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威仪观探究

2017-02-25 02:34倪富静杨育强
关键词:周幽王臣子大雅

倪富静,杨育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诗经》威仪观探究

倪富静,杨育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在《诗经》中,威仪是指君王德行与容止方面的表现。外有威仪,则内有其德;外无威仪,则内无德行。但是,君王的威仪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它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具有政治法则的意义。所以,《诗经》一再告诫君王要敬慎威仪。事实上,敬慎威仪是周朝统治者敬德心理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们在政治和生活中重视人事的理性主义态度的表现。经过北宫文子、孔子和孟子等人的阐释和发挥之后,《诗经》中的威仪观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诗经》的威仪观既是一种人格修养理论,也是一种政治管理理论,其中所体现的敬畏心理、理性态度和责任意识,具有现实意义,仍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诗经》;德行;威仪;敬畏;理性

在《诗经》之中,“威仪”一词多次出现。其中,《国风·邶风·柏舟》篇中出现1次;《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篇中出现4次;《大雅·生民之什·既醉》篇中出现2次;《大雅·生民之什·嘉乐》篇中出现1次;《大雅·生民之什·民劳》篇中出现1次;《大雅·生民之什·板》篇中出现1次;《大雅·荡之什·抑》篇中出现3次;《大雅·荡之什·烝民》篇中出现1次;《大雅·荡之什·瞻卯》篇中出现1次。《周颂·清庙之什·执竞》篇中出现1次;《鲁颂·駉之什·泮水》篇中出现1次,总计17次。兹将包含“威仪”一词的诗句原文抄录如下。

①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②其未醉止,威仪反反。《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

③曰既醉止,威仪幡幡。《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

④其未醉止,威仪抑抑。《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

⑤曰既醉止,威仪怭怭。《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

⑥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大雅·生民之什·既醉》

⑦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大雅·生民之什·既醉》

⑧威仪抑抑,德音秩秩。《大雅·生民之什·假乐》

⑨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大雅·生民之什·民劳》

⑩威仪卒迷,善人载尸。《大雅·生民之什·板》

仅仅从直观上阅读上述17处与“威仪”相关的诗句,我们就会发现,诗人们是结合“德”这个范畴来讲“威仪”的。事实上,《诗经》所讲的“威仪”就是“德行”的外在化表现。外有威仪,则内有其德;外无威仪,则内无德行。由于君王的威仪与国家的政治管理紧密相关,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统治,所以《诗经》不断强调“敬慎威仪”。结合《尚书》等相关史料,发现《诗经》所讲的“敬慎威仪”其实就是周朝统治者所讲“敬畏德行”的具体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北宫文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进一步解释发展,“威仪”观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君王和臣子,而是扩展到每一个有德行的人;“威仪”观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和充实。《诗经》写作的时代早已远去,但《诗经》威仪观中所蕴含的智慧仍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笔者试从以下方面对《诗经》中的威仪观做一探究,冀以管窥之见,就教于方家。

1 外有威仪,则内有其德

在《诗经》作者看来,人的威仪是人之内在的德行得以外在化和具象化的表现方式。如《大雅·抑》开篇就讲:“抑抑威仪,维德之隅。”毛传说:“抑抑,密也。隅,廉也。”郑玄笺云:“人密审于威仪抑抑然,是其德必严正也。古之贤者,道行心平,可外占而知内。如宫室之制,内有绳直,则外有廉隅。”[1]孔颖达疏曰:“言内有其德,则外有威仪,与德之为廉隅也。”[1]这是说,古之贤人之所以有外在的威仪,是因为他们内在具有美好的德行。外在的威仪之所以能够彰显内在的德行,是因为外在的威仪气象和内在美好德行是互为表里的存在。也就是说,古人所具有的威仪气象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并不是伪装。这种美好的威仪之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不断学习和修养的结果。

除了“抑抑威仪,维德之隅”这条综论之外,《诗经》中其他地方所说的“威仪”都是特指某个君主或者大臣而言的。例如,《大雅·假乐》用“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来赞美周成王之德。毛传曰:“抑抑,美也。秩秩,有常也。”郑玄笺云:“抑抑,密也。秩秩,清也。周成王立朝之威仪致密无所失,教令又清明,天下皆乐仰之。”孔颖达疏曰:“有仪可爱,有德可慕,故天下皆乐仰之。”[1]这是说,周成王有较好的德行修养,因此具有威仪之象。在朝堂上,他的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能够成为臣子们效法的榜样。所以,臣子们也能够勤勉为政而“不解于位”,从而使民“有塈”。毛传曰:“塈,息也。”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依照天道四时的运行规律发布政令,从而使百姓的生活安详和乐。因此,他的言教政令能够成为四方人民的纲纪法则,受到百姓的爱戴和仰慕。正因为这样,诗人才会用“德音秩秩”来形容周成王所具有的美好威仪。

