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

2017-02-25 06:12陈爱晶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肥氮肥草莓

周 祥,陈爱晶,张 璇

(盐城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盐城 224002)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

周 祥,陈爱晶,张 璇

(盐城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盐城 224002)

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模式下氮肥减量对大棚草莓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追肥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草莓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等差异不显著。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草莓产量,滴灌追肥减氮20%处理,667 m2产量3 097 kg,为最高,增产率72.44%,667 m2效益38 206元,氮肥偏生产力为94.54,肥料农学效率15.37。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 m2节约氮肥成本15元,增加产值478元,产值提高1.28%。大棚草莓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技术,其氮化肥用量宜比常规施肥减少20%。

草莓;氮肥减量;水肥一体化

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发展快速,年产量170万t,居世界第2位,已出口到欧洲等45个国家和地区[1]。草莓是需水肥量较多的作物,目前在草莓的各项农业增产措施中,化肥作用约占30%~40%[2],但过量的水肥投入不但会浪费资源,增加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风险[3],还会导致草莓品质下降[4]。科学肥水管理是草莓增产提质的重要措施[5-9]。本试验旨在研究比较滴灌追肥与常规追肥对大棚草莓产量、效益及氮肥用量的影响,以期为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在草莓保护性栽培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以草莓品种法兰地为供试品种。供试肥料为46%尿素,86%(0-52-34)磷酸二氢钾,51%硫酸钾。MixRite2504精准比例施肥器(上海)。

试验地选择在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5组,土壤类型为芦粟土,质地重壤,肥力中上等。试验前用不锈钢土钻按“S”法采集耕层(0~20 cm)的混合土样2 kg,进行土壤常规分析,分析方法参见《土壤农化分析》[10]。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21.59 g·kg-1,全氮1.46 g·kg-1,碱解氮96 mg·kg-1,有效磷21.5 mg·kg-1,速效钾155 mg·kg-1,pH值6.56。地力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为空白对照。处理2为常规施肥。基肥和追肥均为常规方法施肥。根据前两年草莓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资料,确定总的用肥量为:667 m2施用菜籽饼100 kg,化学纯氮32 kg,纯磷16 kg,纯钾32 kg。基追肥比例为:菜籽饼全作基肥,氮肥4:6,磷肥6:4,钾肥5:5。基肥于移栽前7~10 d施用。追肥分6次施用,每次用量相同,每隔20 d施用1次。处理3滴灌追肥减氮10%。基肥同处理2;追肥施氮量比处理2减少10%;磷、钾肥用量同处理2,采用滴灌追肥方法分10次施用,每次用量相同,每次间隔时间15 d。处理4滴灌追肥减氮20%。处理5滴灌追肥减氮30%。处理6滴灌追肥减氮40%。

每小区面积56 m2,一垄一小区,垄宽1 m、垄长56 m,随机排列,重复3次。2015年9月15日整地,做垄及基肥施用。9月24日选用长势整齐一致的幼苗移栽,每垄双行,行距15 cm,株距20 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用量对草莓物候期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6个处理草莓的物候期基本一致,均为11月3日开始现蕾,11月22日第1茬花开放,12月5日第1次采收,1月20日进入盛花期,4月30日清棚。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草莓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等差异不显著。在达到一定施肥量后,肥料的增减对草莓生长发育进程影响较小。清棚时期的确定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以表1为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草莓产量增加,气温较低的12月、1月、2月草莓产量基本持平,3、4月产量呈倍数上升,如管理到位,5月仍会有较高产量,但4月下旬露天草莓上市,大棚草莓价格明显下降,此时大棚草莓产投比低,种植户大多选择清棚。

表1 滴灌追肥减氮20%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2.2 草莓滴灌追肥节肥效果

方差分析可以得出,重复间F值(3.008)小于F0.05(4.103)和F0.01(7.559),说明重复间差异较小,试验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处理间的F值(3834.509)大于F0.05(3.3326)和F0.01(5.63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LSD法)显示,水肥一体化氮肥减量试验中,随着氮肥的减少,草莓产量呈先微增再减少的趋势。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草莓产量。各处理产量顺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5>处理6>处理1。在5%水平上,处理3和4差异不显著,处理2和3差异不显著,处理2、3、4与处理1、5、6差异显著;在1%的水平上,处理2、3、4差异不显著,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技术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2.3 草莓滴灌追肥增效情况

从表2~3可以看出,与不施肥相比,处理2~6的增产率分别为70.3%、71.1%、72.4%、 45.0%和21.6%;每667 m2分别增收16 410、16 578、16 888、9 680和4 832元。处理4增产率和效益均最高;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每667 m2节约氮肥成本15元,增加产值478元,产值提高1.28%。氮肥偏生产力、肥料农学效率大致随施氮量的减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佐证了滴灌追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表3 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效益的影响

3 小结

本试验在棚内温度、湿度及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对草莓的物候期、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等影响不明显,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与刘新建[11-12]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滴灌施肥在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水肥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效果显著[13-15]。本试验滴灌追肥减氮20%处理增产率72.44%,667 m2产值38 206元,氮肥偏生产力为94.54,肥料农学效率15.37,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 m2节约氮肥成本15元,增加产值478元,产值提高1.28%。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肥用量。根据本试验结果,大棚草莓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技术,氮化肥用量宜比常规施肥减少20%。

[1] 姜卓俊.我国草莓加工出口现状和问题及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2006,15(1):95-97.

[2] 张世贤.中国的农业发展及平衡施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3] 赵其国.发展与创新现代土壤科学[J].土壤学报,2003,40(3):321-327.

[4] 曲贵伟,刘玉琴.生物有机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丹东纺专学报,2003,10(3):5-6.

[5] 钱小琴,聂凡,蔡永萍,等.灌溉方式对草莓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113-118.

[6] 王连新,曾峰,张继祥.分根灌溉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3):22-24.

[7] 刘明池,小岛孝之,田中宗浩,等.亏缺灌溉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1,28(4):307-311.

[8]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等.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连作土壤性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81-86.

[9] 刘林,张良英.不同肥料配施对西藏林芝草莓生长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31-17932.

[10]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1] 刘新建,刘新平,马献政.草莓的设施栽培技术[J].石河子科技,2001(5):20-21.

[12] 张建军,刘红.不同配方施肥对大棚草莓生长结实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2):114-117.

[13] 王厚明,周蕾,周江明.氮磷钾肥对大棚草莓红颜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6):845-847,862.

[14] 马欣,宗静,刘宝文.不同水肥用量对日光温室草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5):39-42.

[15] 李吉银.设施日光温室绿色草莓滴灌施肥技术试验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5(6):10-11.

(责任编辑:张瑞麟)

S668

B

0528-9017(2017)01-0072-02

文献著录格式:周祥,陈爱晶,张璇.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72-7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123

2016-08-10

周 祥(1963-),江苏海安人,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工作,E-mail:zx3930@126.com。

猜你喜欢
水肥氮肥草莓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卫青萝卜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
水肥药一体集成新技术 让土豆变“金豆”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