝敬的行为,并不是法定的义务。国家提倡《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内涵很丰富,覆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这又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价值观应该细节化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价值观教育应该渗透到国家教育中,渗透到语文中。一些国家将他们的语言课称之为国语,或者国学,这体现了他们并不是单一地希望学生学习词汇、学习语法、学习语言,也就是这些课并不仅教他们说话、写文章,还教会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造世界,但是中国语文相较之下就有些变味了,学生在高中背诵着各种古诗名句却不理解,用着各种表达方式和抒情方法却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谨记各种作文套路,各种爸爸背我上医院、奶奶裤子上的补丁,却不知道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给阅卷老师,这就是语文的悲哀,到了大学,语文课相对于高数、大学物理这些课就是选修课了,无非是为了凑个学分,这样学生不爱去,学生不爱听,老师就不想讲,上课质量就下降了,想听的学生听不到好的内容,这样恶性循环下去,造就了高职语文教育现在的低功能性、低效率性。

现在高职语文教育缺少的是什么呢?可以说是从小语文教育的缺失,语文从小学开始就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种素养,高校有宽松的环境,同样是社会后继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标榜,是一个国家教育实力的象征,而大学一个使命就是传递人物精神,是理论和实践上的答案,是对“民族文化”和“自觉献身精神的兴起和堕落的终极关怀”。在实践中,人文精神说到底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就是一个人对待和处理世界上一众事物、社会人生的时候有了一个稳定且持久的价值标尺,不是能为千变万化的世事变迁轻易改写的。促进高校语文教育,对高校人文精神教育有极大提升,高职语文教育与政治等思想理论课相辅相成,对整个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巨大改观,有利于整个社会公民素质提升[2]。

3.人文精神是高职语文教育的重心,但并不是所有。在结合专业、顺应社会需要方面,高职语文教育应该注重高职学生实际语文能力培养。高职学生求职应聘需要面试,参与社会实践需要写社会调查报告,现如今很多方面对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很高,如面试时需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毕业时的论文撰写需要较优秀的文笔,日后出了学校,口头交际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职语文教育应当在实用的基础上,与专业相结合,蜕变成新时代的高职语文。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并且严重影响整个高职语文教学计划,对高职院校及学生今后发展留下深远的弊病[3]。教学形式和内容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课程定位不准,对学生社会能力等技能培养的目标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与方法偏高中化,不适用于高职学生等。众多教学理念问题严重影响高职语文教学效果及语文教学的可拓展性。

首先,高职语文教育教材应当注意选取来自于生活中真实、真情实感的实例,应当具有公信力、说服力,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符合当下世界观,通俗地说就是赶上时代潮流。

其次,加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抽象概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量的积累的同时应当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攫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或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诗歌、散文、小说等,将他们放进高职语文教育教材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讲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同时以此为基础,引导同学们阅读大量优秀作品,涉猎更广泛的世界,从而形成更加开阔的思维,陶冶自身情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辨别力。另外,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实现高职语文教育目标。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生观。处于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现实社会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形形色色,各种价值观错综复杂,学生无时无刻不被社会环境所影响。高职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便体现于此。离不开教材内容的精心择取和教师的循循善诱[4]。高职语文应该传承我国积厚流光的经典文化,很多出色的文学作品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的精髓,体现着各时期历史伟人的人生追求、志趣理想,代表着所有炎黄子孙的道德情感,对学生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传授知识时可以联系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有代表性的各种问题,就学习课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一次道德教育。

高职语文教育现状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当代原因。语文自古以来从四书五经的死记硬背到现在对内容的干枯理解,其积极作用是存在的,为中国建设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同时这种语文也为现在或将来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语文教育的弊病日趋明显,主要体现在社会公民素质较低,语文口头交流能力变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缺失等,同时在就业压力下的实用主义面前,一些大学生不爱学习语文,甚至说放弃语文,这种现象是整个社会亟待改变的。不久之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公民素质这个问题的重视,而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中国语文教育的改善和提高,除了改进教学模式,加大投入,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为保障,不断提升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等外,课程体系的重构,内容的重组,教学方式的更新,考核评价的改革对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一切改革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果断地实验和应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当着重突出人文性特点,遵循人文性规律,注重熏陶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其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才是高職语文教育的初衷,才是当前社会希望看到的。

参考文献:

[1]叶开.语文的物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01.05.

[2]陈玉婷.浅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改革与开放.2010.11.

[3]龚洁.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企业导报,2015(15).

[4]袁焕玲.试论高职语文教学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教育职业,2014.11.

猜你喜欢
实用性综合素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