再如《大雅·烝民》讲:“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云:“式,法也。力犹勤也。勤威仪者,恪居官次,不解于位也。是顺从行其所为也。显明王之政教,使群臣施布之。”孔颖达疏曰:“至于为臣,则以古昔先王之训典,于是遵法而行之,在朝所为之威仪,于是勤力而勉之。”[1]结合诗的上下文内容可知,宣王臣子仲山甫生来就具有美好的德行。这种美好的德行不仅表现在“令仪令色”“小心翼翼”的容貌颜色中,更表现在他为政时的勤勉努力中,即诗中所说的“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正是因为仲山甫拥有美好的威仪,所以当他出外发布宣王的政令时,四方诸侯都会积极响应。仲山甫外出时所乘的车马以及陪伴的随从都是与众不同的,即诗文中所说的“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毛传曰:“业业,言高大也;捷捷,言乐事也。”作为一名位高权重的臣子,仲山甫能够勤勉不怠地实行宣王的政令,努力使国家政治趋于安定和谐,最后造就“周室中兴”的政治局面。所以,他的威仪是一种力量,即诗人所说的“威仪是力”。这更加说明,古人所讲的“威仪”并不是一种伪善、伪装,而是一种真正的自律修养在人之言行举止中的体现。

另外,“棣棣”“反反”“孔时”等都是用于形容美好威仪的词语。《邶风·柏舟》是围绕一位具有美好德行却得不到君主赏识和任用的臣子展开叙述的,故诗文用“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彰显这位仁人的美德。毛传说:“君子望之俨然可畏,礼容俯仰各有威仪耳。棣棣,富而闲习也。物有其容,不可数也。”孔颖达疏曰:“又有俨然之威,俯仰之仪,棣棣然富备,其容状不可具数。内外之称,其德如此。今不见用,故己所以怨。”也就是说,这位仁人君子拥有美好的威仪,远远望去,他的气象让人觉得敬畏;细细看来,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合乎礼仪的。再结合“棣棣”一词可知,他在各个场合都能够保持美好的威仪。郑玄认为,这是他“德备”的体现[1]。正是因为他是一位真正拥有美好威仪的仁人君子,所以他不明白自己为何得不到君王的赏识,故感伤自己不被君王任用和信赖,才会因为小人的谗害而内心不得安宁。即是说,贤能之人无用武之地,被排挤在政治管理的边缘地位。当时君王的昏庸无为可见一斑。

“威仪反反”在《小雅·宾之初筵》和《周颂·执竞》中各出现了一次,都是用于形容大臣的威仪。按照小序的说法,《小雅·宾之初筵》是卫武公所作,旨在批判周幽王君臣上下饮酒无度的无礼行为。诗文先讲古代燕饮之礼乐制度,再言周幽王举行燕饮不能遵守先王所定的礼乐制度,行为失礼,最后说臣民也受到周幽王的影响而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无礼。其言曰:“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毛传曰:“反反,言重慎也”,郑玄笺云:“此言宾初即筵之时,能自敕戒以礼。”[1]可知,此处的“反反”是用于描写周幽王之臣子的谨慎气象。整句诗是讲,在燕筵开始时,周幽王的臣子们还没有喝醉,故都能够以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谨慎而为,维护自己的威仪之象。诗人之所以先讲“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是因为下文还有“醉止”之后的状况叙述,实质是为下文做铺垫。

《周颂·执竞》是周成王与臣子祭祀武王而形成的一首乐歌,其言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郑玄认为,“反反”是“顺习之貌”。所以,孔颖达说:“此时祭之末节,人多倦而违礼,故美其礼无违者。”[1]即是说,此处的“反反”主要是为了说明助祭者之容貌得体合仪。周成王拥有美好的德行,为臣子做出了好的榜样。因此,周成王之助祭之臣也有恒德。在整个祭祀的过程中,他们始终能够以礼仪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整个祭祀得以顺利完成。从诗文一开始所说的“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可知,助祭之臣的“威仪反反”是他们敬畏心理的一种体现。这种敬畏,既是对于天命的敬畏,也是对于武王所成就的功业的敬畏。

