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

2017-02-23 03:21吴宜锴
文教资料 2016年29期
关键词:入党动机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吴宜锴

摘    要: 大学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入学后,许多大学新生面对这些变化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不适应,进而产生了诸如学习成绩下滑、生活无法自理、与人相处有障碍等问题,因此,探究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大学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入党动机    高校辅导员

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适应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个人成长。因此,做好新生的适应教育,引导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环境、适应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既存在整体上的共性,又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据调查,其主要集中在新生对大学学习、大学生活及大学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上。

(一)对大学学习不适应的表现及原因。

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基本根据学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有固定的教室、较为熟悉稳定的教师队伍及“考大学”这个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且有老师和家长的日常督促,学习被动性较为明显。在进入大学的学习阶段后,学习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深度、广度及信息量都无比巨大,且没有了老师和家长对学习的常态化督促,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对许多大学新生十多年养成的既有学习习惯提出了较大挑战。根据对福建工程学院的2016级15个理工类专业与6个文史类专业共1536名新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有37.5%的新生表示对大学的学习表示“不适应”,16.7%的学生表示“非常不适应”,二者合计54.2%,而表示“非常適应”的新生仅占14.5%,这表明大一新生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大学学习不适应的原因调查中,47.7%的学生表示“教师上课讲得快,信息量大,难以跟上教学节奏”,名列所有原因的第一位;而“课程难度大、课程多”占29.8%,位列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不适应原因的第二位;另有16.1%的学生选择了“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辅导,有不懂的问题难以解决”;甚至有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上大学后学习为了什么”。综上所述,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对大学教学方式的不适应、自身学习方式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学习目标迷失三个问题上。

大学新生对学习的不适应是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大学新生角度来看,许多学生在十几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了对学校、对教师的较大依赖性,甚至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来到大学后,对信息量大、课程进度快、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的大学学习手忙脚乱、疲于应付。某些新生认为大学学习很轻松,平时不用学习,考试靠突击,“60分万岁”,一上大学就开始放纵自己,错过了对大学学习最佳的适应时期,等到醒悟过来已经悔之晚矣。其次,家庭方面许多家长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抓得非常紧,在孩子考上大学后,就有一种“车到终点船到岸”的感觉,对孩子的学习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孩子在校学习状态与成绩关心得较少,对孩子在大学的不适应甚至毫不知情;学校方面,许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所欠缺,没有将新生对大学学习的适应问题当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在教学中,重课程的讲授而轻学习方法的传授,在学生学业出现问题时,简单地把原因归咎为学生没有努力;社会上,一些功利化的不良风气使某些学生出现“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一上大学就忽视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表现及原因。

抽取的福建工程学院2016级1536名新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对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的占32.2%,感到“非常不适应”的占12.7%,二者合计占到了44.9%,而表示“非常适应”的新生仅有8.9%。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集中在饮食习惯不适应、水土不服、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上;还有部分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则表现为缺乏基本的理财能力,开支无计划,还未到月底就出现“月光”的情况;另外也有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经验,无法在丰富多彩的大学课余活动与较为繁重的学业压力中取得平衡,生活变得毫无条理。这些典型的不适应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认同感的建立,使许多大学生入学不久就产生较为严重的思乡及焦虑情绪,而这种情绪往往缺乏应有的疏导,使部分大学新生的生活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

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是由于成长环境的客观限制及高校相关教育、帮扶机制的不完善。在进入大学以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求学,还有一大部分是从来未住过校,没有过过集体生活的走读生。在家乡有着熟悉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而且“95后”的大学新生在基础教育的学习阶段普遍存在只管学习,父母长辈包办生活的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许多新生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与父母长辈的照顾,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求学,对异地求学必须面对的语言文化、饮食习惯、气候水土的差异缺乏必要的准备,且许多大学新生第一次自己支配相对大额的金钱,第一次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自我安排,而这些能力往往都是大学新生欠缺的,导致其对大学生活不适应。高校方面,缺少对大学新生需求的调查与研究,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活适应教育,简单地将适应教育等同于入学教育,也缺乏专业的适应教育工作者,往往由辅导员兼任相关工作,适应教育的开展经验成分居多,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并且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教育方式方法缺乏相应的创新[1]。

