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2-25 21:47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蒋晓峰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分组分层形式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蒋晓峰

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蒋晓峰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所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更好地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为推动学生未来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合理运用分组分层教学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整体特点来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为其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组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运用

一、运用分组分层教学形式的原则分析

随着新课改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很多新型教学形式逐渐融入实际教学活动当中,而作为新型教学形式的分组分层教学法,一直都是广大教师学者所重视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想要良好地运用这一教学形式,就必须要掌握其原则。在教学活动当中运用分组分层教学法,要对班级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其学习情况、身心特点以及综合素质等几点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数学学习水平较高,教师要根据其学习水平,有效地拓展其数学思维,更好地增强其学习水平。第二层为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这一层的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指导,并带领其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而第三层为后进生,这一层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成绩相对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一层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帮助其找寻合理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分组分层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其学习需求,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并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推动学生的稳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组分层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1.对课前预习环节进行有效分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层次不同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也会有不同的形式,教师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增强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其综合水平。对于第一层的学生,要确保其在课前预习中能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并能够深刻掌握相关公式推理过程等;对于第二层的学生,要确保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对相应公式进行背诵;而针对第三层的学生,要让他们多多复习旧知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其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知识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课前预习形式。针对第一层优等生,要让其熟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相关公式和定义,并明确其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试着运用公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于第二层中等生,要让学生熟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公式,掌握其基础知识,从而为后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对于第三层后进生来说,先让其进行前一课的复习,更好地巩固前一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等,并逐步带领学生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提问内容

在班级中,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合理运用问题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进行探讨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教师在制定问题时,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设计,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推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在运用分组分层教学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动力,有效促进学生的稳定发展。对于第一层学生,教师可以选择提出具有发散性的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针对第二层学生,教师要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合理运用适度原则来保障学生向优等生前进。对于第三层学生,教师要制定相对简单的问题,并适当地融入一些基础知识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更能有效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3.对学生学习任务进行分层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而在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时,必须要保障任务都能够有效完成,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为各个层次学生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例如,在讲授到排列与组合一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对于第一层的优等生来说,应该为其设计偏难的任务,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形式来掌握排列和组合知识,并在小组讨论中激发学生灵感和学习积极性,进而真正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在为优等生设计学习任务时,要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为目标,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针对第二层中等生,所设计的学习任务要简单于第一层的任务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从而夯实自身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对于第三层后进生来说,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应该要以简单为主,在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后进生在学习中由于其主动性较差的原因,教师要起到促进和引导的作用,要帮助学生和引导学生,带领学生共同渡过难关,不断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稳定发展,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武杰.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36.

[2]字映贵.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01):239.

猜你喜欢
分组分层形式
有趣的分层现象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有趣的分层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分组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