《大雅·既醉》是讲述周成王祭祀宗庙以及酬谢群臣的诗,其中所阐述的威仪思想既是对助祭臣子的赞美,更是对周成王的赞美。诗文说:“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毛传曰:“言相攝佐者,以威仪也。”郑玄笺云:“朋友,谓群臣同志好者也。言周成王之臣,皆有仁孝士君子之行,其所以相摄佐威仪之事。”孔颖达曰:“其所以相摄佐者,以威仪之事也。由祭馔则洁清而美,助者又善于威仪,当神之意,故公尸以善言告王也。”又言“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郑玄笺云:“孔,甚也。言周成王之臣威仪甚得其宜,皆君子之人,有孝子之行。”[1]这是说,在周成王美好德行的教化之下,其臣子也都有美好的德行,能够以威仪之象来助祭,即“摄以威仪”。具体来说,助祭的臣子熟悉祭祀活动中的各种礼节仪式,能够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礼仪的规定和要求,能够适时而动,即“孔时”,从而使整个祭祀得以顺利完成。事实上,这首诗是通过祭祀这件事来表现周成王执政的清明。

由是可知,《诗经》所说的“威仪”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威仪既指威严的气象,也指合乎礼仪的行为,更是敬畏和谨慎心理的外现。从具有美好威仪的周成王身上,不仅可以看到他对天命的敬畏,更可以看到他对民众的爱护。因此,诗人用“德音秩秩”来说明周成王的美好威仪。从具有美好威仪的仲山甫身上,不仅可以看到他对王命的敬畏,也可以看到他对政务的勤勉。总之,君王得体的容止礼仪是其内心美好德行的彰显。此外,从《大雅·既醉》和《周颂·执竞》等诗中,也可以看出,君主的美好威仪是民众效法而为善的榜样,具有教化的作用。

2 外无威仪,则内无德行

在《诗经》作者看来,外在威仪的失却是内在德行不善的体现。在申明了“其未醉止,威仪反反”之后,《小雅·宾之初筵》下文说:“曰既醉止,威仪幡幡。”“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毛传曰:“幡幡,失威仪也。怭怭,媟嫚也。”[1]郑玄笺云:“此言宾初即筵之时,能自敕戒以礼。至于旅酬,而小人之态出。言王既不得君子以为宾,又不得有恒之人,所以败乱天下率如此也。”[1]这是说,在参加筵燕的过程中,周幽王的臣子不能够始终以礼仪制度节制自己的行为,喝酒无度致醉。结合下文叙述可知,周幽王的臣子们喝醉之后,大声呼喊叫嚷,打翻杯盘器皿,四处乱走,很快便表现出“幡幡”“怭怭”等没有威仪的行为。按照《毛诗小序》的说法,周幽王无德的表现之一就是饮酒无度,从而使得臣子们也沉湎饮酒而没有威仪。因此,卫武公作《宾之初筵》来批判周幽王及其臣子的这种行为。

《大雅·板》曰:“威仪卒迷,善人载尸”,郑玄笺云:“王方行酷虐之威怒,女无夸毗以形体顺从之,君臣之威仪尽迷乱。贤人君子则如尸矣,不复言语。时周厉王虐而弭谤。”这是说,周厉王逆天悖德,实行残暴的政治统治,但其臣子前恭后仰地助纣为虐[1]。因此,君臣上下威仪尽失,德行尽丢。孔颖达认为,这句诗旨在责备臣子,告诫他们不要从君之恶。历史上的周厉王昏庸无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禁止民众发表关于政事的言论,最后导致善人君子不敢说话,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大雅·瞻卯》中的“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也是周幽王无德的体现。毛传曰:“类,善。”郑玄笺云:“吊,至也。王之为政,德不至于天矣,不能致征祥于神矣,威仪又不善于朝廷矣。”[1]这是说,周幽王昏庸无能,上不能以德敬天,下不能以威仪率民,最后导致天怒民怨,国破家亡。