(三)对大学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的表现及原因。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大学生活处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是大部分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座象牙塔,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需要处理和面对比中学阶段复杂得多的人际关系,这让很多大学新生感到无所适从。根据抽取的福建工程学院1536名新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共有56.3%的大学新生对大学的人际关系感到“不适应”或者“非常不适应”,而感到“非常适应”仅占到全部样本的15.5%。大学新生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主要集中在与舍友和同学的矛盾、难以融入集体、找不到知心的朋友、感觉与老师的关系较为疏远等;还有部分大学新生面临着恋爱问题的困惑,渴望与异性交往,缺乏妥善处理与异性之间关系的能力[3],陷入焦虑,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更有部分大学生在校外兼职、勤工或参加各类培训,但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及人际沟通的能力,有时发生人身财产安全受侵害的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大学新生对大学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性。

大学新生对大学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核心原因是“95后”大学生的客观成长环境造成的性格特点。大学新生在长达十多年的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基本都放在学习上,接触的人基本就是家人和老师同学,缺乏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而且当今“95后”大学新生有许多是独生子女,普遍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个性鲜明且自我意识强烈,集体主义精神和对他人的理解包容能力较差,容易因为一些琐事与舍友、同学等周围的人起冲突;在与师长的关系上,已经习惯了中小学阶段有父母、老师督促的模式,而大学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与任课教师、辅导员进行沟通,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一时感到无所适从,难以习惯;而在与异性相处上,由于大部分大学新生在上大学前学业压力大,与异性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来到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面对较多的与异性交流的机会或者不期而至的爱情,感到迷茫困惑,不知道如何处理,由此产生对大学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感。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新生适应性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创新性。

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核心是在学校的教育、引导下逐步改变自己与大学生活不相适应的习惯,提高对大学生活中遇到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的处理应变能力。目前各高校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因此,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当做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将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可能遇到问题向新生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其进行应对方法和经验的传授,提醒新生有针对性地鍛炼,提高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同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新生遇到的不同适应性问题,通过个别谈心,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寻找最恰当的解决方式;再次,要注重大学适应性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利用微博、微信、贴吧、易班等“互联网+”平台及邀请学长学姐、资深专家开展座谈会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将新生的适应教育以“95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以增强实际效果[4]。

(二)建立专业化、常态化的辅导队伍与长效的工作机制。

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该项工作甚至贯穿了大学全过程。因此各高校要建立一支由高年级学长学姐、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等共同组成的辅导队伍,为新生开展常态化的大学适应教育,同时提供个别的咨询帮助服务,让对大学不适应的同学第一时间就能寻求到所需的帮助,将可能加剧的问题消灭或控制在萌芽状态。其次,制定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对已经出现大学不适应情况的同学,建立档案与工作台账,通过个别谈心、关注其在网络上的动态、学生干部反馈、向任课教师了解等途径,实时跟进和掌握这部分同学的动态,根据其最新变化,向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帮助,直至其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成为真正为学生提供可靠服务的知心朋友[5]。

(三)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95后”大学新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是造成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和大学人际关系感到不适应的最核心原因,要让大学新生真正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生活,必须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新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精神,形成集体主义意识,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与学科竞赛,鼓励新生参加各类学生社团与学生组织,在活动策划和开展中锻炼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交际能力,在竞争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进对他人的包容与理解,同时扩大自身的朋友圈与交际圈,增加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所在大学的认同感[6]。

(四)加强家校联系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

解决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适当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强家校联系工作,纠正许多家长在孩子上了大学后就感觉完成了任务,从此采取不闻不问态度的错误做法,同时要使部分家长摒弃仍然想为孩子包办一切,纵容孩子依赖心理的错误思想,通过及时有效的家校联系,不仅要让新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最新的学习生活情况,还要让其与学校共同努力,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技能,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从而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结语

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要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新生适应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开展普遍性适应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多方合力,对不同个体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扣好大学生涯的“第一颗扣子”,从而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钱梦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2-16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1):56-57.

[3]岳陈军,张慧.“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与教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36):238-239.

[4]周爽.“95后”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方法的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06-207.

[5]焦东良.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的“85后”辅导员工作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73-74.

[6]陈雅楠.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归属感”构建初探[J].人间,2016(1):158-160.

猜你喜欢
入党动机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