由是可知,周幽王及其大臣缺乏节制和适度之德,所以才会在筵席中喝醉酒,丑态尽出,完全丢失自己该有的威仪。周厉王实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禁止民众发表言论,但是其臣子不但不去劝谏,反而助纣为虐。这既说明周厉王对周朝“敬德保民”的德政传统的忘却,也表明其臣子的平庸无能。周幽王在为政过程中没有威仪,这既表现出其敬畏之心的缺乏,更表现出其责任意识的淡薄。可见,即使是不好的行为,君主的一言一行也仍旧具有示范作用,依旧会成为臣民效法的对象。

3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由上述两个方面的论述可知,威仪并不仅仅是君王的个人行为。君王的威仪关乎国家政治的兴衰成败,更关涉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就如《大雅·既醉》《大雅·假乐》和《周颂·执竞》诗中所描写的那样,周成王有美好的德行,言行举止合乎礼仪,政令决策合乎民心。受他的影响,诸臣也都能以威仪摄事。因而整个国家政治表现出一片太平和乐之象。亦如《大雅·民劳》《大雅·板》和《大雅·瞻卯》中所描写的,受到周幽王和周厉王无德行为的影响,臣子们在各个方面都缺乏威仪。周厉王和周幽王缺乏德行,实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百姓对于苛杂的赋税徭役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国破家亡。上者的威仪就是一个标杆,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管理的成败。因此,《诗经》作者一再劝诫君王要敬慎威仪。

《大雅·抑》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郑玄笺云:“则,法也。”[1]这是说,卫武公告诫君主“宜用贤者,使其慎仪”。这是因为,贤人有正直美好的德行,能够教化民众向善为善,因而成为四方民众仰慕顺从的榜样。也就是说,贤臣担负着教化之责,故必须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下文又言“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这是卫武公劝谏君王要谨慎政教命令,恭敬地对待在朝时的威仪,使自己的一切行为安审美善[1]。对于民众而言,政教命令就是行动的指挥原则和方向,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政令总是朝令夕改,那么百姓的生活也会混乱不堪。因此,君主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全计划后再颁布政令。总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君王和大臣必须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容止。好的容止可以使民众向善,反之则会使民众为恶。

《大雅·民劳》讲“敬慎威仪,以近有德”,这是召穆公劝诫周厉王谨慎对待自己的容止礼仪,接近有德的贤人,努力使百姓摆脱劳苦的生活状态[1]。周厉王昏庸无德,不准国人谈论政事,违者尽杀。所以,召穆公劝诫周厉王自修德行、谨言慎行,从而赢得贤人的亲近,以长久地保有政权。《鲁颂·泮水》是一首颂扬鲁僖公修泮宫的乐歌,其中的“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是对僖公的美好德行和威仪的充分肯定。郑玄笺云:“则,法也。僖公之行,民之所法效也。”孔颖达疏曰:“言穆穆然美者,是鲁侯僖公能敬明其德,又敬其举动威仪,内外皆善,维为下民之所法则也。”[1]由此可知,鲁僖公之所以能谨慎小心地对待自己的威仪,是因为他内心中是敬德的。鲁僖公的美好德行和威仪为民众树立了好的榜样,成为他们向善行善的参照标准。

君王的典范式的威仪具有法则和榜样的意义,是民众和后世之人学习的楷模,与国家的政治安定息息相关。因此,敬慎威仪不仅意味着良好的品德修养,更意味着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所以,北宫文子才会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2]

4 敬慎威仪是敬德的重要表现

通过总结夏殷灭亡的教训,周初统治者看到了君王的德行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意义,就如陈来先生所说的:“周朝统治者明确认识到君主的个人德行与政治的道德行格对维持政治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周朝统治者一开始就是从‘小邦周’(对于‘大邦殷’)的道德性来确立其取代商殷的合法性”[3]。透过《周书·召诰》和《周书·康诰》等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充分感受到周朝统治者对于德行的重视。如上文所述,威仪是德行的外在表现,因此,《诗经》中的“敬慎威仪”实是周朝统治者敬畏德行之传统的重要表现,也就是周朝统治者在敬畏德行方面的具体要求。

《周书·召诰》讲:“王其疾敬德,相古先民有夏”,孔安国传曰:“言王当疾行敬德,视古先民有夏之王,以为法戒。”[4]意思是说,周成王应当以大禹为榜样和法戒,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以长久地继承天命。《周书·召诰》又讲:“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孔颖达疏曰:“故为其德,不可不敬也。王必敬为此不可不敬之德,则下民无不敬奉其命矣。民奉其王命,是化行也。”这是说,如果周成王能够以敬畏之心对待德行,那么民众也会以敬畏的态度奉行王命,即周成王敬畏德行的这项行为本身就具有教化的意义。《周书·召诰》还讲:“惟不敬厥德,乃早堕厥命”[4],意思是说,殷纣王不敬畏德行,所以才会坠失其王命。以上这些劝诫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于召公对夏、商两朝灭亡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召公一再劝诫周成王要敬畏德行,以长久地保有天命。

《康诰》也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重要文献,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旧地民众时所作训诫语录的集合。其言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孔安国传曰:“天之于人,无有亲疏,惟有德者则辅佑之。民之于上,无有常主,惟爱己者则归之。”[4]意思是说,上天只会将天命赋予那些具有美好德行的人;民众只会归附那些用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君主。言下之意,惟有以敬畏的态度对待德行并且实行德政,康叔才能够得到上天的肯定和殷商故地民众的认可,从而长久地保有统治和管理的资格。由此可见,周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敬德”和“保民”。

那么,周朝统治者何以这么重视“敬德”呢?这是因为他们对于天命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鉴于夏殷灭亡的经验教训,周朝统治者不再单纯地凭恃天命,深刻地认识到人的活动在天命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透过历史这面明镜,周朝统治者发现,上天不仅是王命的授予者,更是人间政务的监督者。如果统治者不能敬德保民,那么上天就会剥夺他的王命。正是有了这种理性认识,周朝统治者才会强调“惟命不于常”,才会重视统治者的德行和修养,才会强调统治者实行德政的重要意义。

分析《诗经》中与“威仪”相关的17处诗文可知,君王的威仪是与其德行紧密相关的。因此,笔者以为,《诗经》中所讲的“敬慎威仪”思想就是“敬德”思想的具体化表现。而周朝统治者的敬德心理本又源于他们对天命的理性认识。故此,“敬慎威仪”也是周朝统治者敬畏天命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周朝统治者在政治和生活中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路的体现。遗憾的是,虽然周初统治者认识到了统治者的德行对于政治统治的重要意义,但是周朝仍旧没有走出由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轮回。从《大雅·既醉》《大雅·假乐》《周颂·执竞》到《小雅·宾之初筵》《大雅·瞻卯》《大雅·板》,可以看到从周成王的“有威仪”到周幽王和周厉王的“无威仪”之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周之统治由安定兴盛到混乱衰亡的历史进程。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才能够深刻感受《诗经》强调“敬慎威仪”的意义。只有纵观历史兴衰成败的历程,才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继往开来。

5 《诗经》威仪观的意义

《诗经》中所说的“威仪”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断被后人学习和总结,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诗经》写作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作为人格修养理论和政治管理理论,《诗经》威仪观所闪烁的智慧光芒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

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卫襄公与其大臣北宫文子在楚国,北宫文子发现楚国令尹缺失臣子该有的威仪,表现出君主才有的威仪。也就是说,楚令尹的言行举止与他的地位不相匹配。所以,北宫文子断定楚令尹将会有祸患。紧接着,卫襄公就与北宫文子讨论“威仪”相关问题。结合《诗经》中有关“威仪”的记述,北宫文子说:“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2]。综合上面的内容可知,北宫文子很全面地总结了《诗经》所说“威仪”的内容。由此也可以知道,威仪涉及人的气象、行为、言语、德行等方方面面,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修养。从“可畏”“可爱”“可则”“可法”“可象”“可乐”等词可知,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君王才会“有威仪”,从而成为臣民效法和仰慕的对象。

此外,孔子、孟子等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诗经》中的“威仪”观。例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总结《诗经》“威仪”的内容时说到“施舍可爱”。何谓“施舍可爱”呢?笔者认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也是他对弟子子张所说的为政时要“惠而不费”[5]。即是说,君主以惠政对待百姓时,并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施舍姿态,而是根据百姓的需求和需要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惠”而“不费”的目的,也才会让民众觉得“可爱”。孔子还讲“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5]也就是说,君子不以对方人数的多少和势力的大小而改变自己庄严的态度,所以表现出“泰而不骄”的容貌气象。有德行的君子能够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容止举动,所以让人觉得可敬可畏。这就是一种威仪之象,且“威仪”之“威”应当是“威而不猛”。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此处用的是“君子”,也就是说,在孔子的时代,“威仪”不再仅仅就君主和大臣而言,更多是就有德行的君子而言。笔者认为,这是在主体方面对《诗经》所讲的“威仪观”做出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扬。

通读《大雅·假乐》《大雅·既醉》可知,周成王用自己美好的德行和威仪为臣民做出了榜样,成为臣民向善为善的榜样。读《大雅·板》《大雅·民劳》等诗亦可知,周幽王和周厉王施行残暴的统治,最后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也就是说,君王的威仪具有教化作用,但是,这种教化并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以身作则来实现的。所以,孔子将“威仪”中的这一内涵具体化,提出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的千古箴言,为贤明君王的德教政治提供了哲学依据。

孟子讲:“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意思是说:“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所操持的简单,效果却广大的,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是常见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己开始,从而使天下太平。”[6]其实,这就是北宫文子所说的“言语有章”。也就是说,有德的君子能够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因此,他的言行能够为别人带来好的影响。孟子还讲:“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意思是说:“动作容貌合于礼仪规定和要求,是具备盛德之体现。”[6]笔者认为,这就是北宫文子所说的“周旋可则,容止可观”。当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时,他的言语动作就会自然而然地符合礼仪的规定和要求,成为具有威仪之象的君子。

经过北宫文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威仪观的主体在不断扩大,威仪观的内容在不断丰富。《诗经》威仪观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人的传承发扬,就在于其中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和意义。对于个人而言,《诗经》的威仪观是一种人格修养理论;对于为政者而言,《诗经》的威仪观是一种政治管理理论。尤其重要的是,为政者的威仪具有以上率下的法则意义。所以,《说文解字注》才会做出解释说:“威,姑也。引申为有威可畏”[7]“仪,度也。度,法制也。”[7]

6 结语

综上所述,《诗经》中与“威仪”相关的内容集中在《雅》《颂》部分,大多都是在讲君主和臣子的威仪。外在的威仪与内在德行互为表里,二者并行不悖,不可分离。德行修养并不是一件抽象和空洞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在《诗经》作者看来,君主和臣子的威仪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关系国家政局和民众生活的政治行为。因此,《诗经》一再劝诫君主以恭敬和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威仪,从而为臣民和后世树立榜样。结合周初“敬德保民”的思想,我们发现,《诗经》中的“敬慎威仪”是周朝统治者“敬德”思想的具体要求。而周朝统治者的敬德本就源自他们对于天命的理性认识。因此,《诗经》中的“敬慎威仪”体现出周朝统治者对于天命的敬畏,也体现出他们在政治活动中重视人事的理性主义思路。

经过北宫文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诗经》的威仪观才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诗经》中的威仪观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人的重视,就在于其中所体现的敬畏心理、理性态度和责任意识均是超越时空的智慧,具有普遍意义。就当下而言,无论是作为人格修养理论还是政治管理理论,《诗经》中的威仪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

[1] 毛诗正义[C].郑玄,注,孔颖达,疏//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春秋左传正义[C].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 尚书正义[C].孔安国,传,孔颖达,疏//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AN ANALYSISOF THE AUGUST DEPORTMENT IN THE BOOK OF SONGS

NIFujing,YANG Yuqiang
(Graduate School,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Beijing 100091,China)

In The Book of Songs,the august deportment refers to the emperor's appearance and performance,which are in accordancewith their virtue.If the emperor has the august deportmentexternally,he also has virtue internally and vice versa.However,the emperor's august deportment is not a simple ques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instead,it is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politicalmanagement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has political and legal implications.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emperors to treat their august deportment reverently and prudently.In fact,treating their august deportment reverently and prudently reflects their reverence for virtue and their emphasis on human activities in politicalmanagement.The explanatio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makes the theory of the august deportment in The Book of Song rich and perfect.In The Book of Songs,the august deportment is not only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but also a theory of politicalmanagement.The reverent psychology,rational attitud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t reflects are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and are worth studying and reflecting.

The Book of Songs;virtue;the august deportment;reverence;rationality

I207.222

A

1673-1751(2017)05-0116-07

2017-06-23

倪富静(1990-),女,甘肃武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猜你喜欢
周幽王臣子大雅
大雅之堂与大雅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小心翼翼
周幽王的幸运
“毕恭毕敬”的由来
大雅正声 继往开新——中华诗词“求正容变”再认识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笔墨筑大雅 撇捺写真意
臣